夏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顧名思義,就是暑夏到來的意思;從陰陽二氣來看,就是陽極之至。從夏至日起,我國開始進入一年中最熱的階段。儘管天氣炎熱,可陰氣已開始生長,致使人顯得極其脆弱,易患各種疾病。所以,這一節氣中,合理的中醫養生保健非常重要,具體可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清淡,多吃蔬果雜糧:夏至時節,氣候炎熱,氣血外浮,內里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對薄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促進消化;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上火;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陽氣;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滋膩礙胃,釀濕生熱,激發瘡瘍等皮膚病。

2、居處清涼: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輕人喜歡穿的牛仔服飾,並不適合夏季。衣服顏色儘量選擇吸熱少的淺色為主,衣服的布料儘量選用吸汗及透氣的棉質及亞麻。早晚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於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3、及時喝水,避免缺水:所謂「春困秋乏夏打盹」,在夏至時節,不少人會有全身睏倦乏力,以及頭暈腦脹的症狀,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於這一時節氣溫高,人體通過排汗來散熱,使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等組織器官會因此而供血不足,進而造成不適症狀。另外,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會影響人體的血壓調節機制,從而發生頭暈腦脹等不舒服。

4、靜息調心:根據中醫五行理論,夏天是養心的季節。夏季炎熱,最應調息靜心,所謂「心靜自然涼」。聽慢音樂是一個調息的好方法,音樂中的音符也含有陰陽五行的元素。節奏快的音樂能增強體內陽氣、助人興奮,相反,舒緩音樂可以幫助呼吸慢下來,讓心臟得到休息。

5、節氣針灸:「冬病夏治」並非只有各大醫院開展的「三伏貼」一種療法,夏至的節氣針灸也是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對於冬季易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和骨關節病效果不錯。夏至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可藉助天地自然界的溫熱之氣,祛散體內盤踞的寒濕病邪之氣。患者可以在夏至前後15天,適當開展夏至節氣針灸治療。

-----------

來源:中醫科

作者:杜霄壤

圖片:北京世紀壇醫院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