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進展

近日由北京積水潭醫院放射科程曉光教授團隊牽頭的多國學者合作的研究工作「Muscle size and density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death after hip fraCT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肌肉麵積和密度與髖部骨折後死亡風險獨立相關:一項隨訪隊列研究)」在線發表於老年醫學領域頂級期刊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 (2023,DOI:10.1002/jcsm.13261,影響因子12.1,中科院一區Top1)。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死亡風險很高,其病死率明顯高於同齡無髖部骨折人群,被稱為過高死亡風險。針對老年髖部骨折過高死亡風險,既往研究發現年齡、性別、併發症、基礎疾病等是相關風險因素,然而上述影響因素多無法干預改善。肌少症近年來被發現與多種疾病和創傷的死亡風險相關,而基於CT測量的肌肉麵積和密度能否預測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後死亡風險,目前尚不清楚。積水潭研究團隊(放射科、創傷骨科、積水潭肌少症研究中心)採用術前髖部CT測量臀肌的面積和密度,通過隨訪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中位時間4.5年),在國際上首次發現肌肉密度與髖部骨折術後第一年的死亡相關,而肌肉麵積與術後第二年及以後的死亡更相關。這一重要發現為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術前評估提供了新的思路,為未來針對性的術後康復和功能鍛鍊提供了理論依據。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北京市醫院管理局臨床醫學發展專項等系列項目資助。從發現肌肉密度在識別髖部骨折風險上優於傳統骨密度(doi: 10.1002/jcsm.12616)、低肌肉密度是髖部再骨折的獨立風險指標(doi: 10.1002/jcsm.12996),到肌肉成分與老年髖部骨折術後死亡風險相關(doi: 10.1002/jcsm.13090;doi:10.1002/jcsm.13261),北京積水潭醫院放射科和創傷骨科、積水潭肌少症研究中心在該領域取得系列原創性研究進展。


END



供稿丨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