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精神障礙中死亡率最高的難治性疾病,進食障礙嚴重影響著青少年和年輕人。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進食障礙患病人數快速攀升,亟需專業機構提高服務能力、專業人員提高服務水平。日前,由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與上海市心理衛生學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進食障礙高峰論壇在滬召開。本次論壇由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進食障礙研究協作組、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婚姻與家庭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上海市醫學會行為醫學專科分會等共同協辦。

圖說:首屆中國進食障礙高峰論壇現場 醫院供圖

「從2017年開始,進食障礙診治中心步入快速發展階段,非常高興看到進食障礙臨床和研究的不斷拓展和深入,為更多患者提供有效的幫助。」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趙敏表示,召開首屆中國進食障礙高峰論壇標誌著中心亞學科建設方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上海市科委二級巡視員、生物技術和醫藥處處長曹宏明說,進食障礙的精準治療離不開科學研究,進食障礙的難治性促使我們要把防治的關口前移,更加重視其預防。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主委袁勇貴說,近二十年來,我國進食障礙患病人數不斷攀升,如何開展好防治是心身醫學工作者的責任擔當。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謝斌指出,首屆「中國進食障礙高峰論壇」,這是中國進食障礙學術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是對過去的經驗總結,更是對未來的展望。

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進食障礙協作學組在首屆組長、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陳珏的帶領下開展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並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如今,進食障礙診治的「上海模式」正在通過進食障礙協作學組這一平台進一步推廣到全國,提高中國的進食障礙防治水平。
陳珏指出,進食障礙是隨著社會經濟、文化變革而發生、發展的一類疾病,是一種「現代病」,而且,這種病更多發生在年輕群體中。她介紹了一個令她印象深刻的病例,小學四年級的青青胖到了115斤,因為自卑,她很少參與同學們交流。為了減重,她開始運動,半年後就瘦到了90斤,青青收到了很多讚美,虛榮心也獲得了很大的滿足。但久而久之,問題出現了,她每天走4萬步,跳繩幾千下,每天除了睡覺都在站著,拒絕肉類、零食和水果,主食吃很少,只吃少量蔬菜。青青變得骨瘦如柴,下肢水腫到無法抬起,經常莫名其妙地摔倒。後來,她走不動路,體重只有31Kg,在生死的邊緣徘徊,家人選擇來到醫院。

在600號,通過營養治療,青青擺脫了危險。但最難的就是行為調整。住院治療期間,通過科學飲食方案和心理治療,從行為改善,到認知重建,再到情緒穩定,青青逐漸戰勝疾病。在康復過程中,家人一直相伴左右。現在,青青明白,只有愛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才能讓內心變得強大。
「儘管進食障礙難治,但是在臨床上,我依舊看到了希望和溫暖,來自我們的患者和家屬。」陳珏認為,進食障礙的診療和研究中,醫者和患方必須共同堅守一個理念,那就是「生命至上,立即行動,先做對的事情」。「我們做了大量的家庭治療,引進各類先進技術,開展跨學科合作,最終,醫生們就是希望能牽手患者和家屬一起度過最艱難的時刻。不僅是促進疾病的轉歸,更是促進人格的成熟。」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