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李曌懿 穀雨微)「創新轉化已經成為目前國內醫療界的一個主旋律。」6月17日,第三屆北醫三院骨科論壇在京舉行。論壇設高端訪談環節,以「團隊·轉化」關鍵詞為主題,由大會主席、北醫三院骨科主任李危石教授、副主任蔡宏教授對話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關節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解放軍總醫院骨科醫學部主任唐佩福教授、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蔣協遠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國家骨科醫學中心主任張長青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院長陳仲強教授,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張英澤院士、北京積水潭醫院首席科學家田偉院士、南京鼓樓醫院骨科醫學中心主任邱勇教授、北醫三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長劉忠軍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宋純理教授。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院長陳仲強:科室發展注重模式創新

每個醫院骨科科室發展的基礎不一樣,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即科室帶頭人要有擔當和遠期抱負。作為科室發展要有一面旗幟,旗幟就是核心。科室主任要讓大家覺得能夠有所依靠、有所發展,並且願意跟著你走,這是非常重要的。換句話說,科室未來能走得多高、走得多遠,科室主任的人品、技術、學術代表性都很關鍵,缺一不可。

從科室發展和規劃來看,作為科主任,在10年或者20年以內,要把科室帶到什麼水平,解決什麼任務,達到什麼樣的層級,始終要在考慮範圍之內。要在明晰的規劃基礎上,建專業、引人才和發展技術。

科室發展要注重模式創新。北醫三院第三任骨科主任黨耕町教授率先將骨科劃分為脊柱、顱椎、頸椎、腰椎、創傷、關節六個專業組,拓展學科發展新模式,讓年輕人儘快成長;此外,科室的專家都有價值體現的訴求,科室也需要協調資源來予以支持,進一步拓展渠道形成不同的項目組,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形成合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積水潭醫院首席科學家田偉:重視醫工企結合,打破政策「玻璃門」

作為踐行醫工協同創新的典型科技成果,田偉院士以北京積水潭醫院歷時十餘年通過醫工協同研發的「骨科手術機器人」為例,提到創新轉化需要醫工企三方的緊密結合。田偉院士提到,從醫生的想法變成一個工程的樣機到最後商品化,這其實是需要醫工企三方密切合作經歷兩次艱難創新的過程,必須要克服三個層面的難題。

第一個難點就是醫生層面。醫學創新和轉化源頭在於醫生的重視和鑽研。臨床實踐雖然重要,但我國醫生普遍臨床工作繁重,每周七天,每天平均14小時的工作讓醫生精疲力盡,對於臨床問題的發現和深入研究嚴重不足,有深度的原創性的創新和轉化就很難形成,實際上,我們的創新和轉化多數都是模仿和小處改進。原創動力不足。從醫生角度講,創新轉化需要時間發現問題和獨立深入思考,需要科學驗證。這些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另外,轉化的初心要從興趣和臨床問題出發,而不是一開始就帶有功利的想法,才能踏實地潛心研究出有價值的東西,否則很難做到真正的創新;

第二個難點,醫生、工程師、企業的專業各不相同,互相都不應該輕視和誤解可以取代對方。三方專家長期的信任合作,深入的交流和聯繫至關重要。要想成功完成轉化,就不能忽視各領域之間所存在的信息跟專業壁壘,反覆耐心地溝通是十分必要的,一開始確定好三方的責權利也非常重要。否則,轉化中途夭折或者無法最終成為有用的商品就會成為常見的結果

第三個難點是創新轉化需要政策的連貫性。國家在這方面的政策方針是明確而堅定的,也投入了大量經費。但是在具體執行層面還存在部門間制度和鏈條不夠連貫問題,創新設備和器械,特別是高精尖的領域,原研的產品因為研發成本高,初期價格必然較高,在使用端和支付保障端就存在很大困難和疑慮,甚至不願意支持。這使得我國真正自主研發的產品落地推廣方面仍存在諸多障礙。總的來看,政策現在是前面很熱,後方很冷的現象,雖然各有理由,但是需要對自主創新轉化有整體的頂層設計和統一思想,特別是使用端和付費端要把高端自主原創和低端仿製產品區別對待、大力扶持國產的自主研發的高精尖領域的創新產品,特別是在機器人人工智慧和原研藥領域要重點扶持。因此,要打破政策「玻璃門」,讓醫學創新成果能夠真正享受到政策紅利,蓬勃發展,良性循環,做大做強。

北醫三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長劉忠軍教授:醫學創新應該是有溫度的

骨科發展到現在已有280年,回顧歷史,為什麼在近幾十年才進入發展快車道?實際上骨科醫生的努力是一方面,但是更主要的是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同時也要找到先進技術與臨床難題的結合點。

在遇到臨床難題和瓶頸時,我們碰到了3D列印的技術,在第一時間成立了研發團隊,並研發出第一代產品用於樞椎腫瘤切除術後的重建,收到了非常好的療效反饋。3D列印作為一種醫工結合的技術,其應用在醫學領域,最大的價值就是解決臨床的治療問題。

實際上,醫學領域的創新應該是有溫度的,要考慮到病人的需求,考慮怎麼在提高醫療安全性的基礎上,提高醫療效果並加速病人康復。當把病人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就可能會有更多的「創新衝動」,迸發出更多的創新想法,這樣的創新才能落在實處,才是最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