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具有高患病率等特點,全世界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
6月8日-11日,秉承立足南方,聯動全國,放眼世界的發展理念,第24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南方會)事隔三年後在廣州線下舉行。胡盛壽、韓雅玲、葛均波、劉德培、顧東風院士等專家、學者出席大會。
據悉,本次大會共設置79個論壇,其中包括38個專業論壇(含學習班),專題會34個,衛星會7個,參會人數超過6000人。
南方會推動了中國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治療
大會主席、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余學清教授代表廣東省人民醫院和大會組委會介紹了本屆大會基本情況。余學清表示,經歷24年的發展,南方會已經成為我國乃至亞洲最具影響力的心血管領域學術交流平台之一。本屆南方會邀請了國內外著名的心血管病專家,分享交流心血管病防治和基礎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全面展現國內外心血管病學領域的新技術、新理念和新進展。
他表示,廣東實施「高水平醫院建設」以來,廣東省人民醫院各方面工作全面駛入發展快車道,以「學科、平台、團隊」三大戰略為引領,精準定位、協同發展,在醫療、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未來,將全面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瞄準國家醫學中心的目標奮勇前進。
談到南方會對於我國心血管學術交流的促進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韓雅玲院士表示,心血管病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與全國同道一起始終致力於心血管病的規範化防治,取得了一些成績。南方會作為我國心血管病領域最重要的學術盛會之一,為我國心血管病防治事業做出了歷史性和現實性的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會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表示,自己是這個會議的見證者、參與者,同時也是受益者,歷屆會議上向各位同道學到了不少的關於心血管預防、治療、康復的知識。他說,作為心血管醫生參加南方會,其實就像是學生來到羊城「趕考」,共同探討學術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共同討論心血管防治取得的成績,找出的不足。南方會對推動中國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治療和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黃飛在致辭中指出,從嶺南會到南方會,在馮建章教授、林曙光教授等歷任大會主席的領導下不斷發展壯大,南方會從廣東省地方性的一個學術會議發展為全國性的,乃至國際性的大會。參會人數也從開始的幾百人發展到現在幾千人規模,歷史上還突破萬人。辦會的規模不斷擴大,學術氛圍日益濃厚,會議影響也愈加深遠,在華南地區,在粵港澳大灣區,醫療學術會議交流方面都承擔了非常重要的橋樑作用,為華南地區的心血管人群的健康福祉做出了諸多的貢獻,已成為我國心血管領域品牌學術會議之一。今年一號文件推出廣東省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廣東出台一系列的措施,將心血管病的研究、發展和各項重大疾病的防控列入了八大行動之一,同時出台具體的措施來推動發展。南方會以傳承和奮進為主題,恰好呼應了時代對心血管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相信大會將緊扣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的主題,以開拓學術視野,深入探討心血管疾病的發展與挑戰,凝眾心、集眾智、聚眾力,推動心血管事業的傳承與創新發展、助力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共同為推動健康中國作出應有貢獻。
立足南方、聯動全國、輻射世界
在廣東省人民醫院莊建教授、吳書林教授、張智偉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心血管國際醫學論壇順勢啟航。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胡盛壽院士首先結合大數據時代,數據在疾病防控的重要作用,帶來「大數據時代疾病防控」的主題分享。北部戰區總醫院韓雅玲院士從其牽頭開展的原創研究出發,為在場專家梳理了冠心病抗栓治療新進展以及我國心血管醫生在其中的探索。
南方科技大學顧東風院士立足人工智慧工具的應用,展望了人工智慧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的應用。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林延齡教授同樣關注到人工智慧對醫學發展的重要影響,以「從歐氏到人工智慧醫學」為題,梳理了人工智慧在疾病診療中的發展歷程。
相比往屆,本次大會新增多個論壇,對當下醫療熱點和技術前沿的探究與追蹤,包括心血管外科基礎與臨床轉化醫學高峰論壇、微創腔鏡瓣膜手術培訓班、結構性心臟病論壇暨手術演示會(成人)、代謝性心血管疾病基礎與臨床論壇等。
「南方會與時偕行,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充實。如會議最初面對最多的就是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現在更多的則是以動脈粥樣硬化為主的病人,以及介入治療、高血壓、電生理等新的治療手段,外科層面也有了長足進步,如腔鏡微創瓣膜技術已經做到世界前列。南方會在傳承中奮進,兼具開放包容共享發展基因,堅持將會議地點設在廣州,以廣州為原點,立足南方、聯動全國、輻射世界。通過不斷學習、應用、沉澱、提升,讓南方會每年都有亮點,每年都有提升,常辦常新。」大會執行主席、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羅建方表示。
采寫:南都記者王道斌實習生楊家琰
通訊員張藍溪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