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患有基礎疾病、免疫系統較為脆弱的人群而言,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因為免疫反應受限,他們將面臨更高的重複感染風險,並且重複感染的間隔時間可能相應縮短。因此,對於這些人,預防感染和避免多次重複感染仍然非常重要。

儘管二次感染的人群整體上表現出比第一次感染更輕的症狀,但關於重複多次感染是否會引發後遺症,以及是否存在「長新冠」的爭議仍然存在。

近期,「查漏補缺」、「二陽」、「二次感染」、「第二波疫情」等詞條的使用頻率逐漸攀升,「你陽了嗎」再度成為人們廣泛討論的話題。相較於半年前,人們對待新冠感染的態度變得更為從容。但是,對於新冠病毒的重複感染,你有多少了解呢?如何以科學客觀的態度來看待「二陽」「三陽」,甚至「N陽」?如果重複感染不可避免,我們有哪些應對措施?

首陽症狀重,二陽、三陽、四陽症狀輕?

根據美國國家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中心的一篇題為《What is COVID-19 Reinfection?》的文章指出,新冠病毒的重複感染是指曾經被感染、康復後再次被感染的情況。人體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會建立一定的免疫屏障,這種屏障可以在感染後的幾個月內保護身體免受再次感染。儘管隨著時間推移,這種保護效果會減弱,但即使再次感染,身體的免疫反應仍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緩衝作用。因此,大多數情況下,重複感染引起的症狀較初次感染更為溫和。然而,重複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狀嚴重程度與初次感染差別並沒有固定的規律,它可能因個體差異、病毒變異、免疫狀態等多種因素而有所不同。

此外,對於患有基礎疾病、免疫系統較為脆弱的人群而言,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因為免疫反應受限,他們將面臨更高的重複感染風險,並且重複感染的間隔時間可能相應縮短。因此,對於這些人群,預防感染和避免多次重複感染仍然非常重要。

過去的新冠病毒感染對再感染的保護作用

2023年2月,《柳葉刀》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對19個不同國家的65項研究進行了系統回顧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與未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群相比,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在感染風險和重症風險方面呈現降低的趨勢。

然而,該研究也指出,若既往感染的是奧密克戎之前的毒株,其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再感染的保護作用較弱;當既往感染的是奧密克戎毒株時,其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再感染的保護作用則維持在較高水平。

因此,對於目前全球流行的奧密克戎XBB系列變異株,儘管其容易發生免疫逃逸且傳播力強,但如果體內存在能夠覆蓋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抗體,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奧密克戎XBB變異株感染的風險。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研究員曹雲龍指出:「如果出現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新毒株,特異性地使之前產生的抗體失效,就可能更早地發生再感染。」

重複多次感染可能會給身體留下哪些危害?

2023年5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曾在會議上表示:「感染次數越多,後遺症風險越高,這是有臨床數據支持的,因此在診斷時應該進行相應的診斷,必要時使用適當的藥物治療。」他還強調指出,「長新冠」是一個事實,我們不應該迴避這個問題,科學的態度是面對現實,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的曹彬教授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

根據國內外的報導,長新冠(Long COVID)是指新冠肺炎康復後,一些患者在病毒檢測轉陰後仍然出現持續的症狀或健康問題的情況,長新冠症狀的種類較多,但並不值得引起驚慌。一些常見的症狀包括但不限於:

疲勞乏力:長期持續的體力和精神疲勞感。

呼吸困難:感覺氣短、呼吸不暢或需要額外努力才能正常呼吸。

咳嗽:持續性咳嗽,可能伴有胸痛。

胸痛:胸部不適或疼痛感。

心悸:心跳加快或不規律的感覺。

認知障礙或腦霧: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思維遲緩等問題。

肌肉疼痛:肌肉酸痛、關節疼痛或肌肉無力感。

嗅覺、味覺喪失:對味道和氣味的感知受損。

睡眠障礙:入睡困難、多夢或睡眠質量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風險是基於目前的研究結果,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疑似「長新冠」的患者,建議積極與醫生進行溝通和協商,進行必要的檢查和治療。由於存在個體差異,「長新冠」的症狀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個體化的治療計劃和管理方案是必要的。總體而言,後遺症或「長新冠」仍然需要重視和進一步的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在其他呼吸系統病毒感染,如流感等之後,這些症狀其實也可能會存在於一些患者。

重複感染的預防和治療手段,你get到了嗎?

經歷了上一個寒冬的考驗後,公眾對於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療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針對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導致的「二陽」情況,通常情況下,大多數人的症狀較為輕微,無需過於恐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處理方法和注意事項:

隔離防護:做好個人防護,適當自我隔離,減少傳播風險。

休息與飲食:注意多休息,多飲水,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健康飲食。

對症處理:可使用乙醯氨基酚、布洛芬、複方氨酚烷胺等以緩解發熱症狀;或者口服一些清熱、疏風解表、利咽喉類藥物中成藥以緩解症狀。

抗病毒藥物:並不是所有感染者都需要抗病毒治療。無基礎疾病的非高齡患者可先觀察為主。有基礎疾病、高危因素或者高齡患者,根據病情和專業人員的建議服用抗新冠病毒藥物,目前國產和進口的抗病毒藥物均可獲得,主要是兩個靶點的藥物,即3CL蛋白酶抑制劑和RdRp抑制劑。

增強免疫:增加食物中優質蛋白比例,適當增加免疫系統所需的營養,增強免疫。

就醫:如果症狀嚴重,持續無緩解,或者出現其他需要醫療干預的情況,應前往醫院就診。特別對於有基礎疾病、免疫低下或老年人群,在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遷延不愈或者胸悶氣促時,應及早進行診斷和干預。

此外,建議加強個人防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

疫苗研發速度趕不上病毒變異速度?還有必要打嗎?

當人們在自然感染中遭遇奧密克戎之前的毒株時,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再感染保護作用較弱;然而,若既往感染的是奧密克戎毒株,則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再感染保護效果仍然較高。

2022年6月,一篇發表於《自然》雜誌的論文提到,由於存在免疫印記效應,即在接種舊版疫苗後再次感染新的變異株時,免疫系統可能會優先激活針對舊版疫苗的免疫反應,導致對新變異株的特定抗體水平下降。這可能會降低對新變異株的保護效果。重複感染奧密克戎變種可以緩解新冠病毒的免疫印記效應,從而幫助人體產生更強的抗體反應。換句話說,當現有的新冠疫苗能夠覆蓋當前國內外流行的主要變異株,例如奧密克戎XBB變異株時,應該考慮更新舊版疫苗的成分。對於尚未接觸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人群,建議接種包含奧密克戎變種的兩劑加強劑。

2023年4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下發《應對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種工作方案》,對疫苗接種的目標人群、時間間隔、疫苗選擇等也做出新的安排說明如下。

目標人群、時間間隔和疫苗選擇一覽表。註:3-17歲人群僅可使用國藥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興公司、國藥中生武漢公司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和智飛龍科馬重組新冠病毒疫苗(CHO細胞)。本文作者供圖

總之,儘管我們對病毒的了解以及疫苗的研發速度可能無法完全跟上病毒變異的步伐,但接種疫苗仍然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對有基礎疾病人群、免疫低下人群、老年人群而言。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對於預防新冠感染導致的重症和死亡,自然感染和接種疫苗產生的雙重保護比單純感染或單純接種形成的保護更強。所以,已經「陽」過但未完成基礎免疫的人仍需接種,以獲得雙重保護。

(作者徐金富,系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醫學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長;作者胡順蓮,系同濟大學醫學院在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