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戒菸的時候,我給自己海淘了一個包包:到貨前不能吸。」 為了戒菸,孟女士這麼激勵自己。

孟女士參與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微信戒菸項目,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她通過購物來轉移抽菸的注意力。

招募2000名吸菸者,參與「微信戒菸」

5月31日是第36個世界無菸日,此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精神衛生科廖艷輝團隊在《柳葉刀》旗下eClinicalMedicine雜誌發表了「微信戒菸」項目文章:通過科學試驗提供了第一個強有力的證據,來支持在中國使用「微信戒菸」作為一種新的戒菸方法。

「通過意向治療分析,發現干預組經生物學驗證的26周持續戒菸率是對照組的5倍多。」

廖艷輝介紹,中國約有3億吸菸者,每年有100多萬人死於菸草引起的疾病,吸菸帶來的危害形勢嚴峻,然而由於醫療資源以及常規認知等多方面原因,在我國獲得戒菸服務和藥物的機會有限,許多想戒菸的吸菸者得不到專業的戒菸支持和指導,僅憑自己的意志力戒菸,因此很難成功戒菸。

2020年,廖艷輝團隊將認知行為理論(CBT)與國內使用人群比較多的即時通訊工具微信相融合,提出了更加適用於當下戒菸群體的「微信戒菸」方法。:研究小組通過微信和戒菸者建立聯繫:詢問吸菸情況、制定戒斷方案、推送戒菸知識、學習應對戒斷反應以及預防復吸的技能等。

他們招募了2000名有意願在一個月內戒菸的成年吸菸者,進行為期26周的隨訪。

視覺中國供圖

為了戒菸,她買包包激勵自己

孟女士是「微信戒菸」的參與者之一。

「第一天開始戒菸的時候,我給自己海淘了一個包,要從日本寄來的。我給自己規定,一直到收到包包前都不可以抽菸。然後快收到的時候,我又給自己買了一個大件,進入了第二輪。」孟女士笑著回憶。以前,她總愛一個人在衛生間抽菸。為了備孕,她加入了浙大邵逸夫醫院微信戒菸項目,「不想因為自己抽菸害得以後寶寶不好。」

起初,孟女士在項目組的微信群里默默關注群友們的交流。

「咳嗽少了」、「刷牙不乾嘔了」、「口氣好了」……這些正向的反饋讓她仿佛也看到了戒菸後煥然一新的自己。

在廖艷輝等人的建議和指導下,孟女士開始有意識地打破抽菸的習慣,改變抽菸的環境。她還通過購物來轉移注意力,「不是一定要買什麼很厲害的東西,小物件也可以讓人收穫愉悅。」

吳先生(化名)快在群里待滿一年了。「以前我自己也戒過好幾次煙,就是硬戒,其實方法是錯的。加入這個項目的第一天,我拿了4次電子菸煙杆,每次抽一口。第四天,就沒吸一口了。」吳先生說,自己伸出手想拿煙杆時,腦袋裡就冒出觀察的念頭,觀察是身體的哪一部分在指揮手去拿菸斗,「這一觀察,手就縮回來了,不去拿了。」

戒菸期間,吳先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出現過方方面面的戒斷反應,但因為在初期樹立了一個正確的認識,他堅持了下來。「這個項目里的戒菸課程或者提示就像一個個路標,很有用。」

現在,吳先生聞著別人抽紙菸,會覺得難聞,有意躲開,「不想煙了,嘴裡沒什麼渴望了。」

醫院開出MDT戒菸門診

浙大邵逸夫醫院微信戒菸項目的研究樣本主要由男性組成(干預組和對照組均>90%),三分之二的年齡超過34歲。這也符合中國吸菸人口的組成。

廖艷輝表示:「菸草依賴是一種成癮行為,很難通過自己的意志控制不去使用成癮物質,因而需要科學戒菸指導。」

廖艷輝帶領團隊致力於數位化戒菸(基於簡訊、微信、APP等)的系列研究,創新研發了一套基於認知行為理論的新型臨床戒菸體系,包括預防吸菸策略、「線上」與「線下」的戒菸服務、隨訪與預防復吸指導、專業人員的戒菸技能培訓等。近5年來,已有10000餘人接受了科學戒菸服務,有全國各地超過500家醫院的2000多醫務人員和非醫院的健康服務者接受了系統的戒菸相關技能培訓與指導。

據了解,去年四月,浙大邵逸夫醫院開設了MDT戒菸門診,由精神衛生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心內科醫護團隊組成多學科協作(MDT)小組,在綜合各學科意見的基礎上,為戒菸者制定最佳治療方案,減少戒菸過程的痛苦,提高戒菸成功率,同時長期跟蹤隨訪,降低復發風險。

「很多成功的戒菸者都經歷了漫長的、不斷克服復吸的歷程。」廖艷輝說,「了解吸菸是一種成癮,了解戒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和生理反應並正確應對,可以極大地提高戒菸成功率。」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