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不少孩子被一種病毒「放倒」:
呼吸道合胞病毒
(簡稱「RSV」)
來源:新浪微博
「又發燒了」
「這次是咳嗽厲害」
「跟拉風箱一樣,又有點像哮喘」
……
不少家長感嘆:
這病毒來勢洶洶
甚至比新冠、甲流可怕
來源:新浪微博
很多粑粑麻麻
內心是崩潰的:
新冠剛走甲流來
甲流剛走RSV來
該死的病毒又又又「上新」了?
▽
01
呼吸合胞病毒,是新出的病毒嗎?
▽
並不是。
呼吸合胞病毒在全球廣泛流行。每年,它都會出來「搞事情」。在我國北方,暴發高峰期是10月至次年5月;在南方,流行高峰是雨季。
這個病毒,還特別喜歡「霍霍」小孩子:
幾乎所有兒童,在2歲之前都感染過RSV;在5歲以下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最主要的病毒病原也是RSV。
更要命的是,RSV是嬰幼兒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唐伯虎點秋香》。
02
得了這病,有啥症狀?
▽
呼吸合胞病毒的傳播,主要有兩種途徑:
-
接觸傳播
-
飛沫傳播
也就是說,和流感傳播一樣,患者面對面打個噴嚏,跟你握個手,你就有可能被傳染!
感染RSV後,不一定馬上發病,可能會有4~6天的潛伏期,之後才會出現症狀。
早期會出現輕微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有些還伴有發熱,通常為中低熱(少數有高熱,最高可超過40℃),一般吃點退燒藥,就退燒了。
通常病程的2~4天後,患兒會發展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為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
寶寶可能出現喘憋或發作性喘憋、呼吸急促。嚴重者還會煩躁不安,甚至還可能伴有脫水、酸中毒、呼吸衰竭等。
03
感染RSV,有特效藥嗎?
▽
沒有。
目前,還沒有能夠有效治療RSV的抗病毒藥物。
不過,家長也不用過於緊張: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病程,大多1~2周自愈,少數持續1個月左右。而且,大多數患兒都是輕症。
對於「中招」的孩子,主要是支持性治療。比如:鼻塞明顯,可以用生理海水滴鼻腔;症狀較重者和高危患者,要住院觀察,給予補液、吸氧、呼吸支持等。
一般來說,家長只需要注意隔離,同時保持孩子足夠的液體量,觀察孩子的吃奶量、尿量、精神狀況、口唇是否乾燥等。
如果沒有異常,輕症患兒可以在家觀察。經過治療後,大多數患兒能完全康復,不留後遺症。
感染RSV,這幾類娃容易出現重症
-
嬰幼兒
➢ < 6月齡的寶寶(需特別注意)
➢ 早產兒,尤其是小於孕35周出生者
➢ 日托所嬰兒
➢ 有哥哥、姐姐(可能感染但無症狀)的嬰兒
-
慢性病人
存在心肺基礎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
-
暴露於二手菸
被動吸菸兒童中,嚴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住院率是無被動吸菸兒童的2.53倍。
家有小月齡寶寶,尤其要注意:
小寶寶得這病比較兇險,可能會出現呼吸暫停,引起猝死!
04
哪些情況要馬上看醫生?
▽
有這些症狀的,要馬上去醫院:
-
餵養量小於平時的一半,甚至拒食
-
煩躁不安、易激惹、嗜睡
-
呼吸頻率增快(嬰兒>60次/分,孩子胸廓一起一伏算1次呼吸)
-
小鼻子隨著呼吸癟下去(鼻翼煽動)
-
呼吸費力,胸部的肋骨間隙都隨著呼吸凹陷
還有些高危因素患兒,即使病情不嚴重也要重點觀察:
✔ 既往有早產(孕周<37周)
✔ 低出生體重(<2.5kg)
✔ 年齡小於12周齡
✔ 有慢性肺疾病
✔ 營養不良
✔ 先天性氣道畸形及喉軟骨軟化
✔ 先心病
✔ 運動發育遲滯
✔ 免疫功缺陷
✔ 先天畸形
因為,這些孩子病情變化快,需加強觀察,相關的輔助檢查可能要多次做。
05
之前得過這病,不會再感染了吧?
難說。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血清型,分為A和B兩種亞型,每個亞型還分為不同毒株。孩子「中招」後,治好了也不能產生永久性免疫,也有可能再次感染。
有的人,甚至在同一個流行季,還會反覆感染。
不過,再次感染的話,通常僅限於上呼吸道感染和氣管炎,相對初次感染症狀較輕。
那麼
預防RSV,有疫苗打嗎?
▽
目前,國內沒有相關疫苗。
但是,粑粑麻麻可以通過這些措施來預防:
01 少去人多的地方
合胞病毒流行季節,減少帶寶寶到人群聚集的場所,尤其是感染風險較高的患者。戶外活動,可選擇人少的公園或者草地等。
02 勤洗手戴口罩
合胞病毒可在手和污染物上存活數小時。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或含酒精的溶液洗手)、戴口罩,是預防傳播的重要措施。
不要對著人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部護住。
03 提高免疫力
建議出生後堅持純母乳餵養,直到孩子6個月以上。
均衡營養,注意休息,降低暴露發生後感染和發病風險。
還有,吸二手菸和其他煙霧會增加感染機率,加重氣道損傷。吸菸的粑粑,為了孩子,能戒就戒吧。
本文科普指導:
深圳市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 武宇輝
-The End-
深圳市兒童醫院
服務電話:
0755-83008301
(8:30-11:30,14:30-16:30)
0755-83008302
(工作日8:00-12:00,14:00-17:00)
-
奧司他韋遭瘋搶!醫生:別瞎吃,用不好比流感更嚴重
-
孩子發燒,爹媽一個動作,「送」進ICU!這5種常見退燒法,有毒!
-
100個孩子,就有1個自閉症!有這5個表現,要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