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這種體驗:一天量了數十次血壓,結果因為緊張越測越高。

你是否有這種感覺:診斷高血壓病之後,雖然血壓暫時控制良好,但總是擔心血壓突然改變引起腦出血等嚴重併發症,而變得不敢出門、不敢獨處。

你是否有這種想法:我怎麼就得了高血壓呢?之後我的心臟會不會出問題,血管是不是會出問題,是不是還會得糖尿病……

今日是「世界高血壓日」,今年的主題定為「精準測量,有效控制,健康長壽」。記者採訪了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余穩,從「心理與高血壓」的關係角度,為我們解讀這一疾病。

焦慮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高血壓是一種心血管疾病,需要長期服藥控制血壓,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同時,高血壓也是一種心身疾病,調查結果顯示,47.2%的高血壓患者合併心理問題,以焦慮情緒多見,反之焦慮也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據余穩介紹,焦慮情緒會導致體內幾組神經傳導遞質的功能紊亂,進而影響血壓變化。

例如,焦慮可以通過激活交感神經影響血管內皮功能,導致血管內皮釋放出血管活性物質失衡,影響血壓的調節。

焦慮可使自主神經系統的下丘腦功能失調,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增加腎素、血管緊張素、兒茶酚胺分泌量,導致血壓升高。

高血壓和焦慮的共同機制之一是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的功能紊亂。一方面,焦慮情緒會通過傳導系統到達下丘腦,使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升高,收縮下丘腦血管,再向下通過網狀結構傳遞,使腎上腺髓質分泌兒茶酚胺的量增多;另一方面,焦慮會增強HPA軸的活動,使類固醇激素分泌增加,導致水鈉瀦留。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會使血壓升高。

對話專家

問:哪些高血壓患者容易並發心理問題,特別是焦慮情緒?

余穩:女性患者;65歲以上患者;獨居患者;合併糖尿病的患者;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2級及以上高血壓患者;未規律治療的高血壓患者。

問:高血壓患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合併心理問題?

余穩:睡眠是焦慮、抑鬱狀態的敏感指標,焦慮狀態、抑鬱狀態的人常常合併睡眠的問題。如果高血壓患者近期出現了睡眠問題,不論是入睡困難,還是早醒,都需要密切關注。

如果發現自己突然血壓升高,尤其是每天下午或晚上固定時段的血壓驟升,在排除器質性疾病(如嗜鉻細胞瘤、副神經節瘤等)後,要警惕驚恐發作(驚恐障礙,焦慮發作)的可能性。

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焦慮、抑鬱自評量表或相關量表的評估,判斷是否有焦慮、抑鬱障礙,及時給予治療。

問:高血壓合併心理問題的患者應該注意什麼?

余穩:正確認識疾病本身。高血壓目前是一種可以藥物控制的疾病;高血壓必須治療,如果不治療可能會導致心、腦、腎及周圍血管靶器官損傷,甚至會導致死亡;血壓會隨著情緒和外界環境而變化,也可能因為其他疾病影響而改變。

正視心理問題對高血壓的影響。高血壓的發生發展過程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過度緊張、痛苦、憤怒、焦慮是高血壓發病因素之一,也是高血壓治療過程中血壓難以控制的常見因素之一。要學會放鬆與放下,可以用散步、打太極拳、聽輕音樂、和朋友聊天、郊外旅遊等方式放鬆自己。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常進行血壓測量。建議養成低鹽低脂飲食的飲食習慣,戒菸、戒酒,儘量避免熬夜,少喝濃茶、咖啡等。以正常頻次進行血壓測量即可,比如每日早上、晚上連續測3次,取平均值即可,不要對血壓波動產生過大的恐慌情緒。

接受藥物治療。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降壓方案。有些患者用藥非常盲目,在藥物的劑量和毒副作用都不了解的情況下想當然地吃藥和停藥。這種行為危害非常大,輕者會使血壓出現較大的波動,重者可能會引起重要臟器的損害;如果確實存在心理問題,需在醫生指導下加用抗焦慮抑鬱藥物。服用藥物一定要堅持療程,減藥停藥都要遵從醫囑,貿然停藥可能會導致病情反覆。此外,除了藥物治療,也可以配合一些心理治療及物理治療。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王靜宇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劉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