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春與肝相對應,肝在五行中屬木,喜條達而惡抑鬱。養生之要在順四時而避寒暑,春季養生要合乎肝喜條達及主升發之性,既要避免肝氣升發太過,又要避免肝氣鬱遏,升發不足。

所以

究竟應該怎么正確養肝呢?

快來一起看看吧~


NO.1

肝血不足

《素問·五臟生成篇》雲「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表現:肝血不足者常有肢體麻木、視物不清、爪甲乾枯易斷、月經遲滯;魂不藏則心悸易驚、思慮恐懼、失眠多夢等表現。

NO.2

肝氣鬱結

表現:肝氣鬱結,失於疏泄,多有脅肋脹痛、咽部異物感、乳房脹痛等表現。

NO.3

肝火旺盛

表現:素體肝火旺的人,常因情緒、飲食等調攝不當引動肝火,出現面紅目赤、頭脹頭痛、煩躁易怒、失眠、口乾口苦等症狀。

NO.4

肝脾不調

表現:肝遇春而旺,若遇脾土本虛的體質,則旺盛的肝氣乘機克伐脾土,導致脾胃運化不良,出現脘痞納差、腹脹便溏等表現。



六種養肝法 跟著做


養肝不妨從以下幾點做起~

01飲食:補腎養肝

春天到來的時候,草木需要雨露的滋潤,才能返青生長。我們的身體也一樣,為了肝氣的生發、條達,更需要進食一些時令果蔬。

02情志:疏肝理氣

肝主情志,養肝的關鍵就是要保持心情舒暢,注重情志調達。平常可以多培養興趣愛好,適當的娛樂活動有益於身心健康。比如利用閒余時間聽音樂、畫畫、下棋、寫書法、外出踏青等,這些都是疏肝理氣,調暢情志的好方法。

03運動:升發陽氣

春季陽氣始動,驚蟄前後應該適當增加戶外運動,尤其是晨起運動,可以鼓舞人體陽氣升發,促進氣血通暢。同時,適當運動對於促進睡眠和情志調節也有幫助。

04閉目轉睛:養血柔肝

春季養肝應當避免眼睛過度勞累,用眼過度會嚴重耗損氣血,自古以來就有「久視傷血」一說。加上現代生活中電子產品普及甚廣,保護眼睛、防止用眼過度顯得更加重要。目為肝之竅,閉目轉睛可以保養肝腎之精血,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排除雜念,靜養心神。心煩意亂、工作忙碌時也可將此作為一種調節情志的簡便方法。

05艾灸:溫經散寒

驚蟄時節,氣候乍暖乍寒,早晚溫差較大。如果人體陽氣不足,肝氣鬱遏,加之外感風寒濕之邪,容易引發或加重多種疾病。這時,可以適當艾灸大椎(在頸後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後正中線上)、腎俞(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肝俞(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氣海(在下腹部,臍中下1.5寸,前正中線上)、太沖(在足背,第1、2跖骨間,跖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等穴位,幫助溫經散寒、行氣通絡,也有助於肝氣條達。尤其是一些平素體質較差的女性,在驚蟄時更應注意預防風寒濕邪。需要提醒的是,由於個體體質不同,艾灸並非人人適宜,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06

梳頭:開竅寧神

常言道:「春梳頭,一年通。」諸多中醫養生專著中都強調了梳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春天梳頭,有助於疏泄肝氣,還可以緩解春困。梳頭時可以刺激到頭部多個穴位,如百會、四神聰、太陽、玉枕等,能起到開竅寧神、升清降濁的作用。最佳的梳頭時間是晨起後,睡前其次。

此外,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相關經絡進行重點梳理,如肝膽不適、情志不暢者可以多梳頭部兩側的足少陽膽經,有助於肝氣的疏泄。也可用手指代替梳子進行頭部按摩。


綜合自中國中醫、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養生中國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