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門診實錄


「朱醫生,我嗓子不好,能有什麼好辦法嗎?「病人問。


「你可以每天吃些百合。」我說。


「百合我已經在吃了,而且每天我都在燉白木耳。」病人說。


「白木耳?白木耳不行,你不能經常吃。」我說。


「啊?為什麼?白木耳潤肺潤嗓子的,我為什麼不能吃?」病人追問。


「你脾胃功能不好,所以能吃百合,但不能吃白木耳。」我說。


「我還是不理解,朱醫生你能解釋解釋嗎?」病人說。


「那好吧!」我說。



木耳與中醫

木耳的中醫記載最早在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不過其是列於「桑根白皮」這一味藥材的條目之下,且記載非常簡短,其文曰:「五木耳名檽,益氣不飢,輕身強志。」但其「五木耳」是當今的白木耳是不能確定的,因為按照《神農本草經》的記載五木耳是生於桑樹之上,而今日的白木耳即銀耳(下文均以銀耳作為稱謂)則不是生於桑樹之上,根據現代的銀耳種植技術是採用闊葉樹作段木栽培,闊葉樹包含很多種樹木比如榆樹、柏楊等。因此如果將《神農本草經》中的記載生搬硬套到銀耳上是不嚴謹的。


東漢之後直至明代,關於木耳的中醫記載均未明確把黃、白、黑木耳進行區分,只是記載質地軟的木耳可作為食物食用。而將銀耳單獨記載的書籍最早是唐代的《酉陽雜俎》,此書是一本唐代的筆記小說集,因此在中醫上的參考價值較小。宋代的《清異錄》也有銀耳的記載,不過此書也非醫書而是古代文言瑣事小說,也只能作為參考。


因此關於銀耳的中醫藥效在清代之前是不清晰的,以明代的《本草綱目》為例,在木耳的條目記載中分別記載了桑耳、槐耳、榆耳、柳耳、拓耳、楊櫨耳,當時的古人以何種樹木上的木耳來確定其藥性,《本草綱目》中並無銀耳的明確記載。


銀耳直到清代末期及近代才出現了滋陰潤肺的記載,而將其收載的醫籍質量一般,參考價值欠佳。


因此從整個中醫的歷史來看,銀耳的藥用價值應該並不顯著,因為無論是藥方還是醫案,以銀耳作為主要藥材的記載非常稀少。所以銀耳的藥用價值應該一般,作為平時的飲食問題不大,但要論治病救人可能還沒有達到這個功效。




銀耳的禁忌


雖然銀耳是我們日常的食物,那它是否一點副作用也是沒有呢?答案顯然不是這樣。現代的絕大部分記載都認為銀耳能滋陰潤肺,並且藥性偏寒能祛肺火胃熱,按照其記載應該是對於肺結核病人使用較多。


藥性偏寒,本身滋膩養陰,這對普通人問題不大,但對於脾胃寒濕的人是不適合的。舉個例子脾胃寒濕的人就如被浸濕的棉被,棉被被浸濕後非常沉重,這也是為什麼濕氣重的人總是感覺身體沉重,中醫治療上需要溫陽健脾,換句話說就是把濕棉被放到太陽下晾曬,那樣棉被才能被曬乾晾透。銀耳如同一杯涼水,脾胃寒濕的人經常吃銀耳棉就如同棉被還沒放到太陽下晾曬就又被澆了個透心涼,所以我和這位病人說她不適合吃銀耳。


同時因為銀耳是偏寒性的食物,因此陰虛咳嗽可以適量食用,但寒性咳嗽或者痰濕很重的咳嗽不能吃。如何判斷咳嗽的性質有一個簡易方法,無痰或少量黃痰多為陰虛咳嗽,大量白痰多為寒性痰濕咳嗽。如果大家沒有能力自行判斷自己咳嗽的性質,最保險的做法還是詢問專業醫生,不亂吃至少不會雪上加霜。



我寫的新書


《我想問中醫——100個實用中醫小知識》現在全網有售,大家有興趣可以買一本參考,謝謝!




朱氏內科非遺傳人又來總結啦!


銀耳是食品,日常可以吃。因古人將黑木耳、銀耳、桑黃等混為一談,因此對於明代之前的木耳功效不能生搬硬套到今日的銀耳之上。


銀耳的中藥功效清代及近代記載開始增多,但目前來說銀耳還是不能成為治病的良藥。


銀耳對陰虛咳嗽有治療作用,但對於寒性和痰濕咳嗽需要禁用,同時脾胃寒濕的人也不適合長期食用銀耳。


百合雖然也會影響脾胃虛寒之人,不過菜場中買來的百合與藥用的百合還是有區別的,所以食用級別的百合適量是可以食用的。

海上中醫 皭廬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