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陳海泉教授坐診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攝(下同)

病人得了肺癌,能找到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陳海泉教授開刀,應該說是非常幸運了。作為國內和國際頂尖專家,多次改寫了肺癌的國際診治指南,甚至作為主席制定國際磨玻璃結節專家共識。本周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當記者在他的診室,看他一上午接診了105個病人後卻發現,很多奔著去開刀的病人,竟被他「勸退」了。一個以「切」為絕活的醫生,卻總是讓病人「不切」,這令人相當意外。

「真的不用開刀?」病人笑了周三上午,腫瘤醫院陳海泉教授的門診,掛號數總要到達三位數。

他端坐在電腦前,右手滑動滑鼠,眼睛盯著屏幕上的CT影像。很快,他向病人揮揮手,語氣輕鬆,「回家吧,一年後再來!」這位短髮阿姨發現肺結節2年了,在小姐妹的陪同下前來就診。聽到這話,她立刻鬆弛下來,眉頭也舒展了,「真的不用開刀?」「隨訪就行。它雖然是個壞東西,但也不著急把它開掉。」阿姨笑了,「陳教授,我就相信你!」 在陳海泉的手邊,有一疊黃色的手術申請單。遇到他認為必須儘快手術的病人,陳海泉也會「發單子」。只不過一上午,單子發出去不過十來張。 一位同樣是肺部腫塊的中年大叔,陳海泉建議他手術,卻不忘多問一句,「一口氣爬樓梯可以爬到幾樓?」大叔伸出5根手指頭,陳海泉讓他坐電梯到1樓,再爬樓梯上來。15分鐘後,大叔推門而入,再次伸出5根手指頭,陳海泉點了點頭,「可以做開刀前準備。」讓病人爬樓來大致判斷肺功能,簡單又管用。如果連爬三樓都氣喘吁吁要停下來休息,這樣的病人手術可能不耐受,術後生活質量也會比較差。 陳海泉每周一、三看門診,二、四做手術,從全國各地趕來的病人非常多。他們排著隊,拎著膠片袋,不少端著筆記本電腦,因為從當地醫院拷出來的薄層CT影像可以對結節進行連續的、多平面的觀察,方便專家對結節進行更準確的判斷。 「陳教授,我是XXX介紹來的。」這是很多病人的開場白。在中國這樣的人情社會,看病加一句這樣的開場,通常病人更安心。不過,他總是會心一笑,並沒有因此而特殊對待,病人太多了,實在顧不上。一位外地趕來的女士掛錯了號,系統里找不到她的名字,她急哭了,生怕不給看了。但陳海泉並沒有將她拒之門外,「先給你看一下再去補號,你有什麼問題?片子拿過來,人坐下來再說。」 基本的交流和診斷後,如果病人還有不清楚,會由一旁的其他醫生詳細解釋。有的不適合手術,轉給放化療醫生,也都在同一個診室解決,是事實上的多學科門診。病人並不會因此感到不滿;相反,有的人千辛萬苦搶他的號,就是為了等一句「你沒事」。

在「治癒窗口期」內,可以合適時間開隨著CT的普及,肺部腫瘤或磨玻璃結節(GGO)在中國呈現持續的高發狀態,以前是老年人多、男性多、吸菸的多,這幾年,年輕、女性、非吸菸人群中肺癌檢出率明顯上升。病人找到陳海泉,問得最多的就是,「我會不會是惡性腫瘤」「我是否要開刀」。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多年經驗讓絕大部分惡性腫瘤難逃他的「法眼」,但也會有看不出良性和惡性的時候。「磨玻璃結節的自然病程存在一定規律,隨訪過程中縮小或消失,一般為炎症或良性結節;持續存在往往提示為惡性病變,部分可能無進展,但部分在隨訪過程中可出現結節增大或實性成分增加。所以,如果是首次發現,不要急著切除,可以隨訪一段時間。」 一位30歲的男青年在姐姐的陪同下前來就診,陳海泉問,「第一次發現腫塊是什麼時候?」對方答,兩三年了。陳海泉又問,工作怎麼樣?有機會晉升嗎?結婚了嗎?一系列「不搭界」的問題,讓男青年摸不著頭腦。最後,他說了一句,該幹嘛幹嘛,過幾年再開也不遲。 還有一位20多歲的女青年,體檢發現肺結節,3個月做了2次CT,陳海泉大呼「沒必要」。他告訴女青年,隨訪就行,不必焦慮,更不要有事沒事做個CT嚇自己。 對不同的病人,陳海泉給出的隨訪建議完全不一樣。他特別強調,「只要在可治癒時間窗內,早開晚開對預後沒差別」。 他有自己的考量:假如這個「磨玻璃」是個懶癌,發展到進展期需要好多年,為什麼不可以享受人生、家庭或者拼事業,選合適的時間手術? 假如這個結節的性質尚未確定,或者尚處於早期,可以通過觀察釐清確定病灶性質,為什麼不能和平共處一段時間? 第一次發現的結節不開,良性的不當惡性的開,早期的不當進展期的開。這是陳海泉的「原則」。如何抓住肺癌手術治癒的時間窗、同時避免過度治療?陳海泉說,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包括是否手術、何時手術、如何手術。勸病人開刀容易;勸病人不開刀,需要的不僅是精準判斷病灶的底氣,更是對患者的仁心和良心。

陳海泉有自己的標準:對於持續存在但無進展的磨玻璃結節,不建議立即手術,可以進行一定時間的隨訪。如果持續存在且緩慢進展,當預估壽命>自然病程,可以手術;如果預估壽命<自然病程,則應避免過度治療。 「在為患者制定手術計劃時,除了首先考慮病情以外,還要考慮他的年齡、人生規劃、職業規劃等,要充分為患者考慮,選擇一個最佳的時機。」 一個外科醫生,不僅在手術中精益求精,而且把自己對病人的關注點延伸到手術前。這裡蘊含著一個肺癌治療領域觀念的轉變:不再將癌視作不共戴天的仇敵要馬上斬除;如果是良性的、早期的、惰性的,允許有一個和平共處的觀察階段。

全面微創3.0理念,國際領先對於需要手術的病人,陳海泉能做到用最合適的切口,切除最合適的組織,術後儘可能為患者保留正常的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7年前,他首次提出了「全面微創治療3.0」的概念,是整合「切口微創」、「器官微創」和「系統微創」的全面微創手術治療理念。 很長一段時間,以「切口小」「少打洞」著稱的「微創」治療方式是患者和外科醫生的共同追求,大家普遍覺得,切口小意味著創面小,這也就是微創1.0。但是這樣的追求在陳海泉看來是片面的。在減小切口的同時,往往會增加手術難度,患者因手術時間延長而導致臟器損傷。而且,切口小了,裡面做得怎麼樣並不清楚,這樣的「微創」只是表面的。 於是,微創2.0誕生了。從「看得見」的傷口關注到了「看不見」的臟器損傷——儘可能保留患者的臟器組織和功能。有沒有可能既清除腫瘤又儘可能地保護臟器的「兩全其美」辦法呢?陳海泉和團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對於部分早期病人,能不能保留更多肺組織,選擇亞肺葉的部分切除呢?隨著技術發展,我們沒必要再因為一部分腫瘤而切除大部分正常組織。此外,如果淋巴結沒有轉移,為什麼一定要清掃呢?微創手術除了要減少臟器的損傷,還要不清掃或選擇性清掃淋巴結,儘可能保留正常的免疫組織。團隊的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具備可操作性的不清或選擇性淋巴結清掃策略。 「做任何決定時,都必須站在患者的立場設身處地地為其考慮,讓手術的傷害縮到最小,讓患者的病痛減到最少,讓康復的過程裁到最短,這才是真正的微創精神。」 他開始關注手術中的系統性損傷,這也就是微創3.0,如今深刻影響著每個外科醫生。 復旦腫瘤醫院胸外科每年的肺癌手術量約6000多例,年門診量超過5萬人次,陳海泉個人的手術量就要近2000台。但他不追求手術數量,反對過度診療和無效手術,因此總在平衡患者的獲益及風險比後再考慮手術或隨訪計劃。下月,陳海泉又將赴洛杉磯參加美國胸外科學術年會,作為專家組主席發布最新版的磨玻璃結節診療專家共識,在國際舞台,這位中國醫生已是絕對權威。 新民晚報記者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