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龍華、通訊員李韻熙、齊劍東)「我又活過來了,第五代人工心臟讓我未來的打工選擇更多。」日前,52歲的黃先生在華中大同濟醫院成功植入「純液力懸浮離心式」人工心臟,成為湖北省植入該款「人工心」的首例患者。據悉,該款人工心臟是國內目前僅有的一款獲藥監局批准可用於長期治療的人工心臟。植入後,患者仍可保留脈搏,抗磁干擾能力強,只用隨身攜帶一個裝電池的「小背包」即可自由行動,可乘坐飛機等交通工具。

黃先生是湖北黃岡人,2017年,他被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自此便常年因呼吸困難奔波於湖北省及全國各大醫院。今年1月,黃先生感覺身體嚴重超負荷,無法正常生活,害怕呼吸驟停而突然離世,慕名到同濟醫院就診。由於黃先生心臟功能嚴重衰退,情況持續惡化,普通藥物治療和手術作用已不大,而心臟供體匱乏,綜合考慮後,專家團隊決定為他開展左心室輔助裝置植入手術,植入「人工心臟」。

「人工心臟不是替換心臟,而是與原有心臟一起輔助心臟工作,運用機器的離心力幫助心臟輸送血液到全身,維持人體正常運轉。」同濟醫院心外科主任魏翔教授介紹,此次植入的純液力懸浮離心式人工心臟安全性高,術後一年生存率100%,和磁懸浮類人工心臟相比,該款人工心臟首創採用純液力懸浮技術,具有獨特的流道設計和葉輪設計,可產生高脈動性,植入後,患者仍可保留脈搏,並且沒有電子元器的干擾,抗磁干擾能力更強,長效穩定,可終身使用。

心外科、心內科、麻醉科、輸血科、重症監護室、手術室、檢驗科等專家團隊對術前準備、手術步驟以及術後處置進行了充分討論。

2月22日,心外科主任魏翔教授、副主任程才帶領手術團隊為患者手術。術中,魏翔在黃先生心臟左心室左心尖打孔,並將人工心臟的出血管與升主動脈吻合,連接泵體……7小時後,人工心臟開始「跳動」。

「患者吃飯、洗澡都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都沒有任何問題,唯一不同的是,黃先生必須背一個裝有電池的小背包,12小時輪換一次電池。」魏翔介紹,小背包機身里有備用電池,緊急情況下會自動啟用保證輔助系統正常工作。

據悉,我國心力衰竭患者約1300萬人,重症患者超60萬人。對於嚴重心衰患者,心臟移植是目前最佳治療方案,但是受供體匹配條件等因素制約,國內心臟移植年手術量不足千例,意味著100個等待心臟供體的患者里,僅有一位能獲得重生。

目前,心臟移植和人工心室輔助是終末期心衰外科治療的主流方案。1992年,同濟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開展了中南地區首例心臟移植,經過30多年探索和積累,技術日臻成熟,心臟移植治療水平全國領先。隨著此項新技術的開展,同濟醫院心外科填補了湖北在液力懸浮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方面的空白,為終末期心衰患者帶來了更多生的希望。

「回家我一定聽醫生的,和我剛滿月的第五代心臟一起健康成長。」3月30日,黃先生康復出院時說。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