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經歷過疫情的洗禮以後,很多人患上失眠症了。

上班族李先生就是這樣,疫情期間一直在家呆著,除了下樓做核酸以外,根本沒什麼時間去規劃正常作息,久而久之睡的越來越晚。

現在疫情解放了,可是作息還是調整不過來,再加上復工之後每天的工作非常多,高強度的壓力導致李先生即使進入了夢鄉,也沒辦法直接進入熟睡模式。

像李先生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據專家統計:現在我國有三個億的人群屬於失眠症患者。

其中百分之七十五的人選擇在晚上十一點或者十二點以後睡覺,百分之三十三的人選擇在凌晨兩點以後睡覺。

像這樣的人群逐漸走向年輕化,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職場新人甚至是在職大學生,高中生,都是這個睡眠習慣。

究其原因除了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外,還包括了很多其他因素。

《中國職場青年2022年度睡眠質量報告》中顯示:除了睡眠時間晚以外,有百分之七十七的人還存在著入睡難。

睡眠時間短的問題,能睡個好覺成為了他們最大的期許。

如何判斷失眠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也屬於「失眠一族」呢?

具體要看以下這五個條目:分別是入睡困難程度,夜間醒來次數,早醒,自我睡眠評價睡眠對生活的影響以及對於自身睡眠狀況的擔心情況。

可以用以上這五個點來做一個簡單的測試。

如果在上面這五個條目中,選擇超過兩個以上的選項了,那麼就可以初步判斷為失眠。

除了做這樣子的小測試,也可以通過這幾個指標來判斷。

比如是否出現睡眠困難,早醒以及睡眠時間小於五小時。

如果發現自己的睡眠時間連續小於五小時或者小於五小時時間超過三個月,那就可以斷定為失眠。

失眠的分類

失眠按照頻率和時間長短分為短期失眠,長期失眠和慢性失眠三種。要注意這三種情況的發生並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可以疊加存在的。比如短期失眠的同時也會演變為慢性失眠。

短期失眠是因為感受到焦慮,壓力,興奮,刺激等情緒感染下出現的失眠現象。

如果不及時調整或者是進行藥物干預,很有可能會發展為慢性失眠或者長期失眠。

慢性失眠主要表現為難以入睡,這種情況的發生是逐漸性的。

可能強迫自己熬兩次夜,就會慢慢的出現在特定的睡覺時間難以入眠的情況。

長期失眠和慢性失眠很相近,但是在時間長表現為已經有幾個月甚至幾年有睡眠障礙。

這三種情況都屬於失眠的主要表現類型,究其原因是因為身邊發生重大變故,或者是長期的心理壓力引起的,跟壓力呈正相關。

其實失眠就像是人遇到壓力了要哭泣或者是偏頭痛一樣,不同的人表現形式不一樣而已。

情緒性失眠的症狀

情緒性失眠是現在非常流行的失眠新名詞。

引起情緒性失眠的原因很雜,大部分分為了工作壓力大、生活壓力大導致的情緒低落,從而影響內分泌和生物鐘。

情緒性失眠患者通常會在以下這六種情況與正常人不一樣。

分別是睡眠潛入期,睡眠維持時間和睡眠質量,早醒情況,睡眠總時間以及日間殘留影響。

首先睡眠一開始是助眠,助眠的時間在普通人中的時間大多在五分鐘到半小時之間,甚至一些睡眠質量好的人群會「一沾枕頭就睡著」。而對於情緒性失眠患者來說,這個時間往往會拉長超過半小時。

很多患者會出現睜著眼睛看天花板半小時,四十分鐘甚至是一小時都沒有困意,即使已經關閉了室內所有的燈光。

其次除了入睡困難,患者還會出現早醒和夜間醒來的情況。

夜間醒來超過兩次或者是在凌晨的時候就醒來的話,就可以基本判定是失眠患者了。

患者在夜間無法睡飽,休息不足,那麼白天也會受到影響。

一夜沒睡以後,往往會出現頭疼、頭暈或者是沒有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

為什麼失眠

「有時間但是不想睡」的情況在這些早期失眠患者的身上會經常發生。這些失眠患者「從不想睡」到「不能睡」的轉變不僅僅體現在了行為方式,也體現在了心理上。

導致人失眠的因素主要有這三大類:性使然、被壓力影響和錯誤的睡眠作息。

第一類人群失眠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天生就精神衰弱,點點的響動就會造成睡不著的情況,久而久之就變成了慢性失眠。

第二類人群比第一類人群更加龐大,占失眠人群的絕大部分,這類人群通常是受到心理、生理壓力導致的失眠,是情緒性失眠的典型表現。

像是重大親人病故、自己遭遇重大挫折或者是生理機能出現損傷,無法正常入睡。

像是出車禍了、或者是突然遭遇殘疾等情況,因為身體疼痛的原因就會導致睡眠質量變差,慢慢演變為慢性失眠。最後一類人是由於錯誤的睡眠方式導致的。

錯誤的睡眠方式包括還沒到困了的時候就上床睡覺。

這個時候並不困,雖然可能躺的時間長了,也會產生困意,但是慢慢的就會養成一個躺在床上就清醒的反射,從而影響睡眠質量,甚至造成心理負擔。

同時除了以上的這三類人群遇到的問題以外,導致失眠的因素還包括了環境燈光、溫度濕度。

光線過亮的話,就會讓身體以為還需要工作,無法進行休息。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開著燈睡不著的緣故。

睡覺前半小時內吃了食物或者是晚餐吃得過飽的話,也會導致身體內的消化系統處於工作狀態,所以無法快速入睡。

不只是過飽無法入睡,過度飢餓也不利於睡眠,很可能會睡著睡著就餓醒了。

睡前如果服用一些藥物比如鹽酸氟西汀片或者是鹽酸舍曲林片等,這些藥物就會導致神經興奮睡不著覺。

睡前喝咖啡或者是睡前三四個小時喝咖啡,也會因為神經興奮睡不著覺。

失眠的害處知多少

大家可能覺得失眠就是睡不著覺而已,除了第二天犯困以外,也沒什麼影響了。

那麼接下來就來展開講講失眠到底對有什麼影響吧!首先就是對情緒有影響。

大家都聽說過「起床氣」吧。

這種情況不止在兒童、少年身上存在,在青年甚至成年人身上也會有這樣的「脾氣」。

大腦有兩個控制情緒的主要器官:杏仁核和前額葉皮層。

杏仁核是控制情緒暴怒的開關,而前額葉皮層是控制理性思考的開關,也可以理解為情緒剎車系統。

人如果睡眠不足的話,這兩個器官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杏仁核就關不住暴怒的情緒,同時前額葉皮層也無法發揮情緒剎車系統的作用,從而導致人的情緒化,有「起床氣」。

只有二者都休息好了,才能協調工作,控制好人的情緒。

其次睡眠不足會導致人的認知水平的下降。

當人的睡眠充足時,特別是深度睡眠時間充足時,人腦中的腦脊液波就可以起到沖洗大腦有害物質的功能,來保持大腦的健康。

而睡眠不足的時候,腦脊液分泌不足就會出現大腦的清潔力度小,很多「垃圾」塞在腦子的邊邊角角。

人腦的各個工作單位沒法正常運轉或者是運轉速度變慢,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認知水平下降的情況。

最後失眠患者不光睡眠質量低,而且各種疾病的發生概率比一般人高。

比如心臟病,有專家專門做過這樣一項對比,將10個人分為兩組,一組是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就被鬧鐘叫起來,另一組可以睡夠八個小時再被叫醒。

一段時間之後,這兩組人的身體各項指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第一組的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比第二組高百分之三十。

而且身體的各項器官的代謝速率以及內分泌免疫功能等都比第二組更差。

他們患肥胖症,阿茲海默症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比第二組更高。

所以長時間的睡眠不足就會導致如此大的影響。

更別提長時間的失眠造成的後果了,肯定會比這更加嚴重,患上各種疾病的概率會更高。

如何跟失眠說拜拜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失眠,或者是治療失眠呢?

分為促進睡眠,保持睡眠和減少失眠這三個方面。第一促進睡眠的方法

除了要規定正常的晝夜作息,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做好睡前的準備工作,睡前不要吃的過多或者是過於飢餓。

如果晚上並不是很餓的話,可以在睡前吃一個蘋果或者再喝一杯牛奶。蘋果對腸胃並沒有多少負擔,而且牛奶裡面含有色氨酸。

色氨酸可以讓大腦喝茶羥色的基本元素之一,有助於睡眠

並且牛奶還可以幫助大腦更好地進入休息狀態,同時還可以補充鈣元素,增強體質。

不只有牛奶水果,想要更快地入睡的話,還可以在睡前吃一些葵花籽,核桃,小米和紅棗。

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於助眠有一定的效果。

促進睡眠的方法除了在吃上下功夫,還可以通過按壓穴位來更快地入睡。

太陽穴,百合穴,神門穴和湧泉穴,都可以緩解緊張,讓身體更快的放鬆。

睡覺前可以通過聽一些白噪音,比如說下小雨的聲音,打雷的聲音和海水的聲音。

這些聲音的頻率和波段都可以起到催眠的效果。適宜的空氣濕度和溫度都是入睡的關鍵,過熱或者過冷都會讓身體無法放鬆。

當睡著了以後,也要注意整個環境不要出現高於50分貝的聲音。

正常的睡眠環境是在30到50分貝之間,如果超過了50分貝的話,就會被驚醒,精神會突然緊張,難以再次入眠。

睡前要減少做一些阻礙睡眠的事情,比如說喝咖啡,喝茶,劇烈運動以及不停的看手機等。

這些都是刺激眼部或者是耳朵的活動,五官被刺激到了,大腦也會處於興奮的狀態。

總結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越刷手機越不想睡覺。

總而言之,良好的睡眠習慣和助眠手段都是抵抗失眠的好辦法。

那麼除了以上的這些助眠注意事項以外,你還有哪些助眠小妙招嗎?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