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的晨晨因為肚子痛,半夜被爸爸媽媽送到了醫院,經過檢查才發現是腸胃受涼導致的,晨晨的爸爸媽媽說,這已經是本月第三次著涼了。

怎麼會這麼頻繁呢?醫生問了幾個問題,才知道晨晨有個愛摳肚臍眼的毛病,因為肚臍眼裡能摳出髒東西,而且還臭臭的,他覺得是腸子裡的髒東西跑出來了。

醫生告訴晨晨,肚臍眼是孩子和媽媽在孕期連接的通道,出生以後就「獨立自主」了,跟腸子沒有任何關係。但肚臍露在外面,本來就容易進去涼風,如果經常摳它,皮膚越來越薄,更加容易受寒,所以他才經常肚子痛

經過治療,晨晨很快就回家了,他也向醫生保證,不再亂摳肚臍眼了。

肚臍位於人體的中間部位,跟腸道、胰腺離得都比較近,如果保護不好,容易導致臍部發炎、腸胃受寒等病症。

一、肚臍眼是人生中第一道疤痕,它連的根本不是腸子

大家都知道,胎兒在母體內是靠臍帶吸取和排泄營養的。臍帶不僅僅是一根空帶子,它裡面有兩根臍靜脈,一根臍動脈,還有一根臍尿管。其中靜脈是從媽媽身上運送氧氣和營養物質給胎兒,動脈和臍尿管則是把寶寶代謝的廢物輸送到媽媽體內,由媽媽幫忙排出。

所以說,臍帶集呼吸、消化、代謝於一體,負責整個胎兒時期的生命運行。嬰兒降生的時候,醫生會通過啼哭來初步判斷孩子的呼吸系統是否正常,通常哭得聲音越大,表示孩子的肺部功能越強。

嬰兒的呼吸系統啟動以後,臍帶的作用也就到此為止了,醫生將臍帶剪斷,等到切口癒合,形成一道疤痕,就是肚臍眼了。

很多人認為,肚臍眼跟腸子相連,當腸中代謝廢物無法正常排泄的時候,就會從肚臍眼裡冒出來,所以我們在肚臍眼裡經常能摳出發黑髮臭的東西。

其實,人的消化系統是封閉的,小腸的主要作用是消化吸收,大腸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後將糟粕排泄出去,小腸從胃部接收到食物以後,經過消化吸收進入大腸,大腸中的糟粕經由肛門排泄。由此可以看出,肚臍跟人的整個消化、代謝系統沒有任何接觸,也就談不上跟腸子相連。

從人體結構上來說,肚臍眼跟任何臟腑器官都沒有直接聯繫,從表面來看,它在人體的整個運行過程中作用不大。

實際上,肚臍眼作為人生中第一道疤痕,它位於人體正中,與肝、腎、腸道、胰腺離得很近,儘管解剖學上跟任何器官都不相連,卻會影響整個腹部臟器的運轉,是人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它還是臍帶的時候,主要與胎兒的的肝臟相連,變成肚臍以後,原來的臍靜脈轉為肝臟圓韌帶,依然會和肝臟相互影響。

除此之外,肚臍跟腹部臟器的關係,主要是通過神經、氣血來相互影響的。在我國古代醫學中,肚臍又叫神闕,被認為是人體的中心,肚臍受涼、發炎、感染都會影響到其他的臟腑器官。

二、為什麼不能亂摳肚臍眼?

與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相比,肚臍裡面的皮膚比較軟嫩,而且有很多褶皺。這些皮膚參與人體的血液循環,也有相應的代謝廢物排出,因為它本身處於人體之外,所以我們能在肚臍里看到由於皮膚汗液、分泌物形成的代謝廢物。

出於衛生考慮,很多人喜歡將肚臍里的東西清出來,甚至經常去摳肚臍,從健康的角度來說,這樣做是不可取的。肚臍的分泌物,和耳屎一樣,對肚臍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摳出來以後容易導致微生物或者涼風進入身體內部,引起腸胃等的疼痛。

經常摩擦肚臍裡面的皮膚,容易造成皮膚破損導致發炎。

肚臍是一個凹洞,通常情況下不會直接接觸到外界,受傷的機率比較小,這也是它的肌膚嬌嫩的原因之一。如果經常摳肚臍,本就薄嫩的皮膚更容易受傷,《參考消息》曾援引美國《大眾科學》網站的報導,科學家在900名志願者捐獻的肚臍拭子樣本中,發現了約1400個不同的菌株。

這些細菌在肚臍內滋生,本可以被分泌物阻擋在人體之外,如果肚臍皮膚破損,細菌容易通過傷口進入人體,導致臍炎等病症。臨床上很多臍炎病症,多數都是不恰當地清理肚臍造成的。

肚臍對人體有保溫作用,經常摳它容易造成腹瀉、腹痛、噁心嘔吐等病症。

人體是一台科學的機器,心臟跳動產生熱量,通過血液將熱量傳遞到身體各處,過熱會通過皮膚散發掉,溫度不夠則由皮膚進行保溫。所以說,皮膚對人體的保護作用,不僅僅體現在免於受傷,更是保持體溫恆定的重要因素。

肚臍連接身體內外,倘若經常摳它,內部皮膚變薄,外部寒氣會直接影響腸道的蠕動,引起痙攣,導致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影響整個消化系統。

表面看來,肚臍只是一道疤痕,對人體作用不大。但如果保護不好,依然會對健康有所影響,因此要改正摳肚臍的不良習慣。

三、肚臍眼有各種形狀,它到底代表什麼意思?

肚臍眼人人都有,大部分都是低於皮膚表面的凹陷,呈圓形或橢圓形,但它和指紋一樣,每個人都不完全相同。目前科學上還無法解釋肚臍的形狀是由什麼決定的,但醫學上面,通過臨床觀察和記載,對肚臍的性質和疾病的關係有了初步的結論。

正常肚臍的外觀特徵,大概可以分為垂直型、T型、圓形、水平橫型、不規則型等等,這些肚臍的共同特點是:肚臍下凹,臍窩和臍底可見,有臍檐。不管內部的形狀如何,只要符合這幾個特徵,通常都被認為是健康的肚臍。

肚臍下凹的標準根據人的胖瘦有所不同,但一般都需要看到臍部的低端

肚臍凸起,與腹內壓力增高有關,可能有臍疝或者內有腹水。

兒童剛出生時肚臍凸起不用太在意,這應該與臍帶留長了有關係,只是結構問題,不影響健康。

臍疝的主要表現就是肚臍凸出。因為臍部缺少脂肪,腹壁皮膚和筋膜、腹膜連到了一起,腹內的疝囊順著膜壁突出來,導致肚臍向外長,尤其在病人站立或者咳嗽的時候更加明顯。

發現有臍疝需要立即治療,一旦凸出的部位不能正常回到腹部,容易導致腸管缺血壞死,引起腸梗阻、腹膜炎等嚴重病變。

腹水多與肝病有關,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如果出現肚臍凸出的情況,要考慮是腹水聚集,需要立即採取治療措施。

肚臍形狀改變,可能與身體機能衰弱有關。

正常情況下,人一生中會有高矮胖瘦,在這個過程中出現肚臍形狀的改變,屬於生理結構問題,是正常現象。

倘若肚臍原本是正的,後來出現向左偏或者向右偏的情況,就要考慮是否存在腰間盤突出症,骨骼偏離帶動肚臍形狀改變。

也有人肚臍原本是有臍窩的,後來小腹變大導致臍窩消失,幾乎與臍檐齊平,這種情況不是肥胖肚子變大導致的,可能是長期便秘、大腸中殘渣過多把肚臍「頂」出來了。肥胖導致的肚子大,通常會使臍窩變深,很少會將肚臍整個帶出來。

四、好好保護肚臍,應該這麼做

從生理結構上來說,肚臍是個單獨存在的器官,它來自母體的饋贈,是胎兒時期留下的身體痕跡。儘管肚臍對身體沒有明確的功能,但如果保護不好,則會影響健康。因此平時我們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要隨便摳肚臍,避免帶來意外傷害。除此之外,保護肚臍還要注意幾個方面。

1.做好肚臍的保暖。

我們之所以不讓摳肚臍,也是因為怕冷風進入導致腹痛,但這還不夠,平時不管是穿衣還是蓋被,都不要把肚臍露在外面。或許大家都注意過,即便是在夏天,睡覺時只要把肚臍蓋上就不容易感冒,否則會使免疫力低下,出現感冒、腹痛、腹瀉症狀。

肚臍正對的臟腑是小腸,它是主管消化吸收的器官,小腸需要保持一定的溫度才能正常發揮作用。肚臍不暖,小腸不熱,消化功能紊亂,對整個身體的新陳代謝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2.清洗肚臍要避免強刺激。

肚臍里的污垢,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如果是外面的部分,是可以清理的。清洗肚臍的時候,最好用棉簽或者其他柔軟的工具,蘸著溫度適宜的水進行,切忌粗暴清洗損傷皮膚。臍部細菌較多,容易感染,若有傷口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塗外用藥

另外慎用酒精等刺激性液體「消毒性」清洗肚臍,容易傷到皮膚。

靠近肚臍褶皺裡面的污垢,不建議去清洗,那些物質對肚臍的皮膚以及身體的保暖都有一定作用。隨著皮膚代謝,裡面的污垢會自己出來,強行清洗容易受傷。

3.肚臍邊緣神經密布,要保護它免受傷害。

在古代醫學中,肚臍之所以被稱為「神闕」,是因為醫家認為這裡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對人的生命、健康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在有些人為了美觀,穿露臍裝,甚至打臍釘,可能因此而造成感染。這樣做的人,可能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導致消化、代謝等方面都出現問題。

文章結語:

肚臍眼每個人都有,它在人體位置的正中,是人生當中的第一道疤痕。肚臍不和身體中的任何器官相連,是一條「死胡同」,但它對腹部的器官有一定的影響。由於皮膚的新陳代謝,肚臍中經常會有一些污垢出來,建議用溫水清洗,不要用手摳,這裡皮膚嬌嫩還密布各類細菌,一旦受傷容易引起感染。

每個人的肚臍眼形狀都不完全相同,通常肚臍凹陷、有臍窩臍檐的,不管肚臍的形狀是T型、圓形、橢圓形,還是其他不規則形狀,都屬於健康。那些肚臍外凸嚴重、變化較大的情況,可能與身體健康方面有關係,需要及時關注。

參考資料:

【1】王天鵝. 臍帶血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未來可期[N]. 健康報,2022-10-14(006)

【2】范維,周海洋.臍帶血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臨床輸血與檢驗,2020,22(06)

【3】孫天任.肚臍通往哪裡?[J].科學世界,2020(05)

【4】管淑娟,陳小平,王麗.止瀉散貼肚臍治療嬰兒腹瀉30例[J].中醫外治雜誌,2013,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