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裡,有關吃了隔夜菜而引發的身體傷害報導是越來越多了,隔夜菜的危害性也逐漸被民眾所重視。但是,一邊是我國民眾傳統的勤儉節約的習慣,一邊又是活生生的案例發生。那麼隔夜菜到底有什麼樣的危害呢?隔夜菜還能不能吃呢?

說起隔夜菜,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隔夜菜,難道真的是指從時間截點上過了午夜的飯菜嗎。當然不是,隔夜菜並不單指放了一夜的菜,科學的解釋是放置時間超過8-10個小時,就應該算「隔夜」了。隔夜菜中對於人體產生的有害成分到底是什麼,現代研究顯示主要包括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食物中的化學物質產生了致癌物,如亞硝酸鹽等,這些成分即使加熱也不能去除;二是在放置過程中受到外來細菌的二次污染,細菌感染是引發疾病的主要因素。

在現實生活中,產生了所謂的隔夜菜無外乎是一次做多了不想浪費,放在冰箱第二天繼續吃。還有就是貪圖省事,一次性做多了,多吃幾頓……那麼這樣的飲食是否安全,還要我們來看一下寧波食檢院的真實模擬試驗。

實驗人員對剛出鍋的肉菜、半葷半素、素菜和涼拌菜4種食品實施了檢測,分別模擬家用冰箱放置於4℃環境以及模擬常溫環境25℃環境中。本次實驗的結果顯示:

中午燒的菜,放進冰箱,晚上是可以拿出來吃的。菜餚在4℃條件下冷藏儲存,過了6小時後亞硝酸含量基本不變,微生物增值較少。

而中午燒的菜,放在常溫環境下,到了晚上就最好不要再吃了,25℃環境下保存的菜,雖然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不大,但是微生物開始增殖,菌落數量增加明顯,尤其是涼拌菜更容易導致微生物增殖、滋生。由此看來,中午或晚上燒的菜,如果還要再吃,一定要放冰箱!

由此次試驗研究顯示,4℃條件下冷藏儲存的隔夜菜,不管是肉類還是菜類,24小時內亞硝酸含量基本不變,菌落總數的增加量也非常小,因此不存在隔夜菜亞硝酸鹽超標、菌落總數超標、有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