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的小羽患上了一種「怪病」:雖然染色體檢查結果顯示她是女孩,但出生時就發現外陰模糊、性別難辨,陰蒂肥大似「丁丁」,陰唇肥厚像「蛋蛋」,看上去有點像男孩。這讓小羽的父母十分擔心。

小羽出生後不久,父母就帶她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就診。兒科神經內分泌專科主任梁立陽教授團隊為小羽檢查後發現,她患上的是一種罕見病——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CAH)。更讓人揪心的是,通過進一步頭顱影像學檢查,發現小羽還患有另一種罕見病——顱咽管瘤。兩種罕見病「撞」在一起,讓治療難上加難。

梁立陽教授團隊為小羽制定了治療隨訪方案,幫助她闖過電解質紊亂、腎上腺危象等重重難關。與此同時,該院兒童腦瘤神經內分泌併發症管理MDT團隊通力合作,為小羽顱咽管瘤切除制定了詳盡的治療方案,為手術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治療之路困難重重

「孩子出生後吃奶一直不好,總是頻繁嘔吐,體重也不見長。」小羽的媽媽回憶說,孩子的各種異常表現讓他們憂心忡忡,於是帶著小羽找到梁立陽教授團隊就診。

梁立陽教授介紹,通過實驗室檢查及遺傳學檢測,小羽確診為「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21羥化酶缺乏症(失鹽型)」,這是CAH中最危險的一種。這不僅導致小羽出生後出現餵養困難、體重不增,還出現高鉀低鈉、代謝性酸中毒等嚴重併發症,一度嚴重到休克狀態。

為此,梁立陽教授團隊為小羽實施補液、補鹽、糾正酸中毒等搶救治療,終於幫助她度過「生死關」。小羽兩歲時,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小兒外科接受了外陰整形手術,此後進入到使用糖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長期替代治療的階段。

然而,在長期規律治療隨訪的過程中,梁立陽教授團隊發現,雖然小羽的各項指標控制良好,但身高增長卻越來越慢,年生長速度不足5厘米,呈衰減性生長的情況。

梁立陽教授團隊仔細復盤了長達6年的治療方案後,判斷小羽極有可能出現了更為複雜的情況,馬上為她安排了生長激素激發試驗等檢查,發現她為完全性生長激素缺乏症。在進一步進行頭顱影像學檢查後,他們找到了導致小羽不長高的另一個「元兇」——鞍區有一個巨大占位。

充分討論制定手術方案

為明確這個顱內占位性質、制定下一步治療計劃,梁立陽教授召集了包括兒科神經內分泌專科、兒科腫瘤專科、放射科、腫瘤放療專科、神經外科、分子診斷中心及護理團隊在內的兒童腦瘤神經內分泌併發症管理MDT團隊,對小羽的病例資料進行了充分討論,初步考慮占位的性質為顱咽管瘤,需要手術切除治療。MDT團隊制定了術前、術中、術後的激素替代治療、液體維持、電解質監測、手術切除方式等詳細治療方案。

去年年底,小羽在外院接受了手術,其顱咽管瘤被順利切除,手術期間梁教授團隊一直遠程線上跟蹤她的病情變化。術後小羽再次回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治療,目前已經恢復正常生活。如果術後一年顱咽管瘤無復發,梁立陽教授團隊將進一步對小羽進行生長激素替代治療,以保證她正常生長發育。

多學科合作提供「一站式」治療

梁立陽教授介紹,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CAH)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是由於皮質激素合成過程中所需酶的先天缺陷所致,在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為1/20000-1/16000,屬於罕見病,一系列的激素分泌紊亂會使患者出現女性男性化、男性性早熟等輕重不等症狀。

CAH可分為單純男性化型、失鹽型、非經典型,可表現為低血鈉、高血鉀、循環衰竭、失鹽危象,可發生於出生後數周內,危及生命。隨著年齡增長,患兒還會出現性早熟等表現。

皮質激素替代是目前唯一治療方案,需終生維持,並要求定期規律隨訪,根據生化指標、激素水平、生長情況及生理病理狀態及時調整替代治療方案。「如替代不足,可出現電解質、酸鹼代謝紊亂,腎上腺危象等嚴重併發症,危及生命;尤其是在面臨感染、外傷、麻醉、手術等應激狀態時,糖皮質激素需根據情況合理加倍劑量。但替代過度,可出現生長遲緩、皮質醇增多、高血壓等副作用。」梁立陽教授介紹,當CAH患兒出現生長遲緩時,在排除替代治療不合理等情況後,還需要考慮生長激素缺乏等其他導致生長障礙的疾病。

困擾小羽的另一個罕見病——顱咽管瘤,是生長於鞍區的一種上皮原性良性腫瘤,發病率為0.5-2/100萬人。雖然顱咽管瘤是良性腫瘤,但它的生長方式卻與惡性腫瘤相似,增大的腫瘤會擠壓或壓迫垂體、垂體柄等部位,破壞正常的垂體結構,引起垂體內分泌功能障礙。此外,巨大腫瘤還會壓迫視交叉、引起腦積水等。手術切除是治療顱咽管瘤的首選方法,對於無法切除或者不能完全切除以及復發的腫瘤,還可以採取放療手段進行治療。

「CAH遇上顱咽管瘤,這是一種目前國際尚無報導的複雜情況,患者不僅要面對皮質激素替代治療的問題,還需要面對麻醉、手術等應激狀態,以及術後垂體多激素缺乏等複雜情況,只有藉助我們醫院的綜合實力,通過內分泌、腫瘤、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護理等多學科的團隊協助,才能幫助患者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順利度過難關。」梁立陽介紹。

2月28日是第十六個「國際罕見病日」。我國罕見病患者超過2000萬,其中基因遺傳性的占80%,兒童期就發病的占50%-75%,甚至更高。「多學科合作的模式可以為罕見病患兒提供更全面、個性化的診療方案,更避免患兒在不同科室間反覆求診,為其診斷、治療及長期複診隨訪帶來極大便利。」梁立陽教授補充道。

據介紹,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童腦瘤神經內分泌併發症管理MDT團隊是集兒科神經內分泌專科、兒科腫瘤專科、放射科、腫瘤放療專科、神經外科、分子診斷中心及護理專家於一體的團隊,對於兒童中樞神經系統占位等疾病的診斷、治療、長期隨訪管理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為眾多罕見病患兒提供治療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