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年朋友跟華子說,自己的高壓總在150mmHg左右,但低壓很好,只有70mmHg,這是什麼原因,像他這樣的血壓,要不要用藥呢?

華子告訴他,這種單純高壓(收縮壓)升高,低壓(舒張壓)正常的血壓,高壓與低壓之間的脈壓增大的情況,是老年性高血壓的典型特徵,意味著大動脈出現了硬化。建議使用降壓藥進行治療,儘量讓高壓達標。

一、為什麼老年人脈壓會升高

被心臟泵出去的血液,並不能馬上就流到全身,而是先貯存在大動脈系統中。這個時候,大動脈系統就如同一個「氣球」,會膨脹容納血液。當心臟舒張的時候,大動脈再依靠自身的彈性回縮,推動血液流向外周小動脈

隨著年齡的老化,人體的大動脈會逐漸硬化,彈性變小。這時心臟收縮泵血的阻力加大,就會導致收縮壓升高。而且大動脈的彈性變小,回縮的力量下降,就會表現為舒張壓不變或是降低,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脈壓)升高。

二、脈壓升高的高血壓需要積極治療

正常的脈壓範圍在20mmHg~60mmHg之間,超過60mmHg為脈壓升高。而且脈壓越高,意味著大動脈硬化越嚴重,造成腦卒中、心梗的危險性也就越高,所以脈壓升高的老年高血壓患者,不要認為低壓正常就安全,仍然需要積極治療。

老年人單純高壓升高的高血壓,對利尿劑(如氫氯噻嗪、吲達帕胺等)較為敏感,但利尿劑單獨使用時效果較差,通常以利尿劑為基礎,加上地平、普利或沙坦等其他降壓藥,組成多藥聯用方案,對血壓控制得效果較好。

因為洛爾類藥物可影響糖脂代謝,而利尿劑也會影響糖脂代謝,所以除非評估聯用後患者的獲益較大,利尿劑與洛爾類藥物才可以聯用。利尿劑可能會引起電解質紊亂,用藥期間應注意監測電解質,尤其是血鉀水平。

脈壓較大的高血壓患者對血壓的控制,以高壓達標為主。血壓的理想目標為降至130mmHg左右,但同時也要關注低壓不要過低。低壓控制在60mmHg以上較為安全,不過也有研究說,老年人對較低的低壓耐受性較好,在50mmHg以上也可以接受。

三、正確測量血壓是用藥的基礎

華子發現,很多老年朋友雖然是多年的高血壓老病號,但對量血壓的事還是不太懂。高血壓的治療,需要建立在正確測量血壓的基礎上。

1、需要充分休息:血壓的測量,是指充分休息之後的靜息血壓值,建議在排空膀胱後,完全休息10分鐘以上,在測量血壓前半小時不要喝茶、咖啡、酒,也不要吃飯或吸菸。

2、家庭測量更准:雖然去醫院有醫生幫助測量血壓,但也容易受到「白大衣高血壓」的干擾,相較而言,在家裡自己測量的血壓準確度更高。建議選擇上臂式的電子血壓計,不建議用腕式血壓計。

3、血壓取較低值:血壓測量時,建議間隔2分鐘,測量兩次,如果兩次結果相差在10mmHg以內,以較低的1次為準。因為首次測量時,需要進行綁袖帶、開機、充氣等操作,血壓往往會偏高。

如果兩次結果相差大於10mmHg,就測量第三次,比較後兩次,以較低1次為準。不建議連續多次測量,因為隨著測量次數增加,人會焦慮、緊張,血壓反而會越測越高。

4、坐姿測量更准:選擇有靠背的椅子,平穩坐在椅子上,雙腳平放在地面上,此時上臂與心臟處於同一水平高度,數值最為準確。

5、注意袖帶位置:血壓計的袖帶下緣在肘窩上方2.5厘米處,不要勒到肘窩上。

6、選擇哪邊手臂:正常人左右手的血壓不相等,慣用手的一側血壓會偏高一點兒,相差在10mmHg以內都是正常的,血壓以較高的一側手臂為準。如果兩隻手血壓相差超過20mmHg,建議去醫院檢查,可能是上肢動脈有狹窄或是閉塞的地方。

7、測量動態血壓:有條件的人,建議定期去醫院做24小時動態血壓測量,血壓值最為準確,還可以記錄一天內的血壓波動規律。

總結一下,老年性高血壓的特點,就是高壓升高、低壓正常或偏低,脈壓增大。這種血壓類型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需要積極控制。利尿劑對單純高壓升高的血壓控制效果較好,常作為基礎用藥與其他藥物聯用。

老年朋友還要明白如何正確測量血壓,對血壓做到「知己知彼」,治療起來才能「百戰不殆」。降壓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