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上有一個「能量環」,它可以提高我們營養吸收和代謝能力,保護免疫力;對於氣血運行、經絡疏通都有幫助。特別是對於有慢性病的人,還能緩解手腳麻木、手腳涼、怕冷的症狀。
那麼人體「能量環」到底在哪呢?我們又該如何打通它呢?

其實「能量環」就是指耳輪,耳輪對應人體脾臟。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只要我們脾胃功能強健,那麼氣血就充足,全身也會得到滋養。
按摩耳朵上的穴位有助於緩解疾病,打通人體「能量環」。首先要從下到上按摩耳輪,沿著耳輪畫圈,注意掌握頻率,一分鐘120圈;然後從下到上按摩耳背;最後向外牽拉耳廓。每側耳朵按摩5分鐘。

其實除了耳輪,耳朵的其他部位也分別管屬不同的臟器,耳垂屬腎、耳尖屬心、耳皮屬肺、耳背屬肝等。
如果在耳朵十二指腸反射區出現紅點,可能代表十二指腸潰瘍正在發作。因為有炎症時,這個地方容易有充血、血管顯露等狀況。

十二指腸潰瘍多見於脾胃虛寒體質,主要跟酸多、酸紊亂和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係,所以很多人會伴有空腹腹痛、反酸、怕涼、易腹瀉等症狀。
緩解十二指腸潰瘍,要溫補脾、兼補腎,先從下到上按摩耳輪;然後點按十二指腸反射區;最後按摩耳垂。

如果耳朵賁門反射區發紅或不平整,可能提示著有胃食管反流病。常見症狀有胃痛、腹脹、反酸等。緩解胃食管反流,需要調養肝脾胃。
先按摩賁門、胃、十二指腸組成的胃三角;然後是肝反射區;最後按摩止酸要穴——交感穴,向著太陽穴按壓。耳朵按摩也有禁忌,飢餓、耳朵有破損時不要進行太多的按摩。

今日小結
耳朵與臟腑健康相關聯,按摩對應的耳穴區域,有助於緩解症狀。除此之外,日常拉拉耳垂,搓搓耳朵,也有提神醒腦的作用。(我是大醫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