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曉麗 通訊員 趙冰清 林雨 攝影 饒經倫
1月18日起,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門診二樓、三樓內外科診區將調整為五大診區,屆時患者可直接根據疾病部位就診。
調整後五大診區如下:
泌尿神經診區:門診樓三層A區
骨科運動診區:門診樓三層B區
兩腺內分泌診區:門診樓二層A區
腹部診區:門診樓二層B區
心胸診區:門診樓二層C區
按照人體系統,科學布局五大診區
「患者來醫院往往會先諮詢工作人員,說腿疼、胃疼、頭疼,應該掛什麼科?其實許多科室的診療範圍都是緊密聯繫的,有些病痛甚至需要來往多個科室反覆諮詢才能解決。」門診部主任魏峰濤說,如今患者來就診,可以直接根據人體系統,在所對應診區掛號。
醫院對標國際慣例,在廣泛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打破以往將內科與外科完全分離的慣例,將現有的內外診區進行融合,按照人體系統,將相關學科資源整合在一個診療區域,形成五大診區,節省患者的就診時間,為患者眾提供更滿意更人性化的優質醫療服務。
「單學科診療模式」優化為「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
按照人體系統分區、把相接近疾病種類的醫生診室集中在同一區域,在最大限度方便患者的同時,也有利於多學科MDT聯合診療,為患者提供最優診療方案。「病區調整後,方便了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對於我們經常接診的腦血管疾病患者無疑是很有幫助的,能夠減少很多中間環節,大大方便了患者的治療。」神經內一科主任孫琳表示。
例如,一名癲癇患者來院就診,門診調整分區前,內科門診在二樓,外科門診在三樓,患者一般是先來二樓神經內科診室,但有一些特殊類型的癲癇,存在由外科因素導致的可能,患者需要再輾轉至三樓神經外科就診,有時需要上下樓層多次往返。現在,患者可以在一個診區一站式就診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若患者病情複雜,兩個科室的醫生也能在第一時間進行聯合MDT診療,避免了診療環節的空檔,也杜絕了時間上的浪費。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把「患者到處找醫生」轉變為「醫生圍著病人轉、科室圍著疾病轉」,讓患者最多跑一次。此次門診布局調整,實現了按照人體系統設置門診區域的目標,使就診流程更加順暢,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將大大提升醫院門診綜合服務能力,讓患者真切感受到「便捷、專業、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