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低分子肝素鈣,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抗凝藥物。在臨床上主要用於預防深靜脈血栓、肺動脈血栓,治療不穩定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還用於體外循環和血液透析等。與肝素相比,LMWH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抗栓作用強、出血不良反應少等優點。因此,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

適應症狀

預防血栓栓塞性疾病(外科或骨科手術後)

治療形成的深靜脈血栓(冠心病、腦梗死)

在血液透析中預防血凝塊的形成

禁忌症狀

1.對低分子肝素鈣過敏者;

2.凝血功能障礙者;

3.血小板減少症患者;

4.腦血管出血或其他活動性出血者(除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5.重度和難以控制的高血壓者(有腦出血危險);

6.肝、腎功能損傷者;

7.嚴重的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8.急性、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患者;

9.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

10.大腦頸內動脈-後交通動脈動脈瘤患者;

11.孕婦。

用藥前評估

詳細詢問患者的用藥史、過敏史及全身各系統有無出血傾向(如牙齦、鼻腔黏膜、咳血、痔瘡、有無來月經)。每次用藥前詳細檢查患者注射部位有無瘀斑、硬結、疼痛及其他不良反應,警惕有出血可能。

注射方法

囑患者屈膝仰臥位,放鬆肌肉,注射時用左手拇指、食指以5-6cm捏起患者腹壁皮膚形成褶皺,右手以握筆式持針在皮褶最高點快速垂直進針(根據患者胖瘦選擇進針深度),抽無回血緩慢推注(>10s)。在整個過程中,應維持皮膚褶皺狀態。

注射完畢後停留5~10s再拔針可使藥液基本擴散,皮下組織充分吸收針頭前面的余液,避免藥液反流,增加皮下出血的機會。拔針時,按進針方向拔針,避免毛細血管損傷,減少疼痛和血腫發生。

排氣方法

在皮下注射前常規需排淨注射器內空氣,以免空氣進入皮下。由於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劑量極小(<1ml),按常規方法排氣,總會有0.08ml左右的藥物殘留在注射器中導致藥物劑量不足,藥液殘留問題突出,如果藥物不能充分利用,則達不到滿意的臨床抗凝效果。同時,由於排氣不當藥液往往從針尖內溢出,附於針頭表面,在注射中誤傷表皮毛細血管,導致局部皮膚淤斑形成。

因此,注射前針頭向下(空氣的密度比液體小,與藥液處於同一注射器中會浮於液體之上),把空氣彈至藥液上方,注射時不再需要排氣。

注射結束後,空氣正好填充於針乳頭及針頭內,用氣體代替藥液,注射器中無藥液殘留,使藥液得到充分利用,同時保證注射後針尖無藥液沾染,避免了針頭損傷表皮毛細血管而引起的局部淤斑形成。

不良反應的處理

1.自行吸收:1.0~1.5m㎡不等的固定結節,為局部小血腫。

2.冷敷:當發現有血腫形成時,立即報告醫生停藥,局部按壓30分鐘,以防繼續出血,後用毛巾包裹冰袋放局部冷敷,因低分子肝素的抗凝作用,局部冷敷的時間可適當延長。在冷敷時注意防凍傷。

3.穿刺抽吸:如果血腫很大,經上述治療仍不能吸收消退的血腫,可用無菌注射器抽吸或給予皮下血腫切開清除術,應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操作完後用無菌輔料加壓包紮。如一次抽吸不淨,可進行多次抽吸,直至血腫消退為止。

4.手術:腹壁血腫嚴重者需手術處理。

應用低分子肝素鈣時,護士除了嚴密觀察病情外,還應教會患者重視,並進行自我監測,包括注意大便,尿液顏色,皮膚黏膜,牙齦有無出血傾向,用藥期間囑患者不要熱敷腹部,以免增加出血危險性,勿摳鼻,用軟毛刷牙,注意安全,儘量避免發生碰撞和跌倒,如有異常及時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