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哈醫大一院給了我母親第二次生命,是全體醫護人員的努力挽救了老人,感謝哈醫大一院、感謝ICU的所有醫護人員!」1月4日,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F區一名78歲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新冠陽性重症患者,經過一周的治療,順利出院。老人的子女再次見到母親時,激動地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當天,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有6名陽性重症患者,經過治療後成功出院或轉回病房治療。

78歲的老人因患有嚴重的阿爾茨海默病,已經多年無法正常交流了,平時生活都需要家人照顧。去年底,老人因「陣發性胸悶一周,加重一日」急診收入哈醫大一院心內科治療。CT檢查發現老人雙肺發生了非常嚴重的肺炎,且血氧飽和度只有80%多,老人被緊急送往ICU進行監護治療。

重症醫學科楊松林醫療組立即為患者進行經鼻持續高流量吸氧,患者吸氧狀態下,血氧飽和度只有90%,病情隨時可能繼續加重。楊松林醫生立即申請科室會診,充分評估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及呼吸功能,為患者制定了清醒俯臥位通氣、經鼻持續高流量吸氧、抗病毒、抗凝、營養支持等救治策略。醫護人員24小時守在患者身旁,隨時調整治療方案,全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因為阿爾茨海默病,老人已經多年無法與人正常交流,醫護人員每次在做俯臥位的時候都需要耐心細緻安撫患者,儘量延長俯臥位的時間。有時候老人實在不能配合了,大家就先幫老人翻身成仰臥狀態,過一會兒再幫她俯臥過去。經過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可以持續達到95%,一般狀態改善、生命體徵趨於穩定。綜合治療1周後,老人雙肺滲出影像顯著吸收,肺氧合功能顯著改善,逐步脫離高流量吸氧及鼻導管吸氧,脫氧狀態下,血氧飽和度穩定在95%以上,老人的生命終於體徵終於穩定了。

1月4日16時許,已經康復的老人,在醫護人員的陪伴下,順利轉出醫院返回家中。

重症醫學科主任趙鳴雁教授提醒,與大多年輕人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發熱、疼痛等症狀相比,不少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後的症狀隱匿且不典型,陪護的家人一定要定時監測體溫、心率、脈搏,還有外周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如果未吸氧時血氧飽和度明顯下降(低於93%),或出現精神萎靡症狀時,應及時帶老人就診。除此之外,還可通過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皮膚變色、出現發紺以及耐力下降等方式識別「沉默性缺氧」的發生。

趙鳴雁教授指出,老年新冠感染者居家康復過程中,應保證充足的營養供給,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牛奶、蛋、瘦肉等;鼻飼飲食的老人,在保證營養供給和沒有瀦留的前提下,可適當增加水的攝入量。臥床老人每2小時翻身、扣背一次,防止局部受壓過久發生壓瘡,幫助咳痰無力者促進痰液咳出。

徐旭楊松林 哈爾濱日報記者劉菊

來源: 哈爾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