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隨著新冠感染人數的增加,醫院就診人數也大幅增長,急診補液量相比平時增加了數倍。
在急診遇到不少老人,感染後食慾不佳,幾天都沒有好好吃飯、飲水,來醫院時已經出現了脫水症狀。對於這部分患者,如果不能及時補液,內環境紊亂惡化後很快就可能引起一系列併發症。這時給患者補液就很有必要了。
但是候診的隊伍中也有不少年輕人,看起來精神還不錯,也聲稱自己是來輸液的,這就沒必要了。且不說是否需要補液,即便需要,自己喝水就可以。從靜脈滴注進去了,既不安全,又增加痛苦和交叉感染的風險。很多人認為,靜脈給藥起效快、效果好,大部分都是沒有理論根據的。
還有一個問題是很多患者朋友沒有想到的,一些輸注的藥物如抗菌素,它需要一天用2-3次才能充分發揮它的藥效,這與藥物在體內的代謝方式有關。而如果在急診輸液,顯然不可能讓患者每隔8-12個小時就來醫院輸液一次。醫生往往會採取將多次的藥量一次輸完,或者僅僅間隔數個小時就把應該分兩次使用的藥物輸完的方法,這個不但不能充分發揮藥物的效果,而且由於短時間內大劑量用藥,還可能增加藥物的副作用風險。而如果是口服用藥就非常簡單了,每隔8-12個小時吃藥,這對患者來說更方便,藥效能充分發揮。
當新冠感染患者進展到「大白肺」時,此時輸液要慎之又慎。許多醫療專家都強調此時需要嚴格限制給患者補液,甚至使用利尿劑讓患者保持輕度脫水狀態,使肺臟保持「乾燥」。如果患者已經發展至新冠肺炎,還盲目的多喝水,甚至去門急診進行不必要的補液,有可能加重肺部病變。
本文由上海市松江區中心醫院急診危重病科主任醫師王學敏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邢鄭、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