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麻煩手動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帶給您舒適的閱讀體驗。
你相信人能養天上的雲朵嗎?
2022年8月,一條不到3分鐘的視頻《當你不得不養一隻寵物》在各大社交平台爆火,引得網友紛紛轉發,點讚收藏。
原來,視頻講的是一個叫小獅的男生,養了一朵毛茸茸、整天跟他跑來跑去的雲。
而這朵雲可不是簡單的氣球和棉花組成。
它依靠微型螺旋槳驅動,表層還裝有兩個熱成像傳感器。
有趣的是,這朵雲還可以進行太陽能充電。
只是,當博主小獅講述其背後的故事時,大家才知道,這朵雲其實和一隻小狗有關。
更加意外的是,為了做這件事,小獅辭掉了大廠IT工程師的工作。

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做出這個決定?
而他除了拍視頻,還有什麼別的驚喜給我們呢?
組建樂隊 歡樂時光
小獅的真名叫趙東曉。
1991年,他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里。
趙東曉從小就喜歡奇思妙想,常常有很多「鬼點子」,令父母哭笑不得。
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熱愛音樂的熱血青年,平時最喜歡打鼓。
好在父母對他的愛好也很支持。
除了音樂的陪伴,趙東曉還有條小狗叫辛巴。
而這只可愛的小狗一直陪著他走過整個青春。

在因學業而感到壓力時,他會撫摸辛巴;
在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孤獨時,他會和辛巴說話......
就這樣,在輕鬆的環境下長大的趙東曉是個懂事又快樂的孩子。
一晃趙東曉到了18歲,成功邁入北京交通大學的校園。
他也憧憬著愉快的大學生活。
不過很快趙東曉便發現,忙碌的課業壓力根本不是大人說的「到了大學就輕鬆了」。
何況,這時候他身邊又沒有辛巴的陪伴。
好在思維活躍的趙東曉想到了另一個解壓大法。
那便是,組建樂隊。

在當時,很多高校的年輕人都會成立各種類型的樂隊,以此抒發情感,完成以前沒有實現的夢想。
自然,和趙東曉有同樣愛好的人不在少數。
就這樣,他找到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
既然人組齊了,那麼這個樂隊叫什麼名字呢?
「就叫『沉迷樂隊』吧,沉迷音樂,無法自拔!」
趙東曉脫口而出的這個名字卻讓他們一拍即合。
緊接著,幾個年輕人興致勃勃地籌集起樂器和各種器材。
趙東曉因擅長打鼓,便擔任了隊內鼓手兼隊長。
從此,校園的角落裡便時常迴蕩著「沉迷樂隊」的演奏聲,引得眾人駐足欣賞。

當地每年還會舉辦「迷笛音樂節」比賽。
這個比賽很受人歡迎。
趙東曉和他的隊友也躍躍欲試。
為了比賽,他們加班加點地練習。
經過大家的努力和配合,「沉迷樂隊」一舉拿下了2013年「迷笛音樂節」的冠軍。
這下,趙東曉他們正式走入了眾人的視線,名氣攀升。
甚至在2015年,還有央視節目組來找他們拍攝紀錄片。
只可惜時光飛逝,青澀又充實的大學時光很快結束。
更現實的社會問題也隨之而來。
當時,同學們紛紛投遞簡歷,忙著找工作。
「沉迷樂隊」的隊員亦是如此。
自然,他們也再沒有更多精力來樂隊練習。
很快,「沉迷樂隊」就默默解散了。

那個時候,趙東曉也面臨著找工作的壓力。
不過好在,他玩音樂的時候也沒有荒廢學習。
憑藉著不錯的簡歷,其很快找到了一份在著名網際網路公司當客戶端工程師的工作。
要知道,這份工作月薪過萬,比他很多同學、朋友的工資都高。
也正因此,其親朋好友都以為,趙東曉可能就一直從事這份工作了。
然而,就在2021年,趙東曉卻做出了一個令眾人驚訝的決定。
大膽決定 裸辭回家
「爸媽,我辭職了。」
聽到兒子辭職的消息,而且還是裸辭,父母著實嚇了一跳。

不過,開明的父母並沒有生氣;
而是耐心問了一下兒子的想法。
原來,當年「沉迷樂隊」解散後,趙東曉的音樂之夢並沒有消散。
他依舊是那個追求夢想的熱血青年。
工作期間,趙東曉會趁午休時間摸出一根鼓槌,把凳子當鼓面玩一會兒。
面對音樂,他始終充滿熱情。
也正是因為這份熱情,讓趙東曉開始思考未來的人生。
每天花10多個小時、經常熬夜來做一些死板枯燥,自己不喜歡的事,到底值得嗎?
想到這兒,他才意識到,原來這個工作早已從根本上違反了他「躁起來」的人生準則。

如果工作不喜歡,就算薪資再高也沒有意義。
於是他才決定辭職,將自己的興趣發揚光大。
對於兒子的決定,父母雖然沒有完全理解,但還是持支持態度。
就這樣,趙東曉開始了居家拍視頻、組樂隊的生活。
只是和樂隊一樣,既然要創辦視頻帳號,那自然要起一個帳號名字。
而這時,趙東曉一下子就想到了一個名字:小獅。
帳號故事 懷念愛寵
小獅這個名字,其實是小時候的趙東曉對自己的稱呼。
在他的桌上,有一張珍藏已久的照片。
只見一位戴著眼鏡的小男孩抱著一隻小狗。
這是童年的小獅和辛巴。

趙東曉長大後,去北京讀書和工作。
而辛巴則留在家鄉,由其父母照料。
每逢回家,趙東曉都會第一時間擁抱辛巴。
而每當離家,趙東曉也會依依不捨地告別它。
一直到辛巴16歲時,其因病去世了。
趙東曉當時在北京忙工作不在老家。
當他得知這一噩耗時,難過了許久。
之後,他便不敢再養狗。
因為趙東曉覺得,要是自己養了新寵物,就像是背叛了老朋友辛巴一樣。
就這樣,趙東曉把自己的視頻帳號起名為小獅日記。
以此來懷念和辛巴在一起的童年時光。

起初,他本想給辛巴拍一期紀念視頻,還想拍更多創意且有趣的視頻。
可他之前並沒有系統學過拍攝和剪輯。
顯然,這件事從一開始便困難重重。
只不過,趙東曉是個有勇氣、不怕困難的人。
他決定從零開始學習拍攝和剪輯,計劃把視頻博主當作主業,樂隊作為業餘愛好發展。
學習完基本的拍攝和剪輯技巧後,趙東曉又立馬開始構思辛巴的紀念視頻。
然而,苦思冥想了幾天後,趙東曉還是沒有靈感。
這天他正苦惱著,突然,腦海中回憶起了之前看過的一個手工視頻。
這令他一下子茅塞頓開。

原來,當時視頻中有一個放在桌子上的雲彩小擺件。
趙東曉受此啟發,想用漂浮的雲來模擬辛巴跟他在一起的種種行為。
他覺得,人對動物的情感可能會因人而異。
一些人,特別是沒有養過寵物的人,不一定能感同身受其對辛巴的喜愛與思念。
但如果是講一個有趣的故事,應該更容易打動人。
如此一來,趙東曉沒有平鋪直敘地回憶往日和辛巴相處的點點滴滴;
而是突發奇想,用另一種方式記錄了這一切......
雲與小狗 新奇有趣
在趙東曉的視頻中,先是出現了一位心理諮詢師。
他建議使用寵物療法來治療那些因長期居家而患上「社交亢奮綜合症」的人。
這些人通常表現為見到久違的朋友後,兩眼放光、拼命和人說話。
可誰料,因為種種原因,對方暫時不被允許養狗。

那麼,對於「社交亢奮綜合症」的人該怎麼辦呢?
這時候,視頻中竟出現了一朵雲!
這朵雲不僅長得像小狗一樣,還會在家裡跟著他到處走。
更有意思的是,「小狗」平時要在樓下充電,沒電的時候會主動「上門」來找他。
而夜晚精力(電力)過於旺盛時,「小狗」還會被關在門外。
到了後半部分,趙東曉還設計了從養雲過渡到辛巴的故事。
彈幕也從「可愛」「好酷」變為「感動」「淚目」。

一直到視頻最後,辛巴的照片出現在這朵雲上。
而後,趙東曉就像放孔明燈一樣讓雲飛向空中,漸漸遠去......
視頻雖然只有3分鐘,但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梗。
在剪輯上,趙東曉還模仿了一些喜歡的電影導演,比如周星馳、北野武等人。
他從這些名人的作品中找到一些無厘頭情節的橋段。
只不過,即便準備再充分,等到發布視頻後,趙東曉心裡還是有點緊張。
畢竟他不是專業的視頻博主。
不過當趙東曉進入帳號後台時,發現裡面密密麻麻全是網友們要求量產和出教程的私信。
「太高科技了,你出多少錢,我願意買這個雲!」
「好浪漫,我要送給女朋友!」
「我想用它來求婚!」
......

此外,視頻輕鬆幽默的敘事方式,也讓網友們十分喜愛並相互轉發。
他一下子體驗到了拍視頻的快樂,付出都是值得的。
趙東曉的父母原本還擔心兒子會不會荒廢時間,見到兒子的成果,更是對此表示支持。
隨著大家對雲的關注,更多人開始好奇這朵雲背後的「真相」,爭相解謎。
趙東曉按捺不住了,他乾脆發了一個「打假」視頻,向大家介紹是如何養雲的。
原來,在趙東曉原本的視頻設計中,最後一幕會出現雲完整的樣子。
即,上方有4個大氣球吊著雲彩,只不過後期被P掉了。
他還記得,當初製作這樣一個雲玩具時,其實並不順利。
趙東曉先後做了四五朵雲,放飛時都失敗了,有的壞掉了,還有的掛到了樹上。

加上拍攝時,趙東曉不斷冒出新想法。
這意味著之前拍攝的內容也要被修改替換,甚至還要重新拍攝,增加新內容。
一次次的失敗,都讓趙東曉倍感失落。
他開始懷疑這樣做的意義何在。
不過,趙東曉是個樂觀向上的人。
他沒有放棄,而是一遍遍地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前前後後,總共花了他一禮拜時間才完成拍攝。

好在最後的成果令網友們很驚喜,趙東曉也很有成就感。
那麼,趙東曉的作品是怎樣令網友嘖嘖稱奇的呢?
取材生活 腦洞大開
自2021年11月至今,「小獅日記」才發布了8條視頻。
這樣算來,他平均製作一條視頻,需要長達一個月的時間。
與如今很多網紅相比,趙東曉顯然不是一個「高產」的視頻博主。
他從不粗製濫造,而是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有條不紊。
一個月的前兩周,趙東曉會一邊練鼓和運動,一邊構思視頻內容,從日常生活中汲取視頻素材和靈感。
後兩周,他會專注於視頻拍攝和剪輯。
加上修改,周期可能會更長。

趙東曉的視頻主題叫「沙雕小手工」,取材於他之前的工作和生活經歷。
例如鼓手、程式設計師等多種身份和技能,融入了很多音樂元素。
而且,他的視頻主要結構都是取材於生活。
其用情景化的方式拋出問題,然後展示自己的解決方案,以及解決之後的樣子。
例如,趙東曉發現很多人總抱怨廁所門不隔音、不遮光的煩惱。
看到這兒,他立刻腦洞大開。
而後,其用傳感器、喇叭、代碼、燈球等設備做了開發版的「搖滾馬桶」,用音樂來掩蓋上廁所的聲音。

除此以外,還有人吐槽熱水器燒水的時間太長,等待時間太無聊。
聽聞大家的煩惱,趙東曉便立馬付諸實踐。
他利用所學知識,在自家大門上裝了「籃球識別器」。
該小物件能讓趙東曉打完籃球回家後,自動開啟熱水器保溫鍵。
這時,等他再去廁所洗澡時,就剛好可以碰上熱水。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為防止大家洗澡無聊,加之聯想到當下許多年輕人洗澡喜歡聽歌。
他還在浴室設置了一個「KTV模式」。

每當視頻播放到這裡時,總是有彈幕開玩笑說:
「你家裝隔音設備了嗎?」
面對室內採光不好的問題,趙東曉利用在網上學到的物理知識,通過兩次鏡面反射將陽光引進來,在家就能享受日光浴和各種氛圍光。
這些無厘頭的做法,雖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但是為大家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趣味。
畢竟,想法和創意才是趙東曉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在他潛移默化影響下, 大家吐槽生活的同時,也更加熱愛生活。
肩負挑戰 傳達熱情
當然,趙東曉的視頻拍攝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多現實問題也需要考慮。
例如,經費問題。

趙東曉製作一期視頻所花費的物料成本大概在兩三千。
一開始,他用的是之前工作的存款。
這意味著,他需要勤儉節約,計算好成本和收益。
更多的挑戰,還是時間成本的問題。
因為有意思的創意需要一些靈光乍現,不一定隨時都能想到。
運動、吃飯、洗漱、散步......
都是他靈感迸發的時候,他會充分利用這些機會。
正是這份堅持和熱愛,讓他創作的視頻內容質量都很優秀。
一次,趙東曉起床開機後,手機「嗡嗡嗡」地震個不停。

他揉著眼睛,看到居然是無數條微信留言。
「東曉,小獅日記是你嗎?和你長得好像啊。」
「好多朋友都在轉你的視頻,你要出名啦!」
這些人有的是經常聯繫的熟人朋友,還有很多老同學,已經不怎麼聯繫了。
但是看到趙東曉的視頻後,紛紛聯繫他。
除了微信好友,趙東曉的聯繫人里還有了很多新人。
大量的人熱情地約趙東曉採訪、談商務合作。
甚至有一次,他一天內加了50個人的微信。

他每天都應接不暇,但依舊很禮貌、耐心地回應。
趙東曉不僅對創作十分認真,還是一個頭腦清醒的人。
其從來沒有被「一夜成名」沖昏頭腦。
一天,趙東曉正忙著剪輯視頻,突然手機發來了消息。
趙東曉一看,原來是之前想和他聊商務合作的工作人員。
對方表示對趙東曉的作品很感興趣,想問他有沒有進一步商業化的打算。
趙東曉冷靜思考了一會後回應對方:
「可以考慮變現,如果能將自己的創意融入到廣告裡更好。」

而趙東曉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他考慮到了自己的樂隊。
除了忙於經營「小獅日記」,趙東曉還要兼顧樂隊排練的事。
不過,因為樂隊的演奏重複性比較高,不太適合持續輸出。
如果他有一個關注度比較高的帳號的話,可以建立起個人IP,以後也可以給樂隊做宣傳。
可謂一舉兩得!
就這樣,趙東曉在拍視頻、練鼓、運動中找到了生活的意義;
並用一個個優良的作品表達著自己對浪漫和對生活的思考。
正如趙東曉曾說過的:
「科技的意義是提高生產力,讓你感到溫暖則是這個視頻的意義。」
後記
「我其實很相信《一代宗師》裡的那句話:『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就是你想做什麼就去追求它,往前走,這也是中國武術的精髓。」
這是趙東曉對年輕人工作就業的建議。
或許不是所有人都用勇氣和才智成為趙東曉這樣的人。
但請相信,當有一天,你放慢腳步,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終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參考文獻
青年報《因為養了一朵雲當寵物,前IT男火出了圈》
澎湃新聞《天上的雲朵也可以做寵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