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專家李德生。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成都12月28日電 (王利文 何蘆恆 安源)野化放歸是復壯和重建野生種群的重要手段,對受威脅和瀕臨滅絕物種具有重要意義。早在2001年,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大熊貓野化放歸工作。截至目前,中國圈養大熊貓已野化放歸11隻,生活在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野外小種群所在地。檢測發現,野化放歸大熊貓生存狀態良好。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在世界上數量最多、遺傳結構最合理、最具活力的圈養大熊貓種群的基礎上,將如何開展大熊貓野化放歸工作?大熊貓野化放歸應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放歸後的大熊貓該如何跟蹤監測?圍繞上述問題,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專家李德生接受了中新網專訪,對此進行解讀。

怎麼讓大熊貓具備野外生存能力?

李德生介紹,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通過系列保護舉措,野外大熊貓生存狀況越來越好,種群數量在30隻以內的種群約有18個。但同時,野外大熊貓種群棲息地存在破碎化較嚴重等狀況,需要更多的保護舉措。

「怎麼讓大熊貓具備野外生存能力?是大熊貓野化放歸最大的難點。」總結近年經驗,李德生發現有的大熊貓在離開飼養員的野外生存過程中,缺乏認識同伴和逃避天敵等能力。

大熊貓「淘淘」放歸。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供圖

為解決這一難題,近年來,野化放歸培訓方法發生了重要轉變。李德生介紹,中心用「母獸帶崽培訓」讓大熊貓「淘淘」從出生起就跟著媽媽學習生存技能,從小沒有人類的意識。在飼養員和科研人員與「淘淘」接觸時,也會身著帶有媽媽糞便等大熊貓氣味的偽裝服。通過科研人員對幼崽不同生長發育時期的評估,「母獸帶崽培訓」是卓有成效的。

需要到達什麼樣的條件才能野化放歸?

李德生指出,大熊貓對「生境」(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的選擇能力是重要指標之一。在野外,大熊貓需要熟悉「生境」的竹子擁有量,學會選擇「生境」採食,知道什麼時候該去什麼地方吃哪類竹子。也需要形成對周邊環境的判斷力,學會選擇適宜的地方休息,遇到危險怎麼能夠最快爬樹逃離等技能。

同時,寄生蟲評估也是一個重要指標。大熊貓在野外和圈養環境中寄生蟲感染差別很大。「在圈養環境中,我們會經常為大熊貓餵驅蟲藥,也會通過糞便檢測排蟲卵數量。但在野外,即便感染了也不能做驅蟲。」因此,放歸前寄生蟲評估也很重要,只有各方面專家都認為這隻大熊貓達到了放歸的條件,才會擇機選擇適宜的瀕危小種群,讓大熊貓在其中繼續生長直至能夠真正融入種群生活。

在野化放歸的大熊貓定期追蹤上,李德生介紹,中心能夠根據不同區域,實現GPS和北斗定位系統兩種模式雙定位,跟蹤大熊貓在野外的活動軌跡。「只要有衛星信號,我們就能夠追蹤大熊貓近幾天甚至更長時間的活動路線。」

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對野化放歸有哪些影響?

李德生表示,大熊貓國家公園通過建設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等措施,提供了更好的大熊貓放歸條件。更加全面和完善的評估和管理體系建設對大熊貓保護非常重要,有助於基層保護與社區良性互動,對大熊貓放歸工作、科研工作和科普教育都有良好促進作用。「大熊貓國家公園建成後,真正實現了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在保護中促發展,發展中促保護。」

李德生指出,下一步,中心計劃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新的野化培訓圈,分批次採取就地培訓,就地放歸,更好地開展野化培訓工作。「希望通過各方共同努力,讓更多大熊貓回到自然之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