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發揮作用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藥到」為什麼不能馬上「病除」呢?

很多患者在治療時祛病心切,希望用藥後能立即顯效,《紅樓夢》中就有生動的描寫:這裡晴雯吃了藥,仍不見病退,急得亂罵大夫,說:「只會騙人的錢,一劑好藥也不給人吃。」作者曹雪芹是粗通醫理的,所以才借著麝月的話來勸她:「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先得從藥物發揮作用的機制說起,藥物發揮作用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藥物到達患病部位;二是患病部位的藥物濃度必須保持足夠的量,但也不能超量,防止產生毒性反應。

我們知道大多數的藥物都是通過血液循環到達患病部位的,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稱之為血藥濃度,藥物必須達到足夠的血藥濃度,並分布到患病部位才能發揮藥效。

所以,藥物進入血液和到達患病部位的速度越快,起效就越迅速;藥物在作用部位的停留時間越長,作用就越持久。

藥物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就像我們吃飯,飯菜中的營養一部分被人體吸收轉化為能量,一部分排泄出體外,人就會感到肚子餓,提醒又該吃飯了,如此才能維持生命的需要。這樣一來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服藥必須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或遵醫囑,在一定時間範圍內按時按量的用藥,才能維持足夠的血藥濃度,從而起到「除病」的效果。

除去患者漏服、少服藥品的情況,不同藥物的起效時間是不一樣的,不同疾病所要經歷的病程也不一樣,比如,消除症狀的藥品起效較快,像止痛藥30分鐘左右即能起效,而針對病因的抗生素起效就比較慢。

所以,有些患者服用藥品一兩天沒發現有明顯的作用,就停藥或者隨意增減藥量,甚至反覆換藥,這樣不僅達不到效果還可能會延誤病程。

總的來說,有以下原因可以影響藥物起效的時間:

一、疾病的發展狀況

每種疾病都有固有的發展歷程,一些常見病不治就能自愈,如常見的普通感冒、非感染性腹瀉等,這些疾病好轉通常需要1周左右的時間。但也有一些疾病會隨著時間推移發展轉化,如感冒合併支氣管感染,腹瀉造成脫水電解質紊亂,病程和服藥的時間就需要延長。

二、患者的生理因素

同一藥品在不同人體發揮藥效的速度也會有差異。比如胃酸分泌減少、胃腸活動減弱、幽門狹窄的患者等可能會延長胃排空時間,導致固體製劑中藥物的吸收被延緩,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見效。藥物起效的快慢還與患者的敏感性有關,有的人可能起效快,效果更明顯,有的人可能要慢一些。

三、用藥方式

口服藥物起效慢於注射藥物。這是因為注射的藥物可迅速進入血液循環運送至全身各處,而口服的藥物還需要經過在胃腸道內的吸收過程才能進入血液循環。

當然,並不能根據這一點就簡單地認為注射藥物比口服藥物好。注射給藥需要醫護人員的幫助,使用不方便,不僅給患者造成疼痛,藥物瞬間到達體內產生的血藥濃度高峰還有可能造成毒副作用。

錯誤的用藥方式也可能影響藥物起效的時間。比如需要舌下含服的藥物:硝酸甘油舌下片等,應放於舌下唾液多的地方才能快速溶化經黏膜吸收起效,而放於舌頭表面是很難起效的。

又比如腸溶片劑、腸溶膠囊,若將藥片掰開,或者將膠囊內的藥物倒出包裹在饅頭中服用,藥品可能被酸性的胃液破壞,難以到達小腸中被吸收從而發揮療效,甚至還可能會產生對胃部的刺激性作用。

因此在用藥時,切不可因為才用了一兩次藥沒發現明顯效果,就隨意停藥、自行增減藥量。但用藥3天以上還完全不見效的,可諮詢醫生或藥師,再進行調整,發揮藥物應有的作用。

內容選自: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醫學科普與健康教育系列叢書:家庭用藥那些事兒》

(人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