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相信大家不是被感染成了「小陽人」居家自行治療,就是在即將變陽的路上憂心忡忡。看著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發燒、頭痛、身體乏力,身處「決賽圈」的「天選之子」們也不免開始擔憂。

眾所周知,「陽了」的標誌性表現就是體溫異常,只要超過一定溫度,管它是不是真的感染了新冠,按「陽了」的標準進行治療准不會錯。於是,近段時間體溫就成了大家判斷自己是否「陽了」的主要特徵。

說起量體溫,不知大家是否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我們從高燒狀態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時,判定體溫是否正常的標準,正在發生變化。過去人們普遍認為,37℃是個分水嶺,而現在卻會被當成發熱的基準線。

包括疫情三年我們出入各種場所測體溫,也會以37℃以下為健康線、正常線。為什麼人們的體溫不再是以37℃為標準了呢?這背後或許與人們的生活環境變化有直接關係。

一、研究指出,37℃不再是標準體溫

體溫是用於判斷人體健康的重要生命體徵。該數值的波動關係到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結蹄組織、甲狀腺等功能的正常運行,一旦超過或低於某一標準,則說明機體存在異常,是反映健康程度的直接標準。

在經歷了數百萬次的體溫測量之後,相關研究人員最終得出結論,37℃是人體正常體溫的平均值。於是該溫度便被作為一項重要的,用於評估健康生命體徵的數值出現,並常年應用於醫療領域。

然而近幾年,37℃這一標準體溫數值卻發生了變化。美國相關醫療團隊經過長期調查發現,人的體溫在不到200年的時間跨度內,下降了0.4℃,且男性體溫下降的速度,比女性更加明顯。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大家測量體溫的方式不同,體溫有溫差,測出來的數據不具有代表性。比如有些人習慣測量腋溫,有些人習慣測量口腔溫度,有些人習慣測腦門,還有些習慣測耳溫、肛溫等。

為了縮小不同測量方式之間的誤差,研究者針對不同方式對人體溫度展開了研究,結果顯示,人體溫度下降是具有普遍性的。比如口腔溫度,在20萬次測試中得出結果為36.6℃,足以證實體溫下降的結論。

二、體溫下降,主要與這些因素有關!

1. 能量消耗減少

當代人生活在一個充滿著現代文明產物的社會,生活中需要付出的體力勞動正在大幅減少。過去人們為了生存,需要農耕、放牧,在那個缺乏工具的時代,還需要藉助步行來完成物品的運輸工作。

體力勞動造成的消耗較大,人體就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來滿足消耗,而在消耗過程中,營養通過轉化就會產生熱量。換句話來說,過去人們對營養的需求較高,機體代謝率較高,機體產生的熱量也就越多。

但隨著時代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明顯改善,各種工具廣泛應用,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大家無需再為勞作消耗大量的體力,運動量大幅減少,代謝速率變慢,那麼機體產生的熱量就會減少。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人們的體溫不斷下降,與現代生活方式有著一定的關聯。生活水平提高,體力勞動減少,基礎代謝變慢,機體產熱就會下降,繼而體現在體溫的降低上。

2. 醫療物資豐富

體溫變化與機體狀態有著一定的關聯,當機體受到炎症影響時,機體狀態異常就會激發免疫系統開始工作。其中發熱,就是免疫系統對抗炎症的主要表現。

過去醫療資源稀缺,遇到一些疑難雜症根本不知道如何治療,也找不到對症的藥物。為了對抗各種疾病,人體首先能依賴的就是自身的免疫力。免疫機制持續發揮作用,人的體溫就會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變化。

現在則不同,我國醫療體系已經相對健全,針對不同病症也有了對症的治療藥物,包括一些流行病、傳染病,也有了疫苗這種預防方式。簡單來說,現在的人比起過去,更不容易生病了。

在健全的醫療體系保護下,人們不僅可以依靠自身免疫力來減輕疾病的影響,同時還能藉助藥物發揮作用,輔助對抗疾病。人的健康獲得了更多保障,便不那麼容易因為炎症而引起發熱現象。

相關疾病包括炎症的發生率有所下降,大家的體溫自然會保持在穩定水平,甚至呈現出逐漸走低的趨勢。所以從醫療環境的變化來看,人體溫度逐漸下降也是必然的。

3. 環境變化有限

人的體溫除了會隨著體力勞動、患病等因素發生波動,環境溫度變化有時候也會促使體溫發生變化。比如夏季相對炎熱,人體為了散熱,體溫就容易呈現出升高的趨勢。

然而現階段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致使環境溫度波動的範圍被大幅壓縮,繼而導致人體溫度變得更加穩定。人體對於環境溫度變化是可以進行自主調節的,夏季高溫,人體散熱,冬季低溫,人體則會保暖。

隨著機體的自我調節,人體溫度也會保持在一定區間範圍內,以滿足機體運作的基本需求。不過現階段人們生活環境中的保暖、降溫措施隨處可見,比如暖氣、空調等,隨時可以輔助調節環境溫度。

而環境溫度波動的範圍被逐步壓縮,機體對於溫度變化就會越發不敏感。體溫調節機制常年保持在穩定範圍內,感應不出高溫環境和低溫環境,人體溫度自然會趨於穩定,甚至呈現出逐漸走低的趨勢。

三、體溫是高點好還是低點好呢?

有研究指出,人的體溫與免疫力呈正相關,體溫每降低1℃,免疫力就會下降30%。特別是癌細胞的繁殖,在35.5℃的條件下,繁殖速度會大幅提升,反之如果體溫達到39.6℃,癌細胞則沒有了繁殖環境。

另外,臨床觀察發現,體溫較低者,出現心血管疾病、心理疾病的概率往往更高。且在低體溫狀態下,基礎代謝過低,免疫系統的工作效率會大幅降低,不容易發現細菌、病毒等異常物質。

由此可見,體溫偏低並不是好事,該現象會直接影響到機體運行,特別是對於免疫功能,會直接妨礙其工作,十分不利於健康。那麼體溫高一點是不是對健康更有好處呢?不一定。

大家都有過發燒的經歷,當體溫升高到一定程度時,人體的感受就會發生變化。比如有些人發燒會覺得頭痛、反胃、精神不振、肌肉酸痛等,其實就是體溫異常飆高帶來的副作用。

機體運作需要在正常的體溫範圍內,一旦超過正常區間,那麼高溫就會成為機體運作的負擔。當大量的營養物質、能量被高溫環境過度消耗,各種機體不適就會隨之而來。

因此,體溫過高、過低都不符合機體運作的需求,唯有保持在正常區間範圍內,機體才能穩定運行,免疫系統才會發揮作用(臨床上一般認為,腋下溫度36℃至37℃為正常體溫,若超過37.3℃則為低燒)。

四、體溫偏低怎麼辦?

生活中有些人,比如部分女性,秋冬季節體溫會呈現出比較低的水平。雖說也在36℃至37℃的正常範圍,但每次量體溫都會保持在低溫區間,比如36℃至36.3℃。

正如我們剛才提到的,體溫偏低對於免疫系統的運作會產生一定阻礙,免疫功能減退,人的健康程度就會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什麼部分女性秋冬季節體質較差、小病不斷的原因。如何改善體溫偏低的問題呢?

1. 注意保暖

受大眾審美等因素影響,生活中不少女性,特別是年輕女性會在秋冬季節忽視保暖。要知道,體寒很大程度上與長期保持錯誤的生活習慣有關,而忽視保暖,恰恰是導致體寒的一大元兇。

長期忽視保暖,會導致機體運行速度變慢,熱量傳遞不充分,人就會覺得冷。有些女性秋冬季節手腳冰涼,就是因為體寒導致的,通過合理的保暖手段將寒冷被拒之門外,體溫才會保持在正常水平。

2. 適當鍛鍊

機體循環速度慢,會影響到熱量傳遞,換句話來說,人越不愛動,越容易覺得冷,體溫水平也會越低。建議體溫偏低者平時加強鍛鍊,這樣既可以提高免疫力,又能通過運動獲得溫暖,調節體溫偏低的問題。

3. 穩定作息

生活作息不規律,某種程度上也會影響到人體溫度變化。如果一個人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生活節奏被打破,那麼其機體運作規律就會越發混亂,睡眠時間不足,最終則會體現在體溫的現異常波動上。

建議大家保持穩定的作息,特別是秋冬季節,睡眠時間一定要充足。這麼做即可以滿足保暖需求,又能給予身體合理的休息,身體在休息過程中得到恢復,體溫也會保持在正常範圍之內。

4. 拒絕貪涼

體寒之症可通過內部影響也可通過外部影響,而貪涼其實就是雙向性影響最直接的一種方式。生活中有些人喜歡吃生冷食物,夏季喜歡吹空調,這些都會妨礙到機體的正常運行,繼而引發體溫的異常波動。

為了避免體寒造成體溫偏低,建議少吃生冷食物,夏季少吹空調。機體受到的寒涼刺激變少,體溫調節機制恢復敏感,人體溫度就會保持在正常區間範圍內,體寒的問題也會獲得改善。

5. 輔助外調

有些人表示,現在生活節奏太快、太緊張,沒有時間通過運動調理自己的身體,那麼對於這類人群,輔助性質的外調就顯得格外重要。針對體溫偏低,平時空閒時間又有限的人群,可以嘗試睡前多泡泡腳。

泡腳不僅可以放鬆身心,還能通過熱水刺激足底多個反射區,促進體內循環,同時加快熱量傳遞。每天泡腳半小時,即可實現從外到內的調理,長期堅持方可改善體寒之症,體溫偏低的問題也會獲得改善。

總結:

人體溫度標準正在逐漸下降,是社會環境改變的結果。隨著生活條件變好、醫療資源更加豐富,人體溫度小幅走低必將成為趨勢。不過,站在健康角度,我們仍不能忽視溫度異常波動的意義。

各位朋友,你的體溫是多少?你覺得體溫是高點好還是低點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