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是在體檢中報告經常會看到的兩個專業名詞,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代表著什麼,也不能很好地區分這兩者的差別。事實上,這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不僅有著本質的區別,而且兩者都需要積極就診。

心率失常和心律失常的區別

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存在一定的區別,心律失常指的是心搏起源位置、心率和節律以及衝動傳導等任一項異常,屬於常見的心血管症狀,包含範圍較廣;心率失常主要指心率一項的異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症狀都是多種多樣的,且與病情輕重不一定存在直接關聯。

臨床上,按心率失常發作時心率的快慢分為快速性和緩慢性心率失常兩大類,前者見於過早搏動、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和心室顫動等;後者以竇性緩慢性心率失常和各種傳導阻滯為常見。若心率快於100次/分,稱為心動過速,常見於運動、興奮、疼痛、發熱、甲亢、急性出血以及應用阿托品、腎上腺素等藥物之後。若心率低於60次/分,則稱為心動過緩,常見於運動員、老人、低溫麻醉、梗阻性黃疸、顱內壓增高、甲減、洋地黃過量及應用β-受體阻滯劑等。

心律失常是由於竇房結激動異常或激動產生於竇房結以外,激動的傳導緩慢、阻滯或經異常通道傳導,即心臟活動的起源和(或)傳導障礙導致心臟搏動的頻率和(或)節律異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組疾病,它可單獨發病,亦可與其他心血管病伴發。其預後與心律失常的病因、誘因、演變趨勢、是否導致嚴重血流動力障礙有關,可突然發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續累及心臟而致其衰竭。

正確處理心率失常和心律失常

不管是心率失常還是心律失常,患者都要積極就診並進行詳細檢查。心律失常的治療要在檢查明確的基礎上進行,積極控制原發病,正確運用藥物、射頻消融、起搏器手術、外科手術等治療手段,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1)保持穩定的情緒,減少誘發因素。部分病人確診後高度緊張、焦慮、憂鬱,嚴重關注,頻頻求醫,過度用藥控制心律失常,結果適得其反誘發加重症狀。患者應當精神放鬆,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過喜、過悲。

(2)日常做好自我監測。平時心律失常不易被捕獲,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狀,若患者能及時發現採取措施,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律失常。

(3)合理用藥。心律失常治療強調用藥個體化,部分病人往往盲目接受病友的建議而自行換藥、改量,這樣做是危險的。有些抗心律失常藥不合理使用能導致更嚴重的心律失常,病人必須嚴格按醫生要求服藥,並注意觀察用藥後的反應。另外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安全性較高的中成藥,例如參松養心膠囊,可雙向調節心律,對於快速性、緩慢性心律失常都可以起到調節作用,同時對於情緒因素引起的心律失常或各種複雜性心律失常都能起到很好的心律調節作用,長期運用可以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4)定期檢查身體。定期複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藥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藥後應定期複診及觀察用藥效果和調整用藥劑量。

(5)生活要規律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保證睡眠。運動要適量,量力而行,不勉強運動或運動過量,不做劇烈及競賽性活動。飲食有節,按時排便,保持大便通暢;不飲濃茶不吸菸,起居有度,情緒穩定。保障充足的睡眠,也可改善心律失常。

溫馨提醒:本文僅作科普,用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