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處處透著冰冷,原以為膽囊結石也會如蕭瑟的秋冬季節一樣,透露出沉穩、寂靜。

但很多患者卻明顯感覺到,體內的膽囊結石似乎總是「蠢蠢欲動」,甚至是明目張胆的三兩天便發作一回。

為此,我們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膽囊結石在秋冬季節更容易發作的相關知識。

為何秋冬季節膽囊結石發作更頻繁

「大多數的膽囊結石是沒有症狀的,但是如果因結石刺激導致不同程度的膽囊炎、以及結石導致膽道梗阻,或者飲食等方面原因刺激膽囊,的確可能使結石頻繁發作。而且對於有過症狀的患者來說,可能明顯感覺到秋冬季節膽囊結石發作更頻繁,原因可能和以下幾點有關。」四川結石病醫院何明剛主任介紹道。

①飲食規律被打亂

冬天來臨,很多人的飲食規律都發生變化。例如經常睡懶覺,即便是工作日也為了賴床多睡幾分鐘,導致沒時間便不吃早餐;或者是隔三差五與人聚會,晚餐時間並不固定,因此而導致飲食規律被打亂。

此時膽囊的有序工作也出現紊亂,濃縮、儲存、排泄膽汁的工作隨之受影響,致使膽囊結石更易發作,出現腹痛、腹脹等情況。

②飲食結構發生變化

不少人習慣屯膘過冬,一到冬天就喜歡補養身體,覺得吃的好了身體素質也會好,這樣便能抵禦冬天的嚴寒、減少生病,於是各種牛羊肉火鍋、雞鴨魚煲湯經常出現在餐桌上。

殊不知各種火鍋以及湯類,屬於高油脂、高膽固醇食物,這類食物進食相對增多,會需要更多的膽汁去幫助消化,刺激膽囊收縮,這無疑增加了膽囊的工作負擔,導致膽囊不堪重負,結石更容易發作出現腹痛

③生活習慣及規律發生變化

一到冬天不少人的生活習慣也悄然發生變化,晚上呆在溫暖的被窩、一直刷手機看電視不願睡去;或早上不起,爭取一切時間多睡幾分鐘。此外天冷時身體鍛鍊變少,身體抵抗力也隨之變差。

須知膽囊結石會反覆刺激膽囊壁導致不同程度的膽囊炎,在膽囊工作紊亂、以及身體抵抗力較低的時候,都容易導致結石+炎症一併發作,反覆出現腹痛腹脹,甚至噁心反胃等症狀。

控制日常飲食能減少膽囊結石發作

在發現飲食不當或可導致膽囊結石發作更為頻繁後,不少患者開始反思:「那我平時多注意下飲食、讓結石別發作不就可以了?」

對於這種想法,何明剛主任介紹:「日常控制飲食,的確可以減少飲食方面對膽囊結石刺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膽囊結石發作,可注意以下幾點飲食習慣。」

①少吃高油、高脂、高膽固醇食物

如肥肉、豬油、油煎油炸食品;動物內臟如心、肝、腦、腸;以及各種蛋黃。

幾類食物會引起膽囊收縮,導致疼痛。同時還會使血脂增高,導致膽汁中的膽固醇增多,進而加重膽結石。

②忌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會促使膽汁大量分泌,而膽囊強烈的收縮又會引起膽囊發炎、局部絞痛等。

③忌辛辣刺激調味品或菸酒咖啡

如辣椒、辣椒油、五香粉、胡椒麵等,否則易導致結石急性發作。

④忌攝入過量蛋白質

大量進食的蛋白質,超過身體所需要的量之後,會在體內轉化成能量燃燒掉,同時增加肝腎負擔。

飲食可控 結石不可控 儘早處理是關鍵

「但需要注意的是,仍有部分患者控制飲食後,結石反覆發作。可見,飲食習慣及飲食結構可以多注意、多控制,但是膽囊結石病情很難因此而受控制。」何明剛主任指出。

結石在膽囊內多呆一天,便會對膽囊多一分刺激,導致不同程度的膽囊炎。這種膽囊炎症的反覆刺激,會導致膽囊壁逐漸產生炎症增生、纖維化,逐漸萎縮,最終使膽囊失去功能。

此外,膽囊結石可以隨著身體的活動、以及膽汁的排泄而在膽囊中移動。因此,膽囊結石有隨時嵌頓在膽囊頸部,導致膽道梗阻的可能性,一旦出現膽道梗阻,不僅會出現較為劇烈的膽絞痛,而且會使膽囊功能受損丟失。

因此,儘早科學的處理膽囊結石,比控制飲食更為關鍵。據何明剛主任介紹:「目前由於藥物治療的局限性較大,臨床上多採用外科手術來處理膽囊結石。可以根據患者的膽囊功能情況,酌情選擇切膽、或保膽取石治療。」

例如,在膽囊因結石刺激已出現萎縮性膽囊炎、或膽囊壞疽、膽囊化膿等情況時,膽囊功能已嚴重受損,不符合保膽取石指征,可行微創外科手術切除膽囊。

而膽囊大小、膽囊壁情況以及詳細的膽囊功能狀況經過仔細評估後,膽囊功能良好且符合保膽取石指征時,則可行三鏡聯合微創保膽取石術,或者更為微創、恢復更快的【經臍隱瘢痕保膽取石術】,即可成功取淨結石、並保留有有功能的健康膽囊。

因此,日常的生活飲食控制,對膽囊結石患者來說至關重要,可三餐規律、飲食均衡,減少對膽囊的刺激,儘量避免對膽囊結石的刺激,減少膽囊結石的發作。

除此之外,四川結石病醫院專家指出,更重要的是要:及時科學的處理膽囊結石!因為,越早治療,才能更早的擺脫膽囊結石的困擾,並且能更大限度的保護膽囊功能,保膽取石的成功機率才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