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陽氣,生理學名詞。就功能與形態來說,陽氣指功能;就臟腑機能來說,指六腑之氣;就營衛之氣來說,指衛氣;就運動的方向和性質來說,則行於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強的、輕清的為陽氣。

2、來源

陽氣來源有二:一為先天性的,來自於父親和母親,二為後天性,主要從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氣轉化而來。而人的正常機體運轉、工作、運動、性生活、情緒波動、適應氣溫變化、修復創傷等各項活動都是需要消耗陽氣的。

陽氣是人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是人體生殖、生長、發育、衰老和死亡的決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陽氣支持,所謂「得陽者生,失陽者亡」。「陽氣」越充足,人體越強壯。陽氣不足,人就會生病。陽氣完全耗盡,人就會死亡。它具有溫養全身組織、維護臟腑功能的作用。陽氣虛就會出現生理活動減弱和衰退,導致身體禦寒能力下降。《內經·靈樞》上稱:「人到四十,陽氣不足。損與日至。」意思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陽氣會逐漸虧耗。

保陽氣,益陰精。保養陽氣和補益陰精,這是中醫養生康復學的一條重要原則。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所以,「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養生必須養陽。但善養生者,又必須保其精。因為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

3、功能

溫氣功能

陽氣對與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首先表現在他溫養作用。陽氣就跟太陽一樣,太陽出來暖洋洋,人有陽氣也才能身體暖暖活活的,這種溫煦的功能,才我們人群中可以看出來,有些人就怕冷的很,有些甚至在夏天最熱的時候都還覺得身上冷,我們通常就會說這種人「底火不夠」「陽氣不足了」;相反,有些人就不怕冷,別個都穿兩三件衣服了,他還只穿個單衣,這種人我們說他「陽氣旺」,陽氣旺當然是好事,但有可能有些人要就問,陽氣旺的的人冬天倒是好過,夏天熱了不就惱火了?其實冬天好過、夏天不好過,雖然是陽氣旺但不是陽氣旺就功能好,這涉及陽氣的另外一個功能,過會我們會提到。

陽氣可以溫煦人體,還能溫養人體,看看自然界,春天,日照充足,氣候溫熱,動物植物就活動能力強、生長迅速,但到了秋冬,天寒地凍,萬事萬物也就蕭條萎靡,植物就枯枝敗葉,動物就潛伏冬眠。人也是一樣,《內經》將陽氣這種溫養功能高度地概括為「若天與日」「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人要有了充沛的陽氣才能夠精神飽滿、充滿活力、身手敏捷、身體強壯。相應的如果成天精神萎靡、說話走路都費力。

氣化推動功能

陽氣溫養人體,這個養的作用到底通過什麼方式實現的呢?這就涉及陽氣對人體另外兩個重要的作用,即中醫所說的「氣化」和「推動」作用,陽氣的氣化作用,就簡單的說就是陽氣有使物質發生變化的功能,在自然界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在太陽光熱的作用下,地上的水就被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聚在一起,形成雲,最後又可以變成雨下下來。在我們人體,陽氣的氣化作用與之類似,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新陳代謝,人體新陳代謝靠陽氣氣化作用來維持,吃進去的東西、吸進去的氣,在氣化作用下變成可吸收利用的物質進入人體,在人體內又在氣化作用下合成人體有用的物質充養人體,同時分化出無用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離開了陽氣的氣化作用,人的新陳代謝就不能進行,人也就只有等死了。大家都曉得,我們人是由很多組織器官構成的,我們能活著是靠這些組織器官發揮著正常的生理功能。那組織器官的功能又是靠什麼來實現的呢?靠的則是陽氣的推動作用。陽氣這種推動作用,可以從自然界的潮汐形象理解,其根本原動力來源於日月。

衛外固密功能

除了以上的作用外,陽氣還有「衛外」和「固密」的作用,中醫很多概念很抽象,但又很容易從自然現象中形象的領會理解。我們中醫說人的陽氣「若天與日」,我們古人沒有望遠鏡,肉眼能看到的天其實不超過大氣層,大氣層對我們地球生命的重要作用可就了不得囉。一方面,有了大氣層,外來的有害物質才不能夠順利的到達地球,例如紫外線在大氣層就被吸收了大部分,要是沒有這層大氣,光是紫外線就能導致地球生命滅絕,這種作用就是「衛外」;另一方面大氣層保護地球內部有用的物質不能隨便流散,最典型的就是氧氣、水分、熱量,這種作用就是「固密」。

把人看成地球的話,陽氣對人體也就像大氣層發揮著同樣的作用。就熱而言,這種衛外和固密的作用就像保溫杯、恆溫器一樣,維持內部的穩定。我們很多人都經歷過冰櫃冰箱還不普及的年代,那時候無論賣冰糕熱食,都用一個箱子把東西裝起,然後用棉絮包蓋起來,冬天熱食不易冷、夏天冰糕不容易化。這層棉絮發揮的作用也就是陽氣衛外固密的作用。所以前面提到冬天好過、夏天不好過,雖然是陽氣旺但不是陽氣旺而且功能好,這個功能也就是衛外固密的功能,真正陽氣旺而且衛外固密功能好的人,那是冬不怕冷夏不怕熱的。

4、散寒

具有溫補陽氣、祛散寒邪作用的方藥,治療寒凝陽虛證、陽虛內寒證的治法。《傷寒雜病論》中的傷寒學說較之《內經》、《難經》有了長足進展。由於傷寒熱病的猖厥流行,這使當時的醫家必須重視該病的研究。甘肅武威出土的漢代醫簡也記載有傷寒的病名及症狀。當時大都從外感風寒立論,治療多行溫法。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診籍」就明確提出「為之液湯,火齊,逐熱。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可見此時中醫臨床確已使用湯藥來治療傷寒熱病了,當時醫家的探索與經驗積累為張仲景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在漢代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飲食居住條件簡陋,西北地區又氣候寒冷多變,晝夜溫差很大,人們極易感寒而發病,出現相應的一系列症狀。加之當時戰爭不斷,社會動盪不安,人們背井離鄉,顛沛流離,居無定處,食無定時,抵抗防禦能力降低。也是導致傷寒發病頻繁的外在因素,使傷寒在當時嚴重流行,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危害性。

外治療法的產生和發展,不僅與疾病發生的特點有關,還與患者所處的自然環境、氣候特點、居所條件和生活習俗等有著密切的聯繫。甘肅武威地區平均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上,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長、夏季短,冬季風寒冰裂,氣候寒冷,武威漢代醫簡所記載白羊屎熱熏療法是典型的溫陽散寒外治療法。

除了治療寒性疾病,熱熏療法還被少數民族應用於急救,《漢書•蘇武傳》曰「武引佩刀白刺,衛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媼(ao)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這段史料中,衛律正是使用了熱熏療法,起到活血化瘀、提升體溫的作用,同時結合「蹈其背」,利用對人體的外來壓力使惡血排出體外,能起到防治血管空氣栓塞的作用。

在兩漢時期,此處為匈奴與漢朝軍隊戰爭的前沿,遊牧業非常發達,人隨水草遊牧,常處野外,居處潮濕陰冷,且主要以肉食和奶製品作為日常飲食,因此綜合氣候和飲食原因,該地區人群易患各種寒性疾病。

《素問•異法方宜論篇》曰:「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以灸焫(rui),故灸炳亦從北方來」,焫有點燃,焚燒之意,由此可見,古人很早就對西北地區疾病特點和治療方法有明確的闡述,熱熏療法正是其中之一。

威醫簡方劑中單味藥使用次數較多者依次為附子(13次)、桂(8次)、蜀椒(8次)、姜(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