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隨著飲食營養知識的不斷普及,老百姓對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問題的關注度大幅提高,但有一類食品安全問題卻經常被大家忽視,那就是食物中毒。其實,食物中毒的危險程度一點都不小,它給人體帶來的危害遠不止拉肚子那麼簡單,還可能引發脫水、休克而危及生命。那麼,哪些食物中毒可以在家裡自行處理,而又有哪些情況一定要去醫院呢?

食物中毒的表現有哪些?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後出現的急性、亞急性食源性疾病,也就是說食用了不利於人體健康的物質而導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食物中毒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的,變質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傳染源,不潔手、餐具和帶菌蒼蠅等是主要傳播途徑。

導致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因此症狀各異,主要表現為上吐、下瀉、腹痛為主的急性胃腸炎症狀,嚴重者可因脫水、休克、循環衰竭而危及生命。

食物中毒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發生時間快速且比較集中,一般由幾分鐘到幾小時不等,爆發突然,來勢兇猛,很快形成高峰,呈爆發流行。

患者多以急性胃腸道症狀為主,包括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往往伴有發熱。

發病與食用某種食物有關,患者及家屬在近期同一段時間內都食用過同一種「有毒食物」,停止食用該種食物後很快不再發病。

食物中毒絕大多數發生在 7 ~ 9 月。同時,食物中毒有明顯的季節性,夏秋季多發生細菌性和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發生肉毒中毒和亞硝酸鹽中毒等。

發生食物中毒了應該怎麼辦?

關鍵詞:催吐—導瀉—解毒。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應冷靜地分析發病的原因,千萬不能驚慌失措,應送往醫院進行積極救治。針對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服用的時間長短,現場可及時採取如下應急措施:

1. 催吐

如果服用時間在 1~2 小時內,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 20g 加開水 200ml 溶化,冷卻後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幾次,迅速促進嘔吐。

也可用鮮生薑 100g 搗碎取汁用 200ml 溫水沖服。還可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咽喉,引發嘔吐。

這些方法無效時,應去醫院進行藥物催吐,醫院常用的主要催吐藥物有:

① 阿朴嗎啡 - 中樞性催吐藥:阿朴嗎啡直接刺激延腦催吐化學感受區,使嘔吐中樞興奮,從而產生催吐作用。

② 硫酸鋅 - 反射性催吐藥:該類藥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作用於嘔吐中樞而進行催吐。

2. 導瀉

如果患者服用食物時間較長,一般已超過 2~3 小時,而且精神較好,則可服用一些瀉藥,促使中毒食物儘快排出體外。

常見的瀉藥如下:

① 硫酸鎂、硫酸鈉:一般空腹應用,並大量飲水,2 ~ 8 小時即發生瀉下作用,排出液體性糞便。因導瀉作用劇烈,主要用於排出腸內毒物及服用某些驅腸蟲藥後需快速清潔腸道的患者。

② 乳果糖:一次 10ml,一日 3 次。該藥在小腸內不被消化吸收,可用於導瀉。該藥進入結腸後被細菌代謝成乳酸等,可進一步提高腸內滲透壓,也有輕瀉作用。

③ 液體石蠟:為礦物油,不被腸道消化吸收,產生滑潤腸壁和軟化糞便的作用,使糞便易於排出。

④ 開塞露:一次 1 支,藥物擠壓入直腸後,用清潔棉球按住肛門 1~2 分鐘,由於該藥的高滲壓刺激腸壁引起排便反應,並有局部潤滑作用,一般 5~15 分鐘可以排便。對體質較好者,也可採用番瀉葉 15g 一次煎服,或用開水沖服,也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在使用上述導瀉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可自行長期、連續服用各種瀉藥。

合理安排服藥時間:應該在睡前使用,第二天早餐後即可排便,符合生理規律。

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類型的瀉藥。如食物中毒後排出可選擇硫酸鎂、硫酸鈉等鹽類瀉藥。

對於老年人、孕婦或月經期婦女不能使用作用強烈的瀉藥。

3. 解毒

除了上面說到的催吐和導瀉等處理方法外,針對特定食物中毒還有一些簡單有效的解毒方法。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 100ml 加水 200ml,稀釋後一次服下,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飲料或防腐劑,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飲料灌服。

防止食物中毒,

烹飪食物要注意哪些問題?

按照食品的保存特點及要求進行儲存,冷藏食品應保質、保鮮,動物食品食用前應徹底加熱煮透,隔餐剩菜食用前也應充分加熱。

生、熟食品應分開放置。

烹調時要生熟分開,切過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來切熟食,避免交叉污染。

醃製品及罐頭食品,食用前應煮沸6~10分鐘,充分殺菌。

防止食物中毒,哪些食物不要吃?

不吃變質、腐爛的食品。

不吃被有害化學物質或放射性物質污染的食品。

不生吃海鮮、河鮮、肉類等。

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不吃毒蘑菇、河豚、生的四季豆、發芽土豆、霉變甘蔗等。

(人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