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明,尤其是中醫的文化發展更是可以追溯到堯舜時期。「中」自有中庸之意,「醫」自有健康之詞,二者自原始時期誕生之後,伴隨著春秋時期戰國的醫學理論而正式成型,被歷代醫家總結而後發展。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將人體的三元分為「精、氣、神」三個方面,由先天元氣和後天宗氣相互結合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運行,而後形成自身的後天之氣。

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病變、經絡堵塞、氣血津液的失調而引起的人體機能失調。舌診也是中醫醫書當中的一部分,例如,舌頭有紫色斑點,則是因為氣血淤堵而形成的淤點

【組成】法半夏9g,雲茯苓12g,橘紅4.5g,枳殼4.5g,甘草4.5g,竹茹9g,黨參15g,丹參12g。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或3次溫服。

【功效主治】補氣,化痰,通瘀。主治氣虛、痰瘀痹阻型冠心病,症見胸悶、心痛、心悸、氣短、肢麻、眩暈、舌苔膩或舌有瘀點瘀斑、脈細澀或促、結、代。

【方解】方中用黨參補氣扶正,丹參活血通瘀,溫膽湯除痰利氣、條達氣機。

【加減】如心痛明顯,可合失笑散或三七粉沖服;如脾氣虛弱合四君湯;兼陰虛不足者合生脈散;兼高血壓加草決明、珍珠母;兼高脂血症加山楂、制何首烏、麥芽;兼腎虛者加淫羊藿;兼血虛者加黃精、桑寄生。

具體用量需要辨證,一人一方,我是國醫堂黃主任,有相關問題都可以諮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