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像水泵一樣不停地泵出和吸回血液,血液也在不停地衝擊血管壁,產生血壓。血壓升高,可能給心、腦、腎帶來危害。高血壓的防治重在關口前移,對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和干預,能夠減緩疾病的進展。

《健康咸寧》邀請湖北科技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閔旻,聊聊高血壓防治知識。

01 如何早期識別高血壓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了高血壓的危害,接下來我們就會思考一個問題:既然高血壓會對人體造成這麼大的傷害,那我們如何做到高血壓病早發現,早治療?

家裡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高血壓的病史的人或是A型性格的人血壓容易升高。什麼是A型性格呢?脾氣比較急躁,性格比較急躁而且比較固執,容易動不動就發脾氣,這種人容易引起交感神經的亢奮,所以會讓血壓容易升高。對於這一部分人,建議定期測量血壓,這樣可以及時的發現高血壓。

還有就是年齡超過50歲的人,也需要定期做一個血壓的監測。因為50歲以上人,高血壓的發病率是相對增高的。這部分人可以通過正常的體檢測量血壓,及早的發現是否患有高血壓。

對於普通人,特別是工作壓力比較大,或者日常生活經常熬夜、體型肥胖運動量少的人群,我們也建議可以定期的在社區或者門診測量血壓。

02 高血壓的診斷

有不少患者在就診的時候很疑惑,為什麼有的醫生量了血壓以後告知我是高血壓,有時候去測量血壓又被告知是正常血壓。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聊的一個話題,高血壓如何診斷:要求在規範的測量條件下,至少3次在非同日測量血壓達到高血壓標準。

那高血壓的標準是多少呢?今年11月13日發布了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師協會等機構共同制定的《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按照新《指南》,中國成人高血壓診斷標準由≥140/90mmHg下調至≥130/80mmHg。專家稱,按新的診斷標準估算,中國高血壓患者數量將由2.45億增至近5億,1/3國人都將成為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診斷標準下調的原因,新《指南》發起人及首席專家、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蔡軍向媒體透露,已有大量的隊列研究、隨訪觀察研究等循證醫學證據證明血壓升高是導致心血管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將血壓控制得再低一些,能夠帶來明確的心血管獲益。

專家指出,針對130-139mmHg/80-89mmHg人群開展生活方式干預以及非藥物治療無效時啟動降壓藥物治療,是減少高血壓不良後果的重要窗口期,這也是中國高血壓診斷標準調整的主要原因。

有的聽眾可能就擔心了,自己的血壓正好收縮壓在130-139mmHg,舒張壓在80-89mmHg這個範圍,是否需要去醫院就診,服用降壓藥物呢?這種情況要根據高血壓的危險分層來決定是否需要立即啟動藥物治療。

專家指出高血壓患者心血管危險分層劃分為高危和非高危(GPS)。

高危患者

(1)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者;

(2)130~139 mmHg和/或舒張壓80~89 mmHg伴臨床合併症、靶器官損害或≥3個心血管危險因素者。

心血管的危險因素:男性大於55歲、女性大於65歲吸菸,糖耐量異常,空腹血糖受損,血脂異常,有早發的心血管病家族史,有腹型肥胖,有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

靶器官損害包括左心室肥厚、頸動脈超聲提示有頸動脈斑塊形成,有血肌酐的輕度升高和尿微量蛋白增加。

臨床合併症:有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腎臟疾病、周圍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

非高危患者

收縮壓130~139 mmHg和/或舒張壓80~89 mmHg且未達到上述高危標準者。

如下3種情況需立即啟動降壓藥物治療

①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推薦立即啟動降壓藥物治療(1B);

②收縮壓130~139 mmHg和/或舒張壓80~89 mmHg伴臨床合併症,推薦啟動降壓藥物治療(1B);

③收縮壓130~139 mmHg和/或舒張壓80~89 mmHg伴靶器官損害(GPS)或>3個心血管危險因素,可以啟動降壓藥物治療(2C)。

非高危患者,即收縮壓130~139 mmHg和/或舒張壓80~89 mmHg的患者,伴0~2個心血管危險因素,可進行3~6個月的生活方式干預,若收縮壓仍≥130 mmHg和/或舒張壓≥80 mmHg,可考慮啟動降壓藥物治療。

從上面專家的建議來看,新增的2億多患者不一定全都要接受藥物治療,高血壓更多是一種生活方式病,主要治療方式有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即服用降壓藥,將血壓調控至正常值;非藥物治療指生活方式干預。

在生活方式干預方面,包括飲食干預、運動干預、減壓干預、減重干預、戒菸限酒和綜合生活方式干預。

飲食控制是一個重要干預方向,專家指出用低鈉鹽替代普通食鹽。除了低鹽飲食外,高血壓患者還要忌口,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高熱量食物以及飽和脂肪酸含量極高的肉類,如牛、豬、羊肉、五花肉等。

此外,控制好體重(身體質量指數<24kg/m²)。如何計算體重指數呢?計算公式為體重(KG)/身高的平方(m²)。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規律的運動(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騎車、游泳等,體力活動時間>30分/天,5-7次/周)。有氧運動作為有高血壓者的一線身體活動方式,可幫助平均收縮壓降低4.9~12.0 mmHg,舒張壓降低3.4~5.8 mmHg。

03 高血壓的測量和管理

也許有的網友聽完以後覺得正好符合以上高血壓高危人群,想趕緊回家測測血壓,看看達到高血壓標準沒有,這就談到另外一個話題,如何選擇合適的時機測量血壓以及如何規範的測量血壓。

專家建議測量血壓前30分鐘避免劇烈運動、飲酒、喝含咖啡因的飲料以及吸菸;在每次測量之前,排空膀胱,安靜休息3~5分鐘,測量時坐在帶有靠背的椅子上,雙足平放於地面,兩腿勿交叉。上臂平放於桌面,血壓計袖帶中心保持同心臟水平。

每天早、晚各測量1次血壓;每次測量至少連續獲取2次血壓讀數,每次讀數間隔1~2分鐘,取2次讀數的平均值,若第1、2次血壓讀數的差值>10 mmHg,則建議測量第3次,取後2次讀數平均值。

04 高血壓認識誤區

1.高血壓病人特別糾結的問題,比方高血壓吃藥,有的人依從性差,覺得今天血壓120/80mmHg,可以不用藥,再吃會降的更低。臨床會出現血壓忽高忽低,波動較大,因為不監測血壓,所以不注意這個問題,有一天突然住院,然後發生腦梗,造成血管的問題;

2.覺得血壓太高,吃了一片,一量血壓還挺高,再吃一片,兩片不行再加一個,吃三片藥,血壓突然降得很低,比方從180mmHg的血壓,突然降到130mmHg。雖然130mmHg算正常範圍的血壓,可是病人因為血管基礎不好,動脈的血管狹窄,就造成了腦梗,臨床這樣的病人經常見到;

3.年輕人家族遺傳,30歲就高血壓,150mmHg或160mmHg,覺得不用治療,是遺傳高血壓就不干預。這樣的病人照常會造成血管的硬化,或者血管病,臨床上較多見;

4.高血壓沒有症狀就不用管。曾經接觸過有知識文化層次的患者,他說自己雖然血壓180mmHg,低壓100mmHg,但沒有臨床症狀,不頭暈、不頭脹,肢體也不麻木,為什麼要吃降壓藥,降壓藥又貴,而且造成胃的負擔,又毀肝臟,不用降壓藥。大概介紹很多問題沒有聽,結果在一周以後出現腦出血,因此,沒有症狀不會作為高血壓的控制標準。

5.早上吃藥,上午9點一量血壓正常的,就沒有注意夜間血壓,好多有晨峰高血壓或者後半夜以後血壓可出現逐漸升高的情況。所以高血壓現在有動態血壓的監測,平穩降壓、規律服藥,讓血壓能夠達到一個平復的狀態,忽高忽低的臨床損傷太大。

嘉賓介紹

閔旻 湖北科技學院附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醫學碩士。碩士畢業於武漢大學心血管內科專業,2014年在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附屬醫院進修一年;擅長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診斷和治療;曾獲得湖北省心電圖大賽一等獎,發表論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