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心中,癌症往往與「絕症」是同義詞,癌症的可怕源自人們對不治之症的恐懼,事實上,癌症的真相遠比上述理解更複雜。

常見致癌的因素有哪些?

1、致癌食物

列入致癌物名單的食品有加工肉製品、紅肉鹹魚、發霉變質食品、65℃以上的熱飲、檳榔等,還有燒烤或油炸等烹飪過程中產生的多環芳烴(PAHs)和丙烯醯胺(丙烯醯胺),都是致癌物質。

2、吸菸和飲酒

吸菸和二手菸是肺癌的高危因素。酒精被列為致癌物質,可導致大腸癌、胃癌、肝癌、口腔癌、食道癌和喉癌。

3、肥胖

肥胖不僅影響形象,還會增加患各種癌症的風險,如胃癌、肝癌、結直腸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前列腺癌、口腔癌、膽囊癌的發生也與肥胖有關。肥胖是由於攝入的能量超過了消耗的能量。喝太多含糖飲料、吃快餐、高糖高脂飲食以及缺乏鍛鍊都會導致肥胖。

4、高血糖或糖尿病

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患癌風險比正常人高數倍,易引發胰腺癌、胃癌、腎癌、肝癌。只要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就能降低患癌風險。

5、紫外線

適量的紫外線可以殺死皮膚表面的細菌,幫助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然而,過度暴露在陽光下會導致曬傷和皮膚炎症,加速衰老,導致色素沉著,甚至引起惡性黑色素瘤和各種皮膚癌。

「一級致癌物」被揪出,世衛組織呼籲:建議停止食用,別大意

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早在1993年就被世衛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這是一種非常有害的毒素。科學研究表明,這種毒素超過一毫克就會引起體內DNA病變,超過20毫克就會有致癌風險。

它們廣泛存在於土壤、動植物和堅果中,尤其容易污染花生、玉米、大米、大豆、小麥等糧油產品,它們是毒性最大的真菌毒素,對人類健康極為有害。

黃麴黴毒素B1是食品中的主要污染物,其毒性一般被認為具有三個臨床特徵。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

(1)急性中毒

它是一種劇毒物質,比KCN的毒性大10倍,比砒霜的毒性大68倍,僅次於肉毒桿菌毒素,是目前已知黴菌中毒性最大的。其毒性作用,無論對任何動物,主要改變肝臟,表現為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膽管增生。脾臟和胰腺也有輕度病變。

(2)慢性中毒

長期攝入小劑量黃麴黴毒素可引起慢性中毒。其主要變化特徵是慢性肝損傷,如肝實質細胞變性和肝硬化。出現動物生長遲緩、體重下降、雌性不孕或產仔數減少等一系列症狀。

這3種食物,容易滋生黃麴黴毒素,管住嘴別再吃了

腐爛的水果

腐爛的水果含有大量細菌,對健康非常有害,嚴重腐爛的水果(水果類食物)中的花青毒素可麻痹神經,也是腎衰竭的誘發因素,促進早衰。

通常有患癌症的風險,如果果實發生霉變腐爛,腐爛的果實內會存在各種真菌,加速繁殖,產生大量有毒物質。

但是,毒液是通過果汁從腐爛部分滲透到非腐爛部分,使非腐爛部分也含有毒素,人服用後會滲入體內,對人體健康造成危險。

發霉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我們平時吃的瓜子、花生,有時候會有苦味,而這種苦味就是由此而來的——黃麴黴素。

苦一點,毒一點,花生、瓜子、玉米、大米、乾果、鹹魚等一旦發霉,就會產生黃麴黴毒素,其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

此外,黃麴黴毒素隱藏在發霉的食物中,尤其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如花生、玉米等,一旦發霉,黃麴黴毒素含量很高。除此之外,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一旦發霉也會含有黃麴黴素,也就是說變質的大米也含有黃麴黴素。

一旦米飯變壞了,就不要再吃了。因為已經含有黃麴黴素,愛吃剩菜的人更容易感染黃麴黴素。

久泡的木耳

木耳浸泡8小時以上,會有少量細菌等微生物,隨著浸泡時間越長,一般超過24小時後,黑木耳中的有害物質就會越來越多。

黑木耳會逐漸被細菌分解,失去食用價值,甚至有害細菌和有毒代謝物也會增多。如果有食物中毒的風險,建議不要食用。

另外,如果浸泡蘑菇的容器中含有細菌等有毒物質,也會導致帶有毒素的蘑菇變質,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小細節。

將蘑菇與其他發霉變質的食物一起浸泡,也會導致交叉感染和發霉變質現象。這樣的蘑菇會滋生大量的細菌和黃麴黴素,繼續食用有食物中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