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最近老流鼻血。」「多喝水!」
「嘴皮子撕得感覺下嘴唇都薄了。」「多喝水!」
「感覺最近脫髮。」「多喝水!」
…… ……
不同的情景,相同的應對方式,那就是喝水。尤其熱水,更可「包治百病」。
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在家裡,奇點糕都備有超大容量的水壺。但也只有等到晚上躺平睡覺前才會想起,今天喝水量沒達到指標,即每天8杯水,也就是大約2升水。
沒有任何給水壺打廣告的意思(更推薦左圖的硬吸管)
不過,這個指標其實一直屬於「國際民間傳說」,是基於小樣本研究所產生的結論,並沒有足夠有力、嚴謹的科學證據來支持。近日,一篇發表在頂刊《科學》上的文章對這一指標鄭重地提出了質疑——每天壓根不需要喝這麼多水!
來自全球各地共計78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聯手合作,對中國、美國、日本等23個國家地區、5604人展開調查,分析得出不同群體的人體水周轉量(即人體每日對水的總使用量),並揭示生活、經濟、環境等因素對水周轉量的影響[1]。
結果顯示,男性、女性的水周轉量在大約30歲達到頂峰並維持較高水平,男性到達40歲、女性到達65歲之後,水周轉量隨年齡增長而下降。而根據水周轉量推斷,每日飲水量2升並不適合所有人。
論文首頁截圖
先來解釋一下水周轉量。
人體水周轉量=人體攝入水分+流失水分,也就是水在人體內流動總量。其中,人體攝入水分的方式主要包括體表交換、食物來源的水分或食物代謝產生的水分、飲用水或飲料;流失水分的主要方式包括出汗、糞便、尿液、體表交換[1]。
說白了,就是進進出出,人體一天總共能用到多少水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通過氫、氧同位素示蹤法來測量水周轉量,對來自23個國家、年齡在8-96歲之間的5604人進行調查。
結果顯示,在大約30歲之前,水周轉量隨年齡增長而增長,男性的水周轉量最大值為4.3升/天,女性為3.4升/天;隨後水周轉量維持在較高水平,直至男性到40歲、女性到65歲,水周轉量開始明顯歲年齡增長而下降,70歲的男性和女性的水周轉量分別達到3.1升/天、2.8升/天。
不同年齡階段,男性、女性的水周轉量變化
另外,除了年齡、性別,影響水周轉量的因素還有很多。如體重、年齡、性別、身體活動水平、體脂數、懷孕狀況等人體自身因素,以及環境特徵(溫度、濕度、海拔)、季節、社會經濟狀況、人類發展指數(HDI)等。
影響個體間水周轉量差異的因素眾多
其中,體力活動水平以及是否為運動員,是造成個體間水周轉量差異的最大因素,其次是性別、人類發展指數、年齡。
研究者們甚至給出了一套人體水周轉量計算公式:
水周轉量(ml/d)=[1076 x 身體活動水平]+[14.34 x 體重(kg)]+[374.9 x 性別]+[5.823 x 濕度(%)]+[1070 x 是否為運動員]+[104.6 x 人類發展指數]+[0.4726 x 海拔高度(m)]-[0.3529 x 年齡(歲)2]+[24.78 x 年齡(歲)]+[1.865 x 溫度(℃)]-[19.66 x 溫度(℃)]-713.1
*性別(0:女性;1:男性)
*是否為運動員(0:否;1:是)
*人類發展指數(0、1、2:高、中、低HDI地區)
根據這個公式可以得出:
▶體重每增加50千克,水周轉量增加約0.7升;
▶環境相對濕度每增加 50%,水周轉量增加約0.3升;
▶海拔每升高1千米,水周轉量增加約0.5升;
▶相同體重下,男性比女性的水周轉量多大約0.4升;
▶其它條件相同下,運動員比非運動員的水周轉量多大約1升;
…… ……
值得注意的是,水周轉量並非等同於飲水量。
前面提到,水周轉量是身體水分攝入、流失的總量,而攝入水分的途徑又有很多種。其中,每日從液體(飲用水或飲料)和食物中攝取的水分,占水周轉量的85%[2]。但是,有多少水分是靠「喝」或「吃」來的,還沒個準確說法。目前有研究表明,20%-50%是來自於食物[3-5],不過研究者們認為這個數據有待進一步驗證。
咱們可以自己來簡單計算一下。按50%水分來源於進食吧,在30歲左右水周轉量達到頂峰時,女性每日攝入水分大約為1.45升,男性大約為1.87升。如果再考慮上述的其它影響因素,那麼每日喝2升水可以說是「超常發揮」了。
雖然沒有給出具體的飲水量建議,但是根據這項研究結果,研究者們強調,曾經的熱知識「每天至少8杯水」是不準確的。從已得出的水周轉量來看,在排除食物來源的水分、體表水交換等途徑後,人體每日所需飲水量並不會達到2升,而且影響個體間水周轉量、每日所需飲水量差異的因素有很多。
最後聲明一點,雖說每天8杯水屬於「國際民間傳說」,但3天滴水不進人會死掉,是有科學依據的[6],水乃生命之源啊!
參考文獻:
[1]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m8668
[2]A. Raman et al.,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286, F394–F401(2004).
[3]A. Rosinger, S. Tanner, Public Health Nutr. 18, 1098–1108 (2015).
[4]Y. Tani et al., Eur. J. Clin. Nutr. 69, 907–913 (2015).
[5]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Institute of Medicin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water, potassium, sodium, chloride, and sulfat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5); https://nap.nationalacademies.org/read/10925/chapter/1.
[6]B. M. Popkin, K. E. D』Anci, I. H. Rosenberg, Nutr. Rev. 68,439–458 (2010).
本文作者丨張艾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