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有任何觀賞魚飼養問題,可直接全網搜索養魚老道及關鍵詞,比如養魚老道、水質白濁,養魚老道、觀賞魚黑斑、腐爛病等。

魚缸的水質穩定,對於新手魚友來說,好像是很難辦到的一件事,那麼,為什麼會如此之難呢?

關鍵的問題,還是一些必要條件我們根本就沒有達到。

一、合理的飼養密度和投餵量排在第一位

只要一提到合理的飼養密度,可能就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手魚友,擋在了魚缸外。

那沒辦法,事實就是如此。

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飼養密度,小魚缸養大魚,而且密度極高,還想要水質快速走向穩定?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想也別想。

合理的飼養密度到底看哪?

就看我們循環一周左右,魚缸內放魚以後,水質是不是出現突然間的大範圍渾濁,而且一兩台內不能自清,這就說明,我們的飼養密度大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觀賞魚患病,那就是我們自己選魚的問題了。

其次就是投餵量的適合。

這個也很簡單,連續投餵觀賞魚兩三天以後,是不是水質立刻渾濁不堪或者缸底殘留大量殘渣剩飯?

換句話就是,無論是觀賞魚入缸,還是剛剛開始餵魚,本來已經清澈的一缸水,就該波瀾不驚,這就對了。

二、水溫不是主要問題,適合觀賞魚就好

其次,水溫不是主要問題,只要適合就好。

適合觀賞魚生存條件的溫度,就視為水溫正常,唯獨不能忽高忽低。

這就很好了,不要把那個目光總盯在硝化細菌身上,冬季水溫低,照樣水質依然清澈,水質依然穩定。

三、合理的水流和物理過濾

合理的水流是魚缸水質穩定的基礎。

也就是說,不管什麼過濾系統,我們所要求的就是水流合適,正好可以把糞便、殘渣推到需要收集的地方,然後被濾棉有效濾除。

這個東西是靠個人去觀察、去調整功率的:

要看水流是否能夠推動雜質,要看觀賞魚是否被水流衝擊過度,要看濾棉是否被水流衝擊過度,要看水面是否被水流打擊過多的泡沫,通過這些表像去做合適的調整。

包括了氧氣、過濾,都是可調的,現在的大多數水泵也是可調的,要自己去看的,這才是最重要的一步。

濾棉的數量也不在多少,而在於能否有效收集、攔截雜質,如果能做到乾濕分離那就更好,此處可以加60分。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合理、觀賞魚無病、投餵量也適合,所有的雜質缸底並不存在,全部回歸到濾棉上,請問,這個水質怎麼可能不好呢?

四、不過度折騰、等待即可

剩下來的問題就比較簡單了,水質一直很清澈,我們自己要去觀察投餵量、換水頻率,以及觀賞魚的狀態反應,逐步養成自己的一套餵食、換水規律。

唯獨一點需要注意,就是別再亂折騰,別再往魚缸內亂加東西,暫時也不要亂加魚,然後就是適度等待即可,還需要我們做什麼嗎?根本不需要。

我就不相信,這個水質怎麼可能不會一直穩定下去呢?

養魚,無外乎就是喂喂魚、洗洗棉、換換水的問題,而且不必總在那裡忙碌。

哪有養個觀賞魚,天天在那裡洗棉、換水,不斷調整水質和過濾的,之所以那樣做,還是上述幾個條件根本沒有嚴格執行。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