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歷史上的競技名人到現代來問診,大概會看什麼病?《三國演義》中的周倉擅長長跑,或許會有外踝韌帶損傷;戰國時期的養由基善於射箭,或許會有腱鞘炎;北宋時期的高俅被稱為「足球祖師爺」,是否又會半月板損傷?這些「穿越」帶來的醫學小知識,即將以動畫形式與讀者見面,主創作者陳華江始終「腦洞大開」,從生活點滴中尋找醫學科普的奇思妙想——

2020年6月,一則讓人看得「津津有味」的科普推文在午餐時間上線了——《包教包會!基於吃鴨脖的脊柱局部解剖學教程》,文中將常見的鴨脖用專業術者的方式進行了乾淨利落的解剖,筋肉、骨頭完美剝離,仔細「擺盤」:脊椎骨、小碎骨片、肉、筋(椎間盤)各個分明。文中寫道,「老是被醫生的名詞搞迷糊?……包你看懂『椎間盤』『脊椎骨』。」

首發於「陳華江科普頸腰背痛」微信公眾號的「鴨脖教程」在此後兩年間,爭相被不同媒體、平台轉發,陳華江與團隊成員、副教授張穎還受邀在《X診所》現場演示了鴨脖「解剖教程」與頸椎病的防治。不少前往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骨科就診的患者都說,「能把深奧專業問題講得如此輕鬆易懂的專家,找他們看病准沒錯。」

陳華江,長征醫院骨科副主任、頸椎外科支部書記。帶領團隊做脊柱外科醫學科普短短3年,已累計原創圖文推文257篇,平均過萬,最高點擊量逾20萬;微視頻與微電影33部,點擊量近200萬;電視科普首播觀看人數近400萬;線上線下講座52場;主編科普專著《頸腰背痛攻略》……

在頸腰背痛常見的當下,怎樣的科普才能吸引人?在「金字招牌」的長征骨科,如何平衡科普與日常醫教研工作?陳華江熱忱滿滿,與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興趣」和「情懷」開啟了對話。

「科普不是拍腦袋就能寫的」

「做一兩次、一段時間科普不難,但堅持下去,一定要發自內心認可:這是值得做的事情。」2019年,擔任上海市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脊柱工作組副組長的陳華江開始接觸科普工作,「最開始絞盡腦汁,借鑑了TED演講和《中國好聲音》模式,舉辦『談脊論道——我是最強音』的科普人文演講競賽。除了上海脊柱外科的同道、軍醫大學的學員,還邀請了世界桌球協會終身名譽主席徐寅生擔任評委,大家都覺得有趣、有收穫。時任上海市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會長的袁文教授評價,『沒想到科普也能做得這麼有趣。』我也萌生了要繼續做科普的念頭。」

天時地利,缺一不可。當時,陳華江申請了市科委科普課題項目,獲得100萬扶持資金,由此開始做成系列、成規模的科普。他還記得,當時門診時,絕大多數採取保守治療的患者每每問及後續保健、運動的建議,自己就會推薦「小燕飛」,可實際操作時卻犯了難,「患者不知道標準姿勢,我得演示。但老站起來示教不現實,而且其實要趴著做才標準。」

就這樣,陳華江的科普開始「視頻、圖文一手抓」。他直言,肩、頸、腰、背疾病已成為影響現代人的主要疾病之一,各類防治科普充斥著網絡,但有的錯誤百出,造成讀者誤解盲從。而這支擁有醫者、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三重身份的團隊,迫切希望傳播正確的健康知識。「對我們而言,科普文章也不是拍腦袋就能寫的,僅憑臨床經驗有時也不足以解決問題。」

後台留言中,陳華江收到過各類有趣提問:吸菸和腰痛有沒有關係?運動時,半蹲好還是深蹲好?保持什麼樣的姿勢對脊椎最友好?通過查詢大量文獻,一篇篇經過反覆推敲的科普最終上線。在為患者居家預防康復特別製作的「長征去痛十八式」系列中,「直立體前屈」一文引經據典,給出了不推薦半深蹲鍛鍊的科學解釋,更配有視頻示範、分解動作、錯誤對照等,幫助讀者正確鍛鍊腰背肌肉。

科普6大特徵,在共性中發掘特殊性

2021年的國慶檔,《我和我的父輩》在大銀幕與觀眾見面。沈騰飾演的機器人邢一浩與馬麗飾演的馬黛玉在公園上演了一出相親大戲,滿場爆笑中,陳華江卻看出了別的滋味:怎麼吊著脖子盪鞦韆?

散場後,他立刻打給張穎,「你也去看看電影,我們能做個科普。」10月11日,《「吊脖子」能治頸椎病?》一文上線,將醫療機構專業的「頸椎牽引」和電影中「上吊」式土法牽引根據受力位置、力量、頸椎角度等逐一分析,告誡讀者萬萬不可自行「吊脖子」,以免造成骨折脫位、椎間盤移位等嚴重後果。

「科學、趣味、系統、創新、實用、時效」,是陳華江總結出的科普6大特徵。點進「陳華江科普頸腰背痛」公眾號後,下方導航欄列出鍛鍊合輯、視頻合輯與針對骨質疏鬆、盤源性腰痛的直通合輯,便於患者「按圖索驥」。「其實,點進科普公眾號的讀者大多已有疼痛症狀,他們需要了解的是『具體怎麼做、做得對不對』。」陳華江說,從公眾號再到報紙、電視等大眾媒體,受眾不斷擴展,選題也更為豐富,「希望能在共性中發掘特殊性,才能把科普做得持久、吸引人。」

產、學、研、用結合的科普體系

上周,陳華江推出「腦洞大開——骨科醫生看進化」的第8集,講的是關於尾骨的故事。「最近偶然看見女兒在讀一本書,提到『為什麼人沒有尾巴』,所以我想做一系列適合青少年閱讀的科普,讓大家了解人體構造,也對醫學、健康產生興趣。」一位中學校長給陳華江留言:很有意思,適合給同學們看,希望能出書。

作為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又要花大量時間做科普,如何平衡其中的精力呢?陳華江認為,科學創新、科學普及是科學的兩翼,不斷在科普中發掘科研方向,使之相互促進,就不會成為負擔。例如關於圍手術期的科普中,科室護理團隊針對患者關心的併發症預防處理進行不斷完善,最終獲得全國比賽大獎。一些源自科普實踐中的新想法,也最終成為科研論文的源頭。

近年來,競技運動逐漸在全民範圍普及,但激情參與中,事故頻發。由於缺乏監測,慢性損傷非常常見,且傷情多樣,「亂投醫」現象屢見不鮮。陳華江科普團隊將其作為接下來的主攻方向之一,在「科普+科研」的人才融合團隊中,除了醫務工作者外,還有運動員、產品研發企業專家等。「我希望能聚焦市民最關心的科普重點,從而形成基於臨床科研的創新產品或檢測手段,打造產、學、研、用結合的科普體系,促進全民健康。」

陳華江正帶領團隊一步步實現心願:從參與長征醫院科普文化節,到支持「骨骼健康」科普講師團,再到打造「3分鐘海軍醫療兵速成——戰傷自救互救精品科普」,助力醫院、專業、部隊開展科普,通過「團隊帶動團隊」形成持久的科普氛圍,促成一批科普+科研人才,最終讓百姓受益。

「我們的科普文章篇幅都不長,我也習慣利用碎片時間修改。」他笑道,「手機上就能寫。總之,若是一直聚焦自己的專業,就能得心應手,也能讓科普成為習慣。」

欄目主編:顧泳

視頻:瀋陽

來源:作者:黃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