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的趙女士在2年前開始出現無明顯誘因的便秘和腹瀉,伴有肛門隱痛,大便夾雜鮮血,趙女士誤認為自己是犯了「痔瘡」,到藥店買了一些治療痔瘡的藥品,自行用藥後並沒有明顯的緩解。

至此,趙女士並沒有意識到是自己的腸道出現了問題,直到一周前趙女士發現大便出血量變大,並且發現自己有乏力的症狀,於是再次到市醫院門診就診,門診初步診斷為「直腸占位性病變」,並收入院。

住院期間,趙女士配合醫生進行了一系列檢查,其中,大便常規隱血陽性,肝功能示鹼性磷酸酶稍高;結直腸鏡檢查發現肛緣處見多發廣基及亞蒂息肉,共約37枚;

其中距肛緣70cm處息肉有分葉,取材質軟,易出血;

距肛門5-8cm處有菜花樣隆起,質硬,腸腔變硬、狹窄,病理檢測顯示直腸中分化腺癌,趙女士被確診為「直腸惡性腫瘤」

醫生告訴趙女士,如果趙女士在一開始發現自己有排便異常的情況時就及時到醫院就診,及時處理腸息肉,也許就不會「拖」到如今的腸癌了!

其實,大部分人都對腸息肉並不陌生,但是許多人也只是一知半解的,對於腸息肉並沒有明確的認識和了解,當身體給出信號時也沒有及時發現,於是便很容易「拖」成腸癌。

一、腸息肉可怕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腸息肉?大腸由盲腸、升結腸、 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組成,大腸息肉是大腸各段高出黏膜的腔內隆起的總稱

其次,大腸息肉可根據不同的病因劃分不同的種類,其中,腺瘤性息肉最容易引起大腸癌,所以也被稱為「癌源性息肉」。在內鏡下,腺瘤體型越大,形態越不規則或者無蒂,絨毛越多,異形增生的程度越重,那麼癌變機會就越大。

那麼,大腸息肉的發生率和癌化率如何呢?大約有50%的成年人到50歲時都會得腸息肉,發生率十分高。其中,易癌變的腺瘤性息肉占所有大腸息肉的70%~80%,其癌變率為1.4%~9.2%。

總的來說,腸息肉是每個人都不可忽視的腸道問題,即使不是所有的腸息肉都會發生癌變,但是易癌化的腺瘤性息肉占比也並不小。我們只要能即使發現和處理腸息肉,那麼腸息肉就並不可怕!

二、為什麼你的腸道會長息肉?

大腸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人體每天進食的食物都會經過大腸,在大腸蠕動的過程中,避免不了各種摩擦及食物的刺激,便很容易長息肉。導致腸息肉的病因也有很多種:

第一,不良飲食習慣

在日常飲食中,喜歡吃辛辣食品、攝入纖維不足、攝入含量過高的脂肪及蛋白質都會使大腸息肉發病率顯著提高。攝入纖維不足時,不利於腸道蠕動,食物殘渣停留在腸道內,各種刺激因素持續刺激腸道黏膜,就容易產生腸息肉。

食用過量的脂肪和蛋白質同樣也會刺激腸息肉的產生,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容易誘發膽囊分泌大量的膽汁,大量的膽汁在腸道中轉化成膽酸,膽酸與細菌互相作用侵蝕腸道黏膜,對腸道黏膜細胞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這些損傷的黏膜細胞就容易病變為腸息肉。

第二,年齡及生活習慣

根據《大腸息肉癌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顯示,大腸息肉的好發年齡為45歲到74歲,占所有腸息肉患者的70.73%。

此外,長期吸菸也是一大誘因,吸菸20年以上者腸道更容易產生較大的腺瘤。還有,情緒和精神壓力也會影響腸息肉的產生。

第三,遺傳因素

腸息肉有家庭遺傳的傾向,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病,它是一種顯性遺傳病。如果有家族史,那麼所有家庭成員的患腺癌概率會大大增高。只要家庭成員中有一人發現患有腺瘤性息肉,其他家庭成員都要至少在40歲以後開始每年進行一次腸道檢查,排查和處理腸息肉。

除此之外,腸道性刺激、基因異常以及膽汁代謝紊亂等因素也可以影響腸息肉的產生。那麼,在了解到可能誘發腸息肉的因素之後,我們應該從身體的哪些異常表現捕捉到腸道發出的信號呢?

三、當身體給出以下三種異常信號,警惕排查腸息肉!

一般腸息肉沒有明顯症狀,當發現明顯症狀時,腸息肉很可能已經癌化,我們更需要及時捕捉到身體的小異常,以防「拖」成腸癌!來看看你的身體是否出現了以下三種異常症狀?

1、便血

便血是腸息肉症狀中最容易被誤診的。息肉在腸腔內會隨著腸蠕動上下移動,在糞便的壓迫刺激下,很容易出現表面潰瘍、糜爛,引發出血的情況。

許多人容易將痔瘡出血和腸息肉出血混淆。首先,絕大部分腸息肉出血是無痛的,而痔瘡出血有引發疼痛的可能;其次,腸息肉出血一般會夾雜在糞便當中,而痔瘡出血常為便後滴血,顏色為鮮紅色。

2、排便習慣改變

排便習慣改變是腸息肉的首要症狀。正常的排便次數為1-2天一次,排便時間3-5分鐘。當息肉位置較低,占據肛門時,排便時間就會變成,大便也會隨之乾結,導致排便困難;當息肉長在直腸壺腹時,會刺激直腸壁,導致排便次數的增多等等。

如果在飲食習慣幾乎不變的情況下,出現了排便時間、次數的改變,甚至是便秘和腹瀉反覆交替出現,引起腹痛時,就要及時警惕是否出現了腸息肉。

3、大便形狀改變

正常的糞便形狀應為圓柱形。一般能影響大便形狀的息肉長在結腸腔內,且這些息肉體型較大,使糞便受到壓迫,就會導致糞便排出時形狀變細、變扁

除了以上三種典型症狀,腸息肉也會引起脫垂、腸道刺激症狀等。如果發現了上述幾種症狀,就應該及時引起重視,儘早到醫院排查腸息肉!

四、發現可能有腸息肉怎麼辦?有必要處理腸息肉嗎?

腸息肉必須處理!如果發現自己的身體給出了疑似腸息肉的異常信號,應該到醫院的消化內科或胃腸外科門診進行就診排查。同時,需要配合完善大便隱血以及結直腸內鏡檢查,在內鏡下切除息肉,並完善其病理檢查,明確息肉病理性質。此外,腸息肉的復發率也先相當高,不良的生活習慣和作息習慣都會影響腸息肉的復發,建議切除腸息肉後也要一年複查一次

看到這裡,你是否會有這種想法:既然不是所有腸息肉都會癌變,還有腸息肉切除後還是會復發,那是不是不處理腸息肉也是可以的?那一定是錯誤的!

不要小瞧腸息肉!近90%的腸癌都由腸息肉癌變來的。

腸息肉的發生率非常高,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率會越來越高。一旦你腸道中的腸息肉混有易癌變的息肉種類,那麼它將在5-15年內癌變成腸癌,且腸癌的病死率極高,位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五位。在息肉癌變前及時發現並處理,是預防腸癌的重要途徑,切不可存有僥倖心理!

除此之外,我們也應該積極的從生活中的各方面預防腸息肉的發生,減少腸息肉的發生率,也是可以有效降低腸息肉癌化的風險的!

五、如何在生活中進行預防調護?

腸息肉的發生和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有著密切關係,那麼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腸息肉的發生呢?

第一:「多吃」與「少吃」

「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葉菜、蘋果、香蕉、玉米、小米等。食物中的纖維素能夠有效刺激腸道運動,促進排便,有效縮短糞便中的有害物質在腸道中的停留時間過長,減少對腸道黏膜的刺激。

「少吃」辛辣食品和動物脂肪。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講,腸息肉是腸道熱毒內蘊的表現,過食辛辣食品恰恰會導致燥熱,使體內熱毒蘊結,此時腸道就很容易發生腸息肉。少吃動物脂肪能有效減少膽汁的產生,預防膽汁在腸道內轉換成有害的膽酸,從而預防腸息肉的發生。

第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首先要戒菸、戒酒,避免菸酒的有害物質刺激腸道,誘發腸息肉。其次,增加體育鍛鍊可以有效增強腸道抵抗力,加快腸道蠕動,有利於排出腸道內的毒素,保護腸道健康。再次則是要規律作息,不熬夜,也是對身體免疫力的保護。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情

有研究表明,情緒與腸道健康有密切關係。不良情緒的影響也會使腸道神經以及各種菌群受到刺激,從而加大了腸息肉的發生率。過大的壓力也是癌症的誘因之一。保持好心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是保護腸道健康的重要方法!

腸息肉並不可怕,只要你正確了解腸息肉,能夠學會辨別腸息肉的症狀,就不會像開頭的趙女士一樣,在出現腸息肉的症狀時,也沒能及時發現,從而被「拖」成了腸癌。腸息肉十分常見,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及時發現和處理,堅持每年複查,同時也不能只依靠切除腸息肉預防腸癌,要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從根源上預防腸息肉!

參考文獻:

[1] 易林.腸息肉是一顆「定時炸彈[J].家庭醫藥.快樂養生,2021(06):55.

[2] 於曉娜,邵順子,沈才飛,張昊翔,王璞,夏一菊,李靖文,張安然,徐胤,彭貴勇,房殿春.大腸息肉癌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重慶醫學,2014,43(29):3866-3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