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成語的典故來自歷史故事,你知道三國知名人物諸葛亮曾經以「土龍芻狗」這4字明褒暗諷,順利說服德高望重的老才子「杜微」當官輔助明君嗎?土龍芻狗又是什麼意思呢?

金城武在電影中飾演諸葛亮,示意圖翻攝自《赤壁:決戰天下》。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指出,土龍芻狗的現代用法是比喻「名不副實」。土龍是泥巴捏成的龍;芻狗則是用餵食牲口的草編成的狗,土龍、芻狗在古代是作為祈雨祭祀的用品。土龍芻狗一詞來自《三國志.卷四二.蜀書.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杜微》,當時諸葛亮正在和賢士杜微交涉。

翻攝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根據中媒騰訊報導,《杜微傳》記載杜微自稱年老耳朵重聽,希望辭官回鄉歸隱。當時適逢曹丕迫使漢獻帝讓位、改國號魏,曹丕成為曹魏時期的開國皇帝魏文帝。諸葛亮希望杜微繼續當官,與天下賢能之士替蜀國對抗曹丕,於是寫信回應:「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諸葛亮這句話意思是曹丕篡東漢自己當皇帝,就像泥巴做的龍、草編的狗一樣,空有其名而已。諸葛亮苦口婆心勸杜微,應該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才能對抗虛偽的曹丕,杜微才終於答應。

示意圖翻攝自《赤壁:決戰天下》。
不過也有一說是諸葛亮罵人不帶髒字,以「土龍芻狗」當頭棒喝,順利請杜微出仕。根據《今日頭條》報導,諸葛亮一席話表面貶低曹丕,稱他是偽裝成天子 (龍) 的叛賊 (土龍) ,潛台詞則是將杜微比喻成才華被掩蓋的人才 (土龍) 。而芻狗可解讀為批評曹丕,也可視為暗諷杜微,酸他不願以行動造福百姓。據悉,杜微因此接受諸葛亮的建議,成為蜀漢的忠臣。你認為杜微為什麼會改變心意呢?真的是諸葛亮好口才的功勞嗎?

示意圖翻攝自《赤壁:決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