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比較小的蛋白經腎小球濾過膜濾出。腎小球基底膜受到損害後,大量蛋白漏出;又或是腎小管發生病變後,蛋白重吸收能力減弱,同樣也會造成蛋白尿,因此常常以蛋白尿來初步評估腎功能。但蛋白尿不能跟腎病劃等號,也有可能是生理性因素造成的。

蛋白尿的原因有哪些?

1、腎臟疾病

因為腎功能受到損害,過濾系統被破壞,腎臟濾過功能下降,使得蛋白由尿液漏出,從而出現蛋白尿;大量尿蛋白可影響腎臟疾病預後。蛋白尿分為兩種,一種是腎小管型,一種是腎小球型,因為腎小球濾過膜發生病變,增加血漿中蛋白漏出,遠遠超出腎小管再吸收能力,所以會出現尿蛋白,常見於腎功能不全、腎病綜合症以及狼瘡性腎炎等。

2、太勞累

檢查前幾天太勞累、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足4個小時會使得尿蛋白一過性升高,只要多注意休息就能好轉。值得提醒的是,過度透支體力和經常熬夜可耗血傷精,日積月累導致腎精虧虛,嚴重時可誘發腎功能衰竭。

3、劇烈運動

高強度的運動會增加出汗量,再加上精神高度緊繃,可增加腎臟血流量,使得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發生改變,從而導致蛋白漏出。

4、濫用藥

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部分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等都會帶來腎毒性,甚至會誘發腎衰竭,從而導致蛋白尿。

5、尿路感染

一小部分孕婦出現蛋白尿跟尿路感染有關,主要表現為排尿疼痛、尿急和尿痛等。排除尿路感染的可能性,若孕婦尿蛋白高還需做全面檢查,以免影響母體健康。

6、久站

每天站著和走路的時間比較長,同樣也會增加尿液中蛋白的含量;躺著休息時可減少尿液中蛋白成分,這在醫學上稱為體位性尿蛋白升高。

7、暴飲暴食

高鹽、高蛋白質飲食可增加腎臟負擔,造成尿蛋白升高,因此應注意飲食清淡,一天的吃鹽量控制在5克以內;提供優質蛋白質,比如瘦肉、奶類和蛋類等。

溫馨提示

體檢前不能做劇烈運動,也不能熬夜和暴飲暴食,更不能服用會傷害腎臟的藥物。選擇緩和的有氧運動,比如散步、慢跑和游泳等,益於腎病恢復。多次提醒,不能因為腎虛而自行服用中草藥或保健品,因為腎虛分為多種類型,藥不對症反而帶來危害。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