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排一排的貨架里

在花花綠綠的包裝中

在層出不窮的美味里

那些標註著「零添加」、「不含防腐劑」、「不含香精」、「不含色素」等字眼的食品,是不是第一時間就會映入你的眼帘?下一秒,你就會情不自禁地將它放到購物車裡。

通常來說,普通消費者在食品添加劑方面的專業知識是相對匱乏的,可能會固執地認為添加了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就是沒有不添加的好,不含添加劑的食品對人體沒有危害,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為什麼我們需要食品添加劑

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初衷是為了讓食物能夠增加色、香、味,提高保質期。

首先,我們要知道,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不科學,再安全的添加劑(如糖、食鹽),一次性大量食用也會對人體產生極大的危害,而我國對於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是有非常嚴格的標準,安全性是很有保障的。

相反,不使用添加劑,有時候會使得食物更加不安全。

例如為了避免食物腐敗變質,在生產過程中,我們會使用山梨酸鉀等防腐劑,而不使用這類防腐劑的話,就需要大幅提高食物中的鹽糖含量來達到防腐的目的,相比之下,長期食用高鹽、高糖的食物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而像香腸等食物,不使用食品添加劑就無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長,不光是無法很好地保存,而且也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

日常攝入的食物那麼多

食品添加劑會過量嗎?

現在,大部分的食物和調味品都會含有食品添加劑,也有人會擔心:我們每天會食用各種各樣的食物,炒菜做飯也會加入不同的調味品,儘管單一的食物或調味品中的食品添加劑沒有超標,但我們攝入量超標了呢?

答案是不會的,我們攝入的每樣食物中的食品添加劑含量都沒有超標,那整體就不會超標的。這是因為國際上對於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量是有嚴格規定的,最大使用量是小白鼠食用後產生輕微反應的用量的1%,這個劑量對人體來說是非常安全的。

⭕舉個例子,亞硝酸鹽的致死量是2-3g,而按照國家標準,肉類製品中的亞硝酸鹽殘留量不能高於20mg/kg,也就是說要達到亞硝酸鹽的致死量,就需要一次性食用100kg的這種肉類製品,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是基本不可能出現的。

「零添加」、「不含防腐劑」更多的是一種噱頭、一種營銷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不必過於追求這類食品,更不應該將食品添加劑看作是洪水猛獸,保持正常的作息、健康的飲食,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