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人抵抗力最差的季節,學會養生保健是少生病的關鍵。那麼秋冬季如何養生呢?下面給大家介紹秋季養生的3個原則。
1、少辛多酸,滋陰潤燥
秋季是萬物成熟、果實飽滿的季節。天氣清肅轉涼,秋高氣爽。在這樣的季節里,人們養生應該順應秋收之氣,以緩解秋天的肅殺寒涼之氣對人體帶來的不利影響。
秋氣通於肺,人體養生也要側重於保護好肺氣,使肺氣清肅正常。在飲食上,宜少辛多酸,能夠起到滋陰潤燥作用的飲食物。
這是因為秋天氣候多燥,內通於肺,肺在五行屬金,金克木,秋季肺氣盛,肺金過分克制肝木,易導致肝木虛,所以適當增加酸味可以養肝。
又因為燥氣易傷津液,酸味具有收斂生津的作用,所以酸味還能潤燥養陰。辛主散,易傷陰津,所以秋季宜宣,減少辛味食物,如辣椒、陳皮、桂皮、乾薑等大辛刺激性食物,以免資助燥氣,更傷陰津。
2、養陰注意多喝水
乾燥的秋冬季每天通過皮膚蒸發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補水必不可少。一個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
雖然為了健康、減肥、美容等推薦每天多飲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況下,一次性飲用大量的水,違反生理需求,就會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體必要量,細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脹,最壞的結果會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
正確的飲水量要根據個人每天的日常活動量進行調節,正常情況下,每天至少飲用1.5~2L水,每次的飲水量控制在1~2杯。
3、「秋凍」有講究
都說「春捂秋凍」,需注意,「秋凍」可是有講究的。
青壯年,及身體健康的老人和小孩,可以有意識地讓機體凍一凍,以免身熱汗出,傷陰耗氣,為越冬打好基礎。
但除體弱生病的人外,身體的幾個部位,也不宜秋凍:
脖子不宜秋凍:受涼後,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肚臍不宜秋凍:肚臍比較弱,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易受寒邪侵襲,危害健康。
雙腳不宜秋凍:寒從腳下起,腳部寒,則全身寒,機體抵抗力下降,病邪便乘虛而入。
而到了晚秋,天氣開始轉寒,不時有寒流侵襲,此時,須及時添衣,避風寒。
寒邪易致人體氣血運行不暢,從而誘發中風、心絞痛和心肌梗死,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注意及時保暖,以防疾病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