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車,堪稱當代人的出行「絕症」。

眩暈、噁心、太陽穴被箍緊、嗅覺突然放大數倍……無論回家還是外出旅遊,暈車都會成為出行途中最勸退的體驗。

好好的人,為什麼一上車/船就暈了?《生命時報》帶你分析暈車全過程,給出緩解不適的科學方法。

受訪專家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副主任委員 董曉秋

西安體育學院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教授 苟波

沉浸式體驗:暈車是怎樣發生的?

暈車暈船暈機,在醫學上有個專屬名詞:暈動症。

人體掌握平衡主要靠前庭系統、視覺系統及本體感覺系統,前庭系統最主要的部分——前庭器,就是暈車的源頭。氣味、通風、顛簸等因素都會作用於前庭器。

平時

正常情況下,視覺和前庭系統接收到的信息應該是一致的。

  • 眼睛:我沒動
  • 前庭:我沒動

暈車時

乘坐交通工具時,由於速度過快、不均或上下顛簸等,前庭器受到刺激,超負荷運轉,就會向大腦傳遞雜亂信號。

大部分感官告訴大腦,身體是靜止的。而前庭器又通過不斷晃動的液體告知大腦,我們正在「運動」。

  • 眼睛:我沒動
  • 前庭:我在加速、拐彎、減速……

此時大腦收到的信息太混亂,短期內處理不了,就會下達暈車指令。

開車的人不暈車也是同理,開車時,大腦有更多視覺證據證明你確實在移動,並且你可以控制移動的方向和快慢。

暈車時為什麼想吐?

英國卡迪夫大學神經科學家迪安·伯內特研究發現,暈車是因為大腦認為我們中了毒,並為此做出對應措施,嘔吐則是清除毒素最簡單的方式。

人類歷史可追溯到幾百萬年前,但真正坐上汽車和輪船不過幾百年,我們的大腦進化水平還沒有完全適應這種出行方式。

當你坐在移動著的交通工具上時,大腦接收混亂信息、經過一番判斷,最終得出了結論——你中毒了。

隨後,你不得不停在路邊嘔吐起來。大腦非常關心我們的身體健康,為了以防萬一,把「坐車」誤當作生病來處理了。

暈車前後,6招有效應對

每一個暈車的人在下車後,都有著「劫後餘生」的喜悅。

儘管解決暈車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是馬上下車,但在日常出行時,這種做法可能會帶來不便。

想有效改善暈車體驗,可以試試以下6種方法。

盪鞦韆建立耐受

有暈車史的人,平常可以加強前庭功能鍛鍊,適當多坐車或做一些旋轉、翻滾等運動來調節,如盪鞦韆等。

盪鞦韆還有助鍛鍊人的空間感覺,提高空間感維度方向的把握能力。

開窗通風

感到憋悶時先開窗通風,在遵守法規、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停車並下車走走,車內不要放刺鼻的香水、香包等物品。

提前半小時貼暈車貼

皮膚吸收藥物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暈車貼通常應在上車前半小時使用。將其貼於耳後、肚臍部位,可明顯緩解頭暈、噁心、冒冷汗的症狀。

暈車貼的功效一般持續6小時左右,但有時乘車距離遠、時間較長,如果連續使用,應輪換位置;連續使用兩貼後,第三貼最好間隔6小時以上。

隨身帶點橘子皮

若乘車經常頭暈腦漲,可以帶一塊新鮮的橘子皮,不舒服時聞一聞。

儘量坐前排

後座視野較差,當耳朵里的平衡器官正在適應一種運動時,眼睛無法認定自己是在運動還是靜止,暈車就更容易產生。

轉移注意力

用聽歌、聊天或睡覺來轉移注意力,但不要看手機、看書,以免加重暈車反應。▲

本期編輯:徐夢蓮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