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醫王世雄在其著作中曾寫下:人以食為養,若飲食失宜,或以害身命。自古以來,中外各國對於養生之道總愛在飲食上下功夫,「飯吃七分飽」、「辟穀」、「過午不食」的舊時說法在抗老界常被奉為圭臬,此前也曾有北大教授發表研究宣稱:一天只吃一頓能使人延長28%的存活期,但因較難實現、受試對象為動物等爭議使得該結論毀譽參半。

近日,耶魯大學的Vishwa Deep Dixit教授及其團隊首次在人類身上展開對照試驗,並發現少吃延壽的關鍵,其實就在於降低某種特殊蛋白,也就是說不需要做到一天一頓,只需少吃14%就能實現相近結果,該結論隨後也被發表至學術期刊《Cell》上。

發現幕後「Boss」蛋白:僅需每天少吃一碗米飯

「吃得少可以活更久」的結論主要是因為其實現了熱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 簡稱CR),在小鼠試驗中,CR模型需要降低至少40%才能令炎症、疾患等負能量平衡,從而達到令小鼠存活期拉長的結果,但這一數據真能類推至人類身上嗎?要做到40%的熱量限制,且不說續不續命的,可能反倒要讓很多人先「餓不活」了。

為此,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整合分析了大量CR模型數據,希望能從中找出CR在人類身上的可行性,確定好數值後科學家們便進入下一步為期兩年的實踐評估,他們將受試人員分為正常進食組和控制進食組(後者每天減少14%的能量攝入),定期提取受試人員的皮下脂肪組織,分析內在基因變化。

「每天少吃14%」是什麼概念呢?一個正常成年人一天需要攝入1800kcal的能量,而少吃14%也就是252kcal,約等於一個冰淇淋、一碗米飯、50g薯片等,更重要的是,該數值基於自由生活條件下,屬於人類身體可承受範圍,也就是去除掉每日零食的量,還是挺容易做到的。

試驗結果顯示,控制進食組人員脂肪組織中的一種基質蛋白「SPARC」含量顯著下降,連帶著BMI、整合蛋白、體脂率等數值也都出現了降低,換句話說受試者的整體健康存活期獲得延長,各項指標呈現年輕化轉變。

為進一步增強試驗結果的可信度,研究人員還在2歲(相當於人類60歲)小鼠上展開測試,發現其反應能力和肌肉彈性均得到一定提升、老年疾患率減少,由此可判斷,降低SPARC蛋白確實就是熱量局限機制的關鍵。

哈佛教授早已嘗試,輕斷食20多年

上文就說過,「少吃活更久」在抑老領域中並不算什麼秘招,像我們熟知的「不老男神」古天樂、球星詹姆斯、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等權貴名人都算CR模式的擁躉者,而時年53歲的哈佛遺傳學家戴維·希科萊爾也已堅持CR模式長達二十多年,過程中還定期搭配他此前在試驗中發現的「柏澳斯」類物質日常服用,近期他參與基因檢測顯示生理年齡僅為35.5歲。

戴維教授在業內號稱「遏衰教父」,他的研究主攻方向為「我們為什麼會老化和如何減慢變老」,早在2013年時他就發現一種人體內源物「柏澳斯」與CR機制密切相關,給老年小鼠服用該物質一周後觀測到其毛髮、肌肉、骨骼等老衰關鍵指標均出現扭轉,綜合生存期被拉長約28%,這一結論也讓戴維在次年被《Time》評選為「影響全球100人」。

哈佛大學一向被視為世界前沿人才和技術的孵化地,因此在其學術影響下,劍橋、梅奧、清北等高校研究所也對上述內源物展開相關研究,各大生科企托疊代生物技術成功實現量產化,使得「柏澳斯」類親民版得以順利進入國內,觸達數百萬有遏衰需求的人群。

現有百歲老人已超45萬,未來或將司空見慣?

過去五十年間,我國國民人均壽命從43歲逐漸漲至77.3歲,而據中國老年學會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現存的百歲老人數量也在日益上升,今年仍健在的百歲老人有58789位,與去年同比增加了4623位。

常有人說生老病衰是自然規律也是人生常態,但隨著現代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曾經那些我們以為的「不可能」也在一點點變為「可能」,華爾街知名投行美林美銀曾這樣分析道:2020年之後的醫學知識每經歷73天就會再增長一倍,這將影響著人類壽命質量和寬度實現前所未見的提升,一場可能改變全人類的技術革新正在到來。

不論是CR機制還是各種先進生物技術,都體現出人們對於長久生命的殷切嚮往,而在當下時代發展的多方助力下,或許我們有理由有信心可以期待:這一代人將迎來百歲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