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3日15:00,由Intelligent Medicine雜誌編委會、清華大學智慧醫療研究院、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聯合舉辦,愛思唯爾協辦的智慧醫學大講堂第五期順利召開。

在主編董家鴻院士的支持下,系列大講堂的目的在於分享智慧醫學領域的國際前沿,匯聚海內外各領域的醫學及理工科科學家,搭建增進了解的平台,促進醫工交叉的合作、科研、實踐與發展。

第五期論壇的主題是「多器官醫學影像分析」,論壇主席為百度智慧醫療科學家、WHO數字健康諮詢委員會專家許言午教授,邀請到英國鄧迪大學計算視覺NRP主席Emanuele Trucco教授、英國利茲大學利茲數據分析研究所利茲健康技術創新中心Alejandro F. Frangi教授做精彩報告,許言午教授主持會議。

系統性疾病可引起特定器官的症狀,這可以是系統性疾病早期診斷的切入點。在很多情況下,眼睛的症狀和體徵往往是其他重要系統性問題最初可見或最明顯的臨床表現。糖尿病、高血壓、關節炎、甲狀腺機能亢進、神經退行性疾病、血液學惡性腫瘤和全身性感染等疾病,已被研究證實會影響眼部結構和視力。據報導,在感染背景下,60%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愛滋病)患者會出現眼部疾病,這一比例在屍檢中增加到了90%。愛滋病最常見的眼部疾病是巨細胞病毒視網膜炎和視網膜微血管病變。此外,視網膜血管病變也是無症狀高血壓患者的表現。嚴重的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與嚴重的血壓問題密切相關,而這正是中風和腎臟及心臟疾病的最高風險因素。因此,系統化的眼科檢查對於管理眼部疾病和潛在的系統性疾病都是至關重要的。

論壇主席許言午教授在致辭中指出,目前機器學習領域的發展催生了大量基於眼部影像對系統性疾病進行自動診斷的工作,儘管有這方面的研究進展,但從一個特定器官檢測系統性疾病仍是一項挑戰。一方面,目前廣泛使用的深度學習技術亟需大量優質多模態疾病並發數據輸入,並且缺乏足夠的可解釋性;另一方面,我們對許多系統性疾病確切發病機制的理解仍不完整。因此,臨床醫學、工程技術和數據挖掘相結合的跨學科研究在這一領域尤為關鍵。

英國鄧迪大學Emanuele Trucco教授做了「視網膜血管系統可以預測全身性疾病的風險嗎?」的主題報告,介紹了團隊在國際性合作項目中研發的VAMPIRE系統,介紹了橫跨醫學圖像分析、深度學習和數據分析等學科的視網膜血管特定形態測量參數,如視網膜血管直徑、彎曲度和分形維數與心血管風險因素以及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關聯研究。Trucco教授指出,這種基於視網膜影像無創且直接的全身血管風險評估方法已接近傳統心血管風險標誌物的評估結果,甚至可以提供更高價值。

英國利茲大學Alejandro F. Frangi教授作了「可以通過眼睛透視系統性疾病嗎?——關於多器官圖像分析及預測模型」的報告。Frangi教授詳細介紹了利茲大學生物醫學計算成像和仿真技術中心正在進行的基於視網膜影像開發的低成本全身系統性疾病篩查和診斷工作。團隊深入研究全身系統性疾病在不同器官中引起的異常表現,並分析其中的相關性。例如,研究發現視網膜圖像上的生物標記與心臟功能密切相關,因此可輔助預測心肌梗死風險。從視網膜影像中了解與眼睛有關的異常表現可以補充現有的系統性疾病風險畫像,為快速篩查重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來自全球的觀眾通過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智慧醫療研究院、Intelligent Medicine、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愛思唯爾的線上媒體平台中國搜索、百度直播、今日頭條及中國網網家家、中國搜索、學堂在線等相關媒體平台觀看了本次論壇。

回看連結:

https://www.xuetangx.com/live/zhihuiyixuedajiangtang20220527/zhihuiyixuedajiangtang/12281650/25204770

本次論壇主席許言午教授在百度HCG智慧醫療部負責科研與法規研究組,是集眼科AI研究、科研合作、標準/指南制定、醫療器械產品註冊為一體的「產學研」團隊。自2018年百度智慧醫療部門成立以來,其團隊共發表期刊論文23篇,其中OphthalmologyMed Image AnalIEEE Trans Med ImagingIEEE Trans Cybern等頂刊論文16篇;發表會議論文35篇,其中MICCAI、CVPR、AAAI等頂會論文17篇;編著專著6部。每年牽頭在醫學影像頂會MICCAI上組織OMIA眼科AI研討會和國際眼科影像比賽iChallenge。牽頭或參與制定的國際和國家標準/指南共8項。團隊主導為百度拿下首張醫療器械註冊證二類證和三類證,其中三類證也是全國首張多病種AI醫療器械三類證和首張青光眼AI三類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