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規範序貫治療的使用,轉換TKI的時機是個關鍵點
ALK融合在當前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治療靶點中關注度名列前茅,這主要是因為自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類靶向藥進入臨床後,顯著延長了ALK陽性患者的生存。目前總生存期(OS)突破5年的患者,在臨床中已經比比皆是,一線使用克唑替尼治療、再序貫使用其他ALK-TKI的患者,真實世界研究中的中位OS可達到7年[1-4]。對晚期NSCLC而言,這樣的療效已經非常優秀,實現了將ALK陽性NSCLC轉化為一種「慢性病」的目標。
不過為了獲得長期生存,ALK陽性NSCLC的靶向治療也需要不斷規範化和優化,例如在克唑替尼一線序貫治療模式中,就需要精準判斷轉換不同ALK-TKI的指征和時機,從而儘可能延長每一種ALK-TKI的治療持續時間,讓靶向藥物的治療價值最大化,本文將對這一問題進行淺析。
對ALK陽性晚期NSCLC,合理的序貫治療有哪些意義?
從定義上說,序貫治療是指不同藥物或干預措施的依次使用,其主要目的則是為了實現患者生存獲益的最大化。尤其是對晚期癌症患者,OS目前仍是判定臨床獲益的「金標準」,如果合理的序貫治療能夠達到最長的OS,將無疑會成為醫生和患者都青睞的治療模式。而在晚期NSCLC的治療中,可用於序貫治療的藥物和方案也是非常豐富的(圖1)。
圖1.可用於序貫治療的不同藥物及單藥/聯合治療方案
當前對晚期NSCLC進行系統性藥物治療時,傳統化療、針對驅動基因的靶向治療、抗血管生成治療以及免疫治療,都有著各自合適的應用場景和獲益人群,因此做好「排兵布陣」顯得尤為重要。ALK陽性晚期NSCLC屬於靶向治療的典型獲益人群,臨床中往往會優先應用ALK-TKI,且ALK-TKI目前也已經「三代同堂」,為一線治療及可能的後線序貫治療提供了許多可能性,而序貫治療對延長患者生存的意義也較為明確。
一項真實世界回顧性研究顯示,在接受一代/二代ALK-TKI治療的ALK陽性NSCLC患者中,能接受3-4種不同ALK-TKI治療患者的中位OS可達56個月,使用2種TKI治療患者的中位OS為42個月,而僅使用1種TKI治療患者的中位OS僅為15個月(圖2)。這反映出患者如有條件接受治療,則ALK-TKI序貫治療有較好的臨床價值,且該研究中最常見的序貫治療模式,就是克唑替尼一線序貫治療(占序貫治療患者的60%)[5]。
圖2.多種ALK-TKI序貫使用,有較明確的臨床獲益
而隨著靶向治療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報告的多項真實世界研究中,克唑替尼一線序貫治療能使患者的中位OS超過7年[1-4]。但充分實現這種序貫治療模式獲益的重要前提,是準確把握序貫治療的時機,最合理地轉換使用不同的ALK-TKI。
堅持「進展後換藥」,是OS獲益最大化的關鍵環節
眾所周知,對腫瘤患者轉換治療藥物,通常發生在疾病進展之後,而這種轉換往往並不會影響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在臨床研究中,轉換為其他藥物或方案的序貫治療,對研究所評估的單一治療藥物或方案PFS數據並不會產生影響,但可能對患者OS數據產生明顯影響[6],許多允許治療組患者交叉(Cross-over)的NSCLC臨床研究中都存在這種影響。
選擇合理的轉換時機,則會對序貫治療的整體獲益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在未出現疾病進展時就更換治療藥物,過早開始後線治療,原有治療藥物的獲益就未得到全部發揮、總體治療時長也相應縮短;在治療進展後視耐藥機制,換用合適的後線治療藥物,則是相對更合理的選擇,能使一線、二線乃至更後線治療「藥盡其用」,從而讓OS獲益最大化(圖3)。
圖3.不同序貫治療模式對患者OS的影響
以此前提到的真實世界回顧性研究為例,多因素分析顯示,一線應用的ALK-TKI治療時間(DoT)較長,與二線應用ALK-TKI的DoT較長顯著相關,同理二線應用ALK-TKI的DoT較長也與三線ALK-TKI的DoT較長顯著相關(p值均<0.0001)[5];而在多種慢性疾病及需長期用藥的患者管理中,非醫學原因(即缺乏臨床療效/緩解、副作用或依從性差之外的原因)的換藥,則往往與臨床結局惡化顯著相關[7],這對ALK陽性肺癌治療也有參考意義。
因此在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等國內外權威NSCLC診療指南中,均建議對驅動基因陽性患者,應在一線治療發生疾病進展後進行後線治療。克唑替尼一線序貫治療的臨床實踐經驗,也證明進展後換藥才是更有利的選擇。
精準應用和機制優勢,讓克唑替尼一線序貫治療得到認可
目前已有多項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和真實世界研究,詳細報告了克唑替尼一線序貫治療,在臨床中的實際應用模式和臨床結局,且大多為克唑替尼一線治療進展後,序貫其他ALK-TKI治療。如克唑替尼對比阿來替尼,一線治療日本ALK陽性晚期NSCLC患者的J-ALEX研究中,克唑替尼組患者從隨機化分組到首次更換治療的中位時間為12.3個月,較中位PFS更長(10.2個月),提示更換治療方案的時間節點是在疾病進展後發生的[8]。
ALEX研究最終OS分析也顯示,克唑替尼組的5年生存率達到64.11%,與阿來替尼組相當(60.85%),反映出在克唑替尼一線進展後換藥的序貫治療模式,有明確的長生存價值。而較早的PROFILE 1014研究[9]及法國真實世界研究[2],也為克唑替尼一線治療發生進展後換藥,且患者均體現出明確的長期生存。其中法國真實世界研究的中位OS更是突破了7年,且三代ALK-TKI洛拉替尼的出現,有望進一步擴大克唑替尼序貫治療的生存獲益[10]。
上述克唑替尼一線序貫治療的良好獲益,與克唑替尼本身的作用機制和治療耐藥機制也密不可分。克唑替尼用於ALK陽性NSCLC的一線治療時,對經典EML4-ALK融合(主要指V1/V3變體)、多種非經典ALK融合和ALK複雜融合均有效(圖4);且克唑替尼的治療耐藥機制中,ALK擴增和突變耐藥,大多可由二代/三代ALK-TKI解決,旁路耐藥發生率相比二代ALK-TKI較低,從而為繼續使用ALK-TKI序貫治療提供了更多機會。
圖4.克唑替尼對經典EML4-ALK融合、多種非經典ALK融合和ALK複雜融合均有效
小結
克唑替尼一線序貫治療模式的顯著臨床獲益,已得到臨床研究和真實世界經驗的充分證實,成功為ALK陽性晚期NSCLC樹立了7年長生存的新基準,且靶向藥物的不斷發展還有望進一步延長生存。但為了讓患者的治療獲益最大化,臨床工作者需要合理和規範化進行序貫治療,以疾病進展作為序貫治療的轉換時機,並根據動態基因檢測結果和患者實際病情,選擇最合適的序貫治療藥物,這樣才能幫助患者實現更長久、更有質量的生存。
參考文獻:
[1].Pacheco J M, Gao D, Smith D, et al. Natural history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verall survival in stage IV ALK-rearrang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19, 14(4): 691-700.
[2].Duruisseaux M, Besse B, Cadranel J, et al. Overall survival with crizotinib and next-generation ALK inhibitors in ALK-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FCT-1302 CLINALK): a French nationwide cohort retrospective study[J]. Oncotarget, 2017, 8(13): 21903-21917.
[3].Ito K, Yamanaka T, Hayashi H, et al. Sequential therapy of crizotinib followed by alectinib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arbouring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rearrangement (WJOG9516L):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2021, 145: 183-193.
[4].Peled N, Gillis R, Kilickap S, et al. GLASS: Global Lorlatinib for ALK (+) and ROS1 (+) retrospective Study: real world data of 123 NSCLC patients[J]. Lung Cancer, 2020, 148: 48-54.
[5].Waterhouse D M, Espirito J L, Chioda M D, et al.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ALK-Inhibitor Therapy Sequencing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LK-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Drugs-Real World Outcomes, 2020, 7(4): 261-269.
[6].Latimer N R. Treatment switching in oncology trials and the acceptability of adjustment methods[J]. Expert Review of Pharmacoeconomics & Outcomes Research, 2015, 15(4): 561-564.
[7].Nguyen E, Weeda E R, Sobieraj D M, et al. Impact of non-medical switching on clinical and economic outcomes,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medication-taking behavior: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and Opinion, 2016, 32(7): 1281-1290.
[8].Hotta K, Hida T, Nokihara H, et al. Final overall survival analysis from the phase III J-ALEX study of alectinib versus crizotinib in ALK inhibitor-naïve Japanese patients with ALK-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ESMO Open, 2022, 7(4): 100527.
[9].Solomon B J, Mok T, Kim D W, et al. First-line crizotinib versus chemotherapy in ALK-positive lung cancer[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1(23): 2167-2177.
[10].Ma X, Yang S, Zhang K, et 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sequential patterns after crizotinib progression in advanced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Thoracic Cancer, 2022, 13(12): 1788-1794.
*此文僅用於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