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燃財經出品

作者 | 鄧雙琳 王躍霞 曹 楊

馮曉亭 杜曉玲 郭一夢

編輯 | 饒霞飛


進入25歲以後,王岩對於護膚品的選擇更加謹慎,這份謹慎不僅限於護膚品的品牌和價格,更是延展到了護膚品的成分——在選擇一款護膚品之前,王岩會先研究它的成分表,以判斷這款護膚品是否適合自己的膚質,以及和自己其它正在使用的護膚品是否會產生成分衝突。


像王岩這樣喜歡研究護膚品成分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甚至掀起了一股「成分黨」的熱潮。


在豆瓣「我愛化妝品」小組搜索關鍵詞「成分」,出現了將近7000條的帖子,這些帖子的內容大多都是分析某款護膚品的成分,以求更科學的護膚。


「成分黨」正在成為一部分年輕人的標籤,而年輕人對於研究成分的熱情,不止體現在護膚領域,在飲食、健身、養娃、裝修等領域,他們都熱衷挖掘背後的相關成分是否科學。當他們拋出那些晦澀難懂的成分名詞時,一些外行甚至會誤以為他們是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


元氣森林乳茶的所謂「0糖」或許可以騙得了普通年輕人,但絕不可能逃得過「成分黨們」的法眼,在乳茶事件發酵前,就有不少「成分黨」在微博、豆瓣等平台質疑過這款產品是不是「偽0糖」。


「成分黨」的崛起,得益於社交媒體平台的透明化。獲取信息的門檻變低以後,年輕人們變得更加聰明且謹慎,他們能夠從更多渠道獲取到產品的真實信息甚至能夠判斷真假,在這股風潮之下,一些成分並不科學的產品很難再靠單純的營銷去收割「智商稅」了。


這些年輕人對「成分」的研究,已經覆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熱衷於研究和探討「健康」的飲食和生活,試圖儘可能的「健康」生活。


本期小酒館,我們和七位熱衷於研究成分的年輕人聊了聊,在他們之中,有的人因為曾經跟風買護膚品頻頻踩坑,所以開始研究護膚品成分,爭取做到科學護膚;有的人則在懷孕生子後,主動學習奶粉、輔食的成分配比,成了半個「母嬰專家」;還有曾經因為過度節食導致身體拉響警報後,被迫研究更健康的飲食結構的「飲食成分黨」。


某種程度上,這屆熱衷於研究成分、追求科學生活方式的年輕人,可以稱得上是「人均科學家」了。當然了,這個稱呼只是一種調侃。而這些年輕人對健康生活的追求,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對美好的嚮往。



選擇適合自己的成分,才是科學護膚

球球 | 23歲 運營


2015年的時候,我剛上大學,那時候美妝博主剛剛興起,作為化妝小白的我每天在宿舍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跟著美妝博主學習護膚和化妝知識。


當時對護膚產品了解的渠道很少,每個月生活費也不多,沒有多餘的錢去盲買試錯,所以只能跟著博主種草,選擇護膚品首先看的是熱度、品牌和口碑,但是即便這樣,買來的護膚品還是頻頻踩雷。




有一段時間,我因為精神焦慮和壓力過大,開始頻繁爆痘,很多博主說濕敷菌菇水很有效,但我連續濕敷了一段時間還是沒有改善。又有博主說,理膚泉的系列產品對痘痘的效果也不錯,但我使用後依然感受不到明顯變化。後來,我去了三甲醫院的皮膚科,醫生給我開了一支維A酸乳膏,塗了半個月,痘痘就全好了。


醫生說,不是越好、越貴的護膚品用了皮膚就一定好,而是要因人制宜,根據自己的皮膚狀況對症下藥。這種情況下,了解護膚品的成分就顯得尤為重要。


後來,我發現美妝KOL發布的很多種草清單都是品牌的軟廣,我開始不再盲目相信美妝博主的推薦,而是從更多平台和渠道去了解護膚品的成分和效用是什麼。


認真研究了成分以後,我發現含有果酸、水楊酸類的護膚品的消炎作用更好,可以調解皮脂代謝,對油皮痘肌很友好,但是需要注意濃度和建立耐受。


而VA類的護膚產品則能夠有效抗老。最近很流行的一個護膚公式「早C晚A」就是白天使用VC類的護膚品抗氧化,晚上使用含VA類的護膚品抗老抗皺,再配合含煙醯胺的護膚品提亮膚色。我研究了一段時間,選擇了適合自己的低濃度A醇護膚品遵循「早C晚A」方法使用了一段時間後,膚質的確有了較大改善。


但這個護膚公式的理念雖好,卻不適合所有人,如果沒有建立耐受以及沒有嚴格防曬避光的話,反而會讓皮膚更糟糕。護膚「成分黨」現在已經成了一股新的風潮,比起護膚品的牌子和價格,越來越多人都更加在意護膚品的成分。


但「成分黨」不能跟風,而是一定要先分析自己的皮膚狀況,再選擇最適合自己膚質的護膚品,科學護膚才能看到最好的效果。



體重驟增後,我戒掉了零食

曼文 | 26歲 辦公室文員


我是一名資深的零食愛好者,尤其是辣條,朋友說我是「嗜辣條如命」。


我的快樂時刻,辣條幾乎從未「缺席」,別人是啤酒炸雞party,我就比較特別了,逢場必開辣條狂歡party——甜辣味的衛龍、咸辣味的花蝴蝶、麻辣界代表麻辣王子,以及兒時記憶中的火爆雞筋、大刀肉、大辣片,各種口味與各式口感的辣條,我如數家珍。


沒有什麼是一包辣條不能解決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就來兩包。辣條之外,我還會囤很多不同口味的薯片和各式各樣的軟糖,裝修的時候我還特意在冰箱與牆壁之間設計了一個抽屜式的零食櫃,每當把這個「小型便利店」填滿後,我的幸福指數都會蹭蹭上升。




「零食不健康,健康非零食」的道理我當然明白,但是從未引起過重視,並且還一直以「巴菲特喝可樂、吃麥當勞,身體依然倍兒棒」的例子進行自我安慰,認為身體機能出現問題只是機率問題。對那時的我來說,滿足口腹之慾才是快樂的第一要義,每天打工已經這麼辛苦了,如果連零食都不能吃,生活還有什麼意義?


但這份快樂在我25歲那年戛然而止了。過完25歲生日後,我發現體重開始不受控制,沒過半年,就胖了20斤,從98斤暴漲至118斤,臉上開始持續爆痘,最嚴重的時候下巴上連成片,舊痘沒好新痘又來,這已經超出了自我調節的範圍,我只能去求助醫生。


醫生給我開了內服的清熱化毒丸與外敷皮膚軟膏,同時叮囑我一定要戒掉零食,零食中含有各種抗氧化劑、防腐劑、食用色素、增稠劑等添加劑,雖然拋開劑量談影響並不科學,但事實上,很多小作坊生產的零食都未嚴格執行添加劑標準。


此外,醫生還科普了一個令我震驚的事實:辣條的含糖量很高。以辣條王子為例,每100g的辣條有40.4g的碳水化合物,除了糖,辣條的含鹽量也不低,辣條王子的含鈉量為2460mg,以食鹽=鈉×2.54的計算公式可知一包辣條中含6.95g的鹽,而成年人每天科學的食鹽攝取量是不超過6g,聽到科普後的我眼淚掉下來。


如此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我只能和它say goodbye。自此以後,我也加入了成分黨大軍,凡是包裝食品就先看成分,碳水、熱量、反式脂肪酸成為我關注的重點元素,除此之外,我還開始注重膳食纖維、植物蛋白等營養元素的搭配。


從去年7月起,我全面戒斷了高油高糖的零食,爆痘問題開始好轉,在26歲生日前成功瘦到了102斤。但有時我也克制不住自己,所以也會嘗試一些現在市面上興起的低卡零食與代餐食品,雖然代餐主打低油低鹽低熱量,但我覺得偶爾用來解饞可以,最好還是別當正餐的替代品。



自從養了娃,我就成了半個母嬰專家

玉米卷 | 31歲 自由職業者


對於育兒,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在自己沒有孩子之前,我還覺得有些誇張,但直到前幾年懷孕、生娃,我也是把這句話的前半句踐行的真真切切。


從知道自己懷孕開始,我就慢慢地關注了一些母嬰大號。先是了解如何選擇奶粉、衣服,水杯餐具再到如何做輔食。如今我早已從一個小白變成了孩子們飲食起居的「半個行家」。


其實初為人母,最先關心的就是奶粉的成分,我也不例外。當時身邊的很多媽媽都說要選國外的奶粉,國外的奶粉營養價值更高,國內的不安全等等。然後通過一些母嬰號的知識普及以及自己查閱的關於國家藥品食品監管局的標準等等,才發現,其實無論是從能量、蛋白質、脂肪還是說維生素、礦物質等等方面,我國的配方奶標準與大家推崇的美國、歐盟、澳洲都基本相同。




不過這些知識在後來的餵養過程中,我並沒有用上。很幸運,我實現了純母乳餵養。


之後就是關於輔食的添加。一般足月出生的寶寶在6個月之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了。但現代醫學證明,一歲之前的寶寶是嚴格禁鈉的。這並不是簡單地說吃飯的時候不放鹽,也包括給嬰兒選擇磨牙食品、手指食品時,在營養成分表里看鈉的含量是多少。


但也因為這一點,市面上出現了很多針對小嬰兒的醬油、橄欖油、椰子油等等,尤其是醬油。打著「寶寶醬油」的旗號,其實與正常的醬油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只是鈉的含量多或少的區別。但不管是多還是少,都是不可以給一歲之前的寶寶食用的。


其次就是衣服和餐具的選擇。這個其實很簡單,嬰兒的衣服,相較於品牌來說,成分是更重要的。首先必須要選擇的就是「A類」100%棉的服飾,A類產品就是那種嬰兒可以直接接觸皮膚的衣物。餐具、水杯一定要選擇沒有BPA、PVC和鄰苯二甲酸鹽的環保材質。


還有就是,不管是不是大牌子,在給孩子們買東西的時候,還是要從正規渠道購買,旗艦店、實體店等等。



保健品並非多多益善,還得看成分及個人需求

豆子 | 28歲 場務


干我們這行的,常年作息不規律,每次進組,工作時間12個小時起步、一宿一宿通宵也是常有的事。因為我太熱愛這行,即便很累但我依舊不想轉行,為了有一副健康軀體支撐我幹下去,我早在25歲那年便開始注重養生。


高糖高脂肪的事物一概戒了不說,我還開始將目光投向保健品,主要是那時我好幾位代購的朋友都在朋友圈推薦澳洲保健品,關注的好幾個有些影響力的博主和公眾號也在對這類保健品做推廣。他們會做些吃保健品前後的測評和對比,對我來說這很有說服力。


其中,熬夜人士必備得「護肝片」、女性保養必備品「蔓越莓膠囊」、排毒養顏的「葉綠素液」、補血益氣緩解疲勞的「鐵元草本滋補液」和補充營養的複合維生素片……這幾個他們著重推薦的產品,都是我主要入手產品。


膠囊形狀的保健品倒還好,液態的保健品真的是難以下咽,味道特別奇怪,問了代購,代購則以「萃取天然草本精華」、「未經過多化學加工,食物的本質」等理由搪塞我。一開始我還都信了,每天定時遵從食用方法服用多款保健品。


服用這類保健品最初那段時間,我還自我感覺十分良好,覺得精氣神都在日趨向好。但不到一個月我就開始感覺到身體出現異樣,我臉上開始爆痘,生理期也出現紊亂,去醫院看醫生,醫生得知我每日要吃4款以上保健產品時,便建議我可以減少保健品同時服用,但他也沒保證說保健品與我身體異樣有明確關係,只是建議罷了。




從醫院出來後,我便在網上搜索是否有和我一樣出現相似症狀的人,在微博和知乎上進行搜索後,雖然出來好多力證保健品有用的文章,但在一片叫好聲中我還是找到一些用戶甚至專家寫的文章,文中陳述一個觀點,「價高的保健品其實是智商稅。」


其中最讓我無法接受的是,一位醫生在文中寫到,對於我這類每日正常進餐的年輕人而言,根本就沒必要額外補充複合維生素。也就是說我花好幾百買一瓶的複合維生素片壓根就屬於「畫蛇添足」。


打那以後,我開始研究業內多位著名的醫生和專家在平台發布的內容,去學習如何看產品的成分表和配方表,並對有用的成分進行甄別。


例如主要成分是水飛薊素的護肝片,並沒有高質量的學術研究成果,證明水飛薊素可以做的抗炎和抗肝纖維化,也就是所謂的「護肝」;蔓越莓膠囊不可否認確實有抗氧化成本,但是就膠囊所承載的劑量而言並沒有什麼意義……


現在的我已經用正常飲食和定期運動來替代保健品,但我也並非全然排斥保健品,我其實還是會給我媽媽購買鈣片和維生素片。因為她飲食習慣以及乳糖不耐受等原因造成飲食不均衡,在徵求多位營養師和醫生建議後,我會給我媽媽購買些保健品,但前提必然是「適度」。



盲目節食減肥只會適得其反

芒芒 | 25歲 教師


以前,我為了快速瘦下來,上網搜了很多諸如「10天速瘦10斤」、「一周速瘦5斤」的減肥食譜,這種食譜一般都是讓你第一天不要進食,只喝水,第二天只吃雞蛋和蘋果,第三天只吃黃瓜……說到底就是純靠節食餓瘦的。


我依樣施行了一段時間後,體重的確快速下降了很多,但臉色也變得很差,甚至開始嚴重脫髮,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眼前發黑。


而且這種節食減肥很快就會反彈,雖然我靠這個食譜快速瘦了10斤,但恢復飲食後,很快就又胖回來了。




後來,我又聽說「生酮減肥法」很流行,所謂的生酮減肥法,其實就是少吃碳水化合物,多吃脂肪類食物,以這種不平衡的方式來加快身體新陳代謝,起到消耗熱量的作用。這次為了防止反彈,我還配合了有氧運動。


很快,我又瘦了10斤,但這次減肥的後果卻是生理期推遲了半個月,去看醫生時,醫生嚴肅告訴我,這種減肥辦法不能再嘗試了,碳水化合物是人體必要的營養素,盲目斷碳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影響。


我不敢再隨便節食了,於是我通過豆瓣、小紅書、微博等各種渠道認真學習如何通過健康飲食來減脂。我了解到,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是人體必須的三大營養素,盲目「斷碳」或者「斷脂肪」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每天正確攝入三大營養素,人體才能正常運轉。


由此我發現其實很多所謂的「健康餐」也都很不科學,許多「健康餐」都以蔬菜沙拉為主,包含大量水分,缺少蛋白質和脂肪,雖然控制了熱量,但營養成分卻並不高。


我開始改變自己的飲食結構,注重低糖、高蛋白、多蔬果,同時注重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合理攝入,不再單一的只吃蔬菜沙拉、雞胸肉之流,而是儘量讓飲食更加豐富多樣,同時又將每天攝入的卡路里數控制在一定範圍里。


在改變飲食結構的同時,又配合一定的有氧和無氧運動,這次減肥雖然見效沒有那麼快,但體重在穩定逐步下降的同時,皮膚、氣色也都變好了。


在科學飲食的這條路上,我還是個小白,還有更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自從變成「飲食成分黨」以後,火鍋、炸雞、奶茶這些食物對我的吸引力反而變低了,相對於滿足口腹之慾,我覺得健康對現在的我的誘惑力更大。


「無糖奶茶」竟然也是」高糖炸彈「

加菲 | 27歲 自由職業者


據說,一杯無糖奶茶的總熱量,相當於2.5碗米飯,2.2斤香辣小龍蝦,2.6斤小番茄,4.4斤水果黃瓜,但我一直不是很相信這個結論。作為一個奶茶狂熱愛好者,無論朋友如何向我科普奶茶的「十宗罪,我都不會放棄一天一杯奶茶。


因為我自認為是個「奶茶成分黨」,雖然喝的是奶茶,但我也會儘量選擇更科學的配比去喝。比如,普通奶茶都會選擇用植脂末來代替牛奶,所以我一般都會選擇紅茶拿鐵加免費配料的無糖版本,這讓我覺得即使同樣在喝奶茶,也比別人健康的多。




不止是奶茶,就連現在市面上宣傳的「零糖零卡零脂肪」的飲品,我也會看它的營養成分表以及配料表,所謂的「零糖」的配料表中的阿斯巴甜和赤蘚糖醇都是代糖,代糖學名人工甜味劑,也就是通過人工化學改造或合成的具有甜味的化學物質,甜度高,沒有熱量,但並沒有證據說明,代糖就不會讓你變胖。所以這些「智商稅」我一般都會選擇避免,直接喝蘇打水或者白開水。


但萬萬沒想到,自認為能夠清晰判斷成分表的我有一天也會在「奶茶」上栽倒。一直關注液態糖分的我,卻忽略了固體糖分。


前兩天看到一個測評,原來我一直喜歡添加的那些免費配料,比如珍和西米,裡面都添加了糖、香精、色素、食用膠還有不少的添加劑,甚至我一直以為最健康的芋泥裡面也添加了很多糖和芝士粉。而糖分最低的配料竟然是珍珠。喝一杯中杯加料的奶茶,相當於吃進去50g的糖,而一杯大杯加料的奶茶則相當於吃進去61g左右的糖。


這讓我十分震驚,原來我自認為的「無糖奶茶」竟然也是「高糖炸彈」。看來,我自封的「奶茶成分黨」也不過只是個半瓶水的程度,在研究成分的路上,我還得繼續加油。


為了裝修不被坑,我成了半個裝修專家

曉可 |31歲 律師


裝修之難,相信自己裝過房子的人都應該深有體會。我裝修第一套房子的時候,為了圖省事,是直接承包給裝修公司的,什麼都沒有過問,一套兩居室,當時裝修花了20多萬元,還是簡約風。雖然當時裝修公司承諾質量和用材如何如何好,但實際上,我們住進去的前一年,那些封閉式的家具,一打開便一直有比較大的氣味,而且很多常用的家具,像櫥櫃,不到兩年就壞了。


後來在生活中接觸得多了,我才慢慢了解,原來裝修有那麼多的學問,任何材料都有各種成分,尤其是裝修材料中的甲醛,會嚴重影響身體的健康。後來,我在自己添置家具的時候,便開始注意家具的質量和材質,儘可能地降低甲醛。


買了第二套房子後,我們家孩子已經3歲。為了孩子的健康,我決定全程參與裝修。我只選擇了一個半包的裝修隊,所謂的半包,就是所有裝修用的材料,都需要自己去購買。


為了選擇更健康的裝修用材料,我做足了功課,各種裝修論壇、各種講座,學了不少裝修的硬知識。比如裝修儘可能去繁從簡,越簡單越好。家具用材選擇實木的,地板也要實木的,牆面不要貼牆紙,貼牆紙中的用膠含有大量甲醛;油漆的甲醛含量也有高低。




而且,不僅僅是硬裝中的材料含有大量甲醛,軟裝也要儘可能簡單,比較窗簾、地毯、床墊這些,也都含有大量的甲醛,所以即使是軟裝,也同樣要選擇。


當時,因為建材市場在賣建材的時候,並不會標註建材的甲醛含量,我的做法就是儘可能選擇正規品牌,雖然在第二套房子裝修的時候,花了更多的錢,但多少買個心安,


實際上,我認為我的做法是對的,新家裝修後,我去做了一下甲醛檢測,新家的甲醛含量處在正常水平下線。新家裝修完以後,我買了大量的綠植擺放在家裡,還放了很多除甲醛的東西,並且通風一年以後,我們才搬到新家。


現在在生活中,我在購買東西的時候,也特別注意各種成分,我們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給自己及家人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不是嗎?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部分內文配圖來源於pexels。文中球球、曼文、玉米卷、豆子、芒芒、加菲、曉可均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