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的完成體驗報告,這段時間我的主力機從 iPhone 12 Pro Max 變成了 Find X3 Pro,在體驗了將近半個月後,有蠻多感受想跟大家分享。

首先要特別感謝愛范兒提供試用機會,這也是我第一次參加眾測活動,希望我所分享的內容能對大家選購 Find X3 系列有所幫助。當然了,我的體驗感受只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設計

這次我收到的是鏡黑,說實話我不是很喜歡亮面玻璃,如果是自己買的話我肯定會選擇「宇宙摩卡」,一來有質感,二來也不會顯露指紋痕跡。


OPPO Find X3 Pro 鏡黑

是的,鏡黑真的太容易沾指紋,當然我也必須承認一點,鏡黑確實非常漂亮,在我身邊,幾乎每一位看過鏡黑的朋友都對其讚不絕口,甚至有的朋友還願意為此而忍受指紋痕跡。

鏡黑的漂亮並不是因為它擁有猶如鏡子般明亮的通透感,而是在於 OPPO 採用了極為先進的工藝創新:

「整片玻璃在熱鍛下成型,前後 3D 曲面過渡。指尖從機身邊緣平滑拂至攝像頭邊緣,觸感流暢,渾然天成。」 —— OPPO

毫無疑問,這是一項極具挑戰的工藝。光憑這點就足以感受到 Find X3 系列工業設計團隊的高度追求。

可是,設計不只是用於觀賞,還需要貼身使用。細節處理和裝配工差同樣不能馬虎。Find X3 Pro 的中框與玻璃背板的銜接明顯處理得不夠平滑,這就導致手指在邊緣滑動時會摸到一些凸起的不適感。此外,機身四周的倒角和整個背面的弧線,總感覺氣質上缺了點優雅。

螢幕

OPPO Find X3 Pro 配備了一塊解析度為 3216 × 1440 的螢幕,並採用了新一代 LTPO 背板技術。關於 LTPO 我簡單寫了一段介紹,大家可以選擇性閱讀或直接跳過。


目前,幾乎所有 Android 旗艦的螢幕都支持 QHD+ 解析度和 120Hz 刷新率,在提供了專業級顯示素質的同時,也帶來了如絲般順滑的高幀體驗。不過,在美好體驗的背後,卻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們:耗電。

螢幕要顯示更高的刷新率,內容就得以更高的顯示幀率呈現。假如你同時使用高刷新率和高解析度,不可避免就會對手機續航造成嚴重影響。那麼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答案來了,它就是 LTPO 背板技術。

從 Apple Watch Series 4 開始,我就一直在關注 LTPO 的技術發展趨勢,期待著它早日出現在手機螢幕上,讓手機的高幀體驗邁向真正意義上的成熟,這是因為 LTPO 可以讓螢幕的功耗得到有效的控制。

現階段 Android 陣營只有三星旗艦、OPPO Find X3 系列和一加 9 Pro 採用了 LTPO 背板技術,螢幕也由此可以在 1Hz-120Hz 刷新率之間瞬時切換,這意味著系統可以通過識別當前內容的顯示幀率,讓螢幕匹配相應的刷新率,從而降低螢幕帶來的功耗。

- 當你觀看一部 24 幀的視頻,螢幕只需要以 24Hz 刷新率顯示。

- 當你閱讀小說,螢幕甚至可以降低到 1Hz 刷新率。

事實上,LTPO 的出現並不是減少高幀體驗產生的耗電量,它本質上是讓低幀內容以低刷新率顯示,而在此之前的技術是無法顯示 1Hz 刷新率。

因此,假如你的使用習慣更多是偏向於高幀體驗,那麼 LTPO 所能節省的電量是極為有限的,而對於那些無需滑動的使用場景,例如閱讀文字、觀看視頻和瀏覽照片等等,LTPO 確實可以顯著減少螢幕的功耗,從而讓手機續航得到延長。


好了,以上就是 LTPO 的相關介紹,下面我接著聊聊 Find X3 Pro 這塊螢幕的實際體驗感受。

簡單一句話概括,這塊螢幕僅次於三星 Galaxy S21 Ultra 和 iPhone 12 Pro 系列,稱得上是目前最好的手機螢幕之一。

不同於 Find X2 Pro 的瀑布屏,Find X3 Pro 採用了微曲面的設計,對於不喜歡曲面屏的我來說,勉強可以接受。


微曲面設計

這塊螢幕的顯示效果非常出眾,近乎完美,絕對是目前國產旗艦里最好的,沒有之一。非要雞蛋裡挑骨頭的話,我覺得只有一點,那就是螢幕的通透感還是不如 iPhone 那麼細膩。注意,這是所有 Android 手機都存在的問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iPhone 的螢幕就是始終擁有一種猶如錶面上浮著一層紙的通透感。

新一代 iPhone 12 系列甚至還做到了螢幕與中框齊平,在此我只想說一句,國產手機與頂尖高手仍然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啊。

OPPO 為了讓這塊螢幕擁有更加完美的色彩呈現,這次他們還做了全鏈路 10-bit 色彩引擎,不過說實話在沒有對比的情況下,我是真的毫無感知,注意,我不是在否定這項體驗,我只是想表達一個觀點,有些體驗環節我是可以在無需對比的前提下快速感知得到好與壞,但對於那些必須經過對比才能感知得到提升的體驗,不代表我就不需要。


頂級的 OLED 螢幕體驗

尤其是像色彩管理這類偏向於感性的體驗,我認為它應該是屬於一個作業系統必備的底層體驗之一,現在谷歌沒有做好的工作,OPPO 願意站出來改變它,必須鼓勵。只不過色彩實在是過於感性,任何語言的描述都是蒼白無力。

性能

一個殘酷的事實,如果你不玩遊戲,很少拍照,那麼今年的驍龍 888 旗艦相比去年的旗艦可能很難讓你感知得到進步,反倒在散熱表現上還有些退步。

目前,包括 iPhone 在內的幾乎所有 5G 旗艦都存在散熱問題,尤其是在夏天,散熱問題不僅會變得更明顯,還會直接加快手機的耗電,繼而導致性能難以得到發揮,高幀體驗出現不穩定等等連鎖反應。

OPPO Find X3 Pro 也沒有例外,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能明顯感知得到螢幕和玻璃背板的溫度,為此我用安兔兔檢測了一下,嚴重時甚至會到 42 ℃ 以上,注意,這可是非遊戲狀態下的散熱表現。



有意思的是,我在玩遊戲的時候反倒不怎麼存在散熱問題,整部手機的溫度始終處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這似乎說明了 Find X3 Pro 的散熱本身是做得不錯的,平時不玩遊戲時存在的散熱問題,有可能是第三方 app 造成,又或者是系統優化得不夠到位。

在流暢性方面,Find X3 Pro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擁有非常出色的水準,各種動效乾脆利落,不會感受到卡頓現象,不過在極少數情況下還是會遇到幀率不穩定,沒有適配高刷新率的問題,比如微信小程序,Microsoft Edge 瀏覽器等等。

這兩年,我體驗了不少擁有高幀體驗的國產手機,沒有一部,是的,沒有一部真正做到了穩定流暢的高幀體驗,多多少少都存在掉幀和兼容適配等問題,雖然這聽起來不算很嚴重,但只要遇到就會有肉眼可見的卡頓,說實話還蠻影響體驗的。

站在我個人的角度,我真的特別希望 ColorOS 可以儘快提升高幀體驗的穩定性,畢竟OPPO 系可是最早將專業級 OLED 高幀體驗帶到 Android 平台,然而現在軟硬體做得最好的卻是三星,這多少有點諷刺。

續航

衡量一款 Android 旗艦的續航好壞,我會先將它作為主力機,然後再沿用我平時使用手機的習慣。

  • 優先選擇最高刷新率和智能解析度;
  • 正常光線下始終使用最高螢幕亮度;
  • 絕不開啟任何省電模式。

我始終認為螢幕只有處於最高亮度下,才能擁有最好的顯示效果,哪怕這麼做會顯著提升螢幕耗電量,我也完全不會妥協。因此,除了全黑暗的環境外,正常光線下我必須開啟最高亮度,絕不使用自動亮度,嚴格來講,這應該算是我用手機的一個強迫症。


你有最高亮度的強迫症嗎?

在我迄今體驗過的所有 5G 旗艦中,只有 iPhone 12 Pro Max 真正做到了可以讓我敞開著用,完全沒有任何電量焦慮,即使是臨睡前,手機依然有不少剩餘電量。假如要讓我以 iPhone 12 Pro Max 的續航表現來衡量 Find X3 Pro 的話,我的評價是:中等偏上。

從亮屏時間來看,最近一周我使用 Find X3 Pro 都是在 6 小時以內,一天一充勉強可以,不過確實有點極限操作。如果你的亮屏時間比我高,並且還玩遊戲,那有可能需要一天兩充。對了,考慮到 Find X3 全系支持無線充電,個人建議有電量焦慮的朋友,可以嘗試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無線充電,如此一來就可以做到「上班」滿電,下班也依然滿電的狀態。

全面屏手勢

ColorOS 自從迎來新生之後,其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我們要站在「表」和「里」來判斷它的好與壞,我認為它的「表」已經有非常成熟的面貌,氣質優雅,設計簡潔,與硬體有著高度的一致性。

而它的「里」也在逐漸變得豐富,比如整機雲備份,它可以讓換機變得更加省心便利,再者系統底層也開始有了色彩管理體系,從中也看得出來 ColorOS 團隊有著想把事情做好的決心。

只是在大步向前的過程中,有些產品細節的思考我認為是值得探討的。

今天,我想趁這個機會把 ColorOS 的全面屏手勢問題放大,單獨來跟大家聊聊我的看法。

進入全面屏時代後,手機螢幕已經延伸到邊對邊,幾乎沒有上下邊框的概念,正面的物理按鍵也完全消失不見,於是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如果不改變交互方式,那麼 app 的返回操作、底部導航欄的點擊和滑動就會成為問題,假設某款 app 的底部區域剛好是可以滑動,那更是災難性的存在。

為此,Apple 在推出首款全面屏 iPhone 的時候,就同步帶來了一套全面屏手勢,這套交互以「手勢指示條」為核心,還提出了「安全區域」的設計準則。


常見的 iOS 應用底欄

當然,沒有一種交互是可以討好所有人,免不了會有一些聲音覺得「手勢指示條」很礙眼,對此我想說的是,「手勢指示條」和「安全區域」正是 iOS 全面屏手勢的精髓所在,如果消失不見,一切將會變得極為糟糕。

這裡我想以「Lightroom 移動版」為例,它的交互區域完全集中在底部,可以通過左右滑動調節各項照片參數,於是,問題就來了。在 iPhone 12 Pro Max 上使用,我完全不會有任何誤操作。可是到了 OPPO Find X3 Pro 就不一樣了,左右滑動底部的時候會變成切換 app 的操作。


正確示例

錯誤示例

這是因為 ColorOS 完全沒有遵循谷歌提出的全面屏手勢規範,它的全面屏手勢並沒有「安全區域」的設計準則,但有意思的是,系統又提供了「隱藏手勢指示條」的選項,而在開啟選項後,還真的就只是出現了手勢指示條,並且它還完全緊貼螢幕下邊框,直接導致在兩個 app 之間切換時,只能滑動手機的下邊框。

由於沒有「安全區域」的設計準則,ColorOS 在使用微博、微信等帶有底部導航欄的 app 時,底欄會變得非常靠下,而如果是類似於 Lightroom 那樣將交互區域集中在底部,那更是極為糟糕的體驗。


正確規範

錯誤規範

素材來源:Gesture Navigation: handling gesture conflicts (III) by Android Developers

我認為,底部導航欄是非常重要的交互區域,它直接關係到交互的友好程度。再者,從 iPhone 轉移到 OPPO Find X3 Pro 的用戶可能還會面臨一些學習成本,從體驗來講,也是降級的存在。

這確實讓我感到很困惑,畢竟,OPPO 都願意站出來改變 Android 的色彩管理體系,也對字體和排版等設計細節十分重視,那麼全面屏手勢呢,為何態度會是如此敷衍了事呢?

相機

如果我們只是以畫質來評價一部手機的拍照好壞,那麼別說是旗艦機,就連千元機也都能輕鬆滿足。對於旗艦機,我們應該要以更加苛刻的標準展開評價:

  • 相機色彩:既要拍得好看,又要具備可調整的後期空間
  • 拍照體驗:手機攝影的核心優勢是隨手拍,成片率和快門遲滯是影響拍照體驗的關鍵
  • 全焦段:越齊全的攝像頭組合,創作空間自然也就越大

這三個方面,我認為對於 Pro 旗艦來講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能夠一口氣全部滿足,這部旗艦一定擁有頂級的拍照表現。那麼,OPPO Find X3 Pro 在這幾個方面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首先,它的超廣角鏡頭素質一流,藉助全新的自由曲面鏡片,我們可以拍攝近乎無畸變的照片,不過在我的認知里,超廣角的核心是超廣,可是自由曲面在消除畸變的同時,卻明顯縮窄了視野廣度,這似乎有點可惜。



其次,OPPO Find X3 Pro 的超廣角和廣角都是索尼定製的 IMX766 傳感器,這意味著手機在 0.6× 和 1× 這兩個焦段下,呈現出來的畫質和白平衡都擁有非常一致的表現。

拍照體驗方面,它的快門遲滯控制得很好,抓拍表現不錯,在 0.6× 和 1× 這兩個焦段下擁有非常高的成片率,不過你要是換成 2× 數字變焦的話,整個拍照體驗是會瞬間降級。更嚴重的是,Find X3 Pro 的長焦表現有些糟糕,這直接導致它的遠攝能力完全處於不及格的水準。



不過話說回來,雖有遺憾,但總體來看它依然是一部非常適合拿來拍照的旗艦,至少我覺得 Find X3 Pro 的目標用戶會非常喜歡它的相機色彩,尤其是在 10 億色的加持下,每一張照片呈現出來的色彩都非常討喜,普通用戶拍完就能直接分享朋友圈。




而對於 Pro 用戶,沒有長焦是一大遺憾,不過好在專業模式加入了 RAW+ 模式,也算是一個驚喜,如此一來就可以輕鬆拍攝具有 HDR 算法加持的 RAW 格式照片,方便後期調色,同時也有效解決了專業模式在拍攝過程中容易遇到過曝的現象。

對了,這次 Find X3 Pro 還加入了一顆顯微鏡頭,如果你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心,我想這顆鏡頭將會讓你產生一種猶如打開了新世界的錯覺,真的非常有意思。除此之外,我找不到它有任何實用價值。畢竟,手機拍照是用來記錄生活,顯微鏡頭完全不具備講述故事的能力。

一點點購買建議

相比去年的 OPPO Find X2 Pro,這次 Find X3 系列變得更加親近 OPPO 的用戶群體,毫無疑問,這將會幫助 OPPO 贏得一批追求高端體驗的大眾用戶。

那麼,什麼樣的用戶最適合購買 Find X3 系列呢……?



我認為,那些覺得 iPhone 12 夠用的,就是 Find X3 系列的目標用戶。當然,這裡的 iPhone 12 也可以換成是某品牌的旗艦。

我想,我應該說得足夠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