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BBA最近有什麼新車最值得期待,那一定是過些天將在上海車展亮相的上汽奧迪——奧迪A7L。



配圖為假想圖,素材來源網絡


一直以來,作為品牌的差異化產品,奧迪A7這類「好東西」,都只能靠進口來獲得,如今A7L的國產,可以說是開啟了BBA產品序列的先河,而且透過A7L可以看出,奧迪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先說說大家最應該關心的,也是教授看網上少有人提及的——價格。



配圖為現款進口奧迪A7


關於A7L的價格猜測,我們可以選幾個車型作為價格參考錨定:國產奧迪A6L、進口奧迪A7、寶馬5系、進口奔馳CLS。




作為產品序列而言,A7L定位和價格一定會高於國產A6L而低於進口奧迪A7,所以起步價能下降個幾萬,5-8萬是比較理想的,但不會太多,因為參考進口和國產的A4和A6,雖然進口的是旅行車,但其實影響不大,入門版價格也就相差4-5萬。




即便是十年前的進口和國產差異也基本上是這麼個差價,比如2011款的寶馬5系,同等功率的523,進口49.26萬,國產44.96萬元,差價4.3萬元;3.0T的535,進口67.76萬元,國產的62.76萬元,價格相差5萬。




當然以現在的工業水平,製造成本跟以往已經不同,而且A6L和A7都是MLB Evo,大眾集團的模塊化平台成本控制還是比較優秀的,所以理論上還有一定的下降空間,所以教授猜測國產的A7L的入門價格會在50萬上下。


注意了,以上是對指導價的猜測,更值得關注的是實際成交價格,即便是進口的奧迪A7,價格也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高,進口已經有2萬元+的終端優惠,所以實際上A7的門檻也就是55萬左右。




然而重點來了,根據新浪的數據,進口A7的成交價是58萬左右,而奔馳CLS的成交價在64萬元左右,這裡包含了進口車的關稅、消費稅、增值稅等,所以國產之後價格還是有非常的下降空間的。




至於高配的3.0T,猜測意義不是很大,同等配置的情況下,一般3.0T會比2.0T貴10萬元,事實上選擇進口奧迪A7的3.0T動力的人也不多,所以就不作探討。


所以未來國產的奧迪A7L就有更大的想像空間了,50萬以內拿下問題不大。




而且奧迪從車型和價格層面,跟奔馳寶馬打的是一個價格差距,如果價格在45萬左右,跟5系、E級差距不大,但車型定位上又更高級,或許是個不錯的差異化戰略。




而在產品力層面,大家對國產奧迪A7L的討論點,基本都集中在偽裝車的外形:沒有了大溜背,這還是A7嗎?




確實,從一些諜照來看,A7L看起來多少有點讓人失望。




但很多時候,第一印象會影響你的判斷,早期的諜照會覺得A7L沒法看,最近網上又有一些新的效果圖,教授認為還是相當可以的:







以上為假想效果圖,渲染圖來自於博主sugardesign


看了以上效果圖,是不是覺得奧迪A7L又可以了?所以說諜照不能盡信,實際上可能大家並不是對奧迪A7取消溜背失望,只是純粹覺得顏值不夠高罷了,其實只要顏值足夠高,什麼都好說,畢竟——顏值即正義。但退一步說,偽裝狀態下,實車都沒發布,又怎麼判斷顏值如何呢?




所以教授始終認為,實車未發布,都不宜蓋棺定論,因為很多時候,諜照跟實車相差可以非常大,有時候偽裝車諜照很醜,出來之後驚為天人。




同時教授也相信奧迪設計團隊的功力,你可以懷疑二三線品牌的車型設計會翻車,但奧迪這樣的世界級品牌你完全大可放心,以奧迪的實力,要設計一款丑的車型,反而是件難事;


況且,縱觀奧迪多年以來推出過的車型,有拉胯過嗎?並沒有。




關於奧迪A7L的其他產品點,大部分可以參考現款的A7,內飾、配置等不會有太大差異,主要的差一點可能只是後排乘坐以及尾廂的實用性。




加長軸距並且取消溜背之後,毫無疑問乘坐的頭部、腿部空間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且進口A7的後排窗線有點高,國產之後開陽感會好一點。




另外就是尾廂了,靈活性和實用性方面肯定大掀背用起來會更爽,但三廂就更均衡一點,尤其符合大部分國人的傳統審美,所以從這一點更加不難猜測,奧迪A7L會跟5系、E級搶市場。




其實從奧迪A7L的背後,可以看出奧迪更遠的戰略藍圖,A7L只是對於上汽奧迪來說只是一個開頭,好戲還在後頭。




從一汽-大眾奧迪和上汽奧迪的產品布局來看,兩大廠商明顯會走不同的路線,一汽-大眾奧迪的產品矩陣已經非常全面,從轎車到SUV,都是中國消費者的主流消費車型。


顯然上汽大眾走得是高端化、差異化路線,做定位更高級的車型,如果是這樣,在奧迪A7L之後,很可能接下里就是把目前進口的車型國產化,像奧迪A5、奧迪Q7等,也不排除推出新能源車型,教授覺得Q7國產的機率可能會更大。




透過奧迪A7L,教授看到的是一個新趨勢,奧迪把這些車國產化之後,寶馬奔馳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也肯定會跟上,紛紛把更多的車型國產化,因為寶馬X5國產基本上是板上釘釘了,所以廠商的新一輪布局已經開始。


從市場的角度也能解釋這個趨勢,你會發現這幾年定位刁鑽的車型非常受歡迎,包括奔馳CLS、寶馬4系、奧迪A5,還有各種Coupe SUV都越來越好賣,有的甚至賣到加價(4系),所以大家對高端定位的豪華車需求是越來越大了。




所以接下來大家買車的選擇會多了很多,而且便宜很多,以往定位很刁鑽的車型,往往因為進口的原因價格都很貴,但是如果這些車國產化,那麼的局面就可以被打破。




從方方面面來看,奧迪A7L不管是價格、定位、產品力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款車,而我們消費者又多了一個新選擇,那麼A7L會不會像教授分析的那樣呢?我們靜候亮相,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