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冬mode展會本周末在上海世茂商城舉行,為可持續環保時尚發展搭建平台,打通產業上下游壁壘,作為上海時裝周打造的亞洲最大訂貨季,MODE展會在疫情期間為全球時尚、紡織行業注入強心針,請聽報導。
用玉米纖維做的素皮草大衣、廢棄漁網製成的再生尼龍風衣、可樂瓶做成的T恤……在上海時裝周的有料SPACE展區,由獨立設計師張娜創辦的「再造衣銀行」,圍繞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展示環保時尚理念,提供可持續時尚解決方案的Le Dumco和設計師們合作,用再生滌綸製成看似簡單的時尚單品,同時保留傳統面料的視覺效果和手感。
Le Dumco負責人高煒說:「這件衣服是八個瓶子做的,相當於減少砍伐0.16棵樹,這個展之後,可以有更多的設計師參與進來這個項目,很多設計師想去做可持續的事情,但是對布料並不一定很了解,我們會建議用可持續的面料替換他原來的面料。」
有多年面料供應商經驗的周江麗現在是一家絆漾羊絨品牌的主理人,她告訴記者,以前一些設計師為尋找合適的面料,很可能「捨近求遠」,走彎路。
周江麗:「國內有這種材料跑到國外去,像真絲,很多都會到義大利去找,成本有的翻一番吧。把整個供應鏈、設計師,跟消費者打通了,這是我覺得時裝周最重要的一個舉措。」
打破上游企業與設計師品牌間的壁壘後,可有效控制面料成本,她們此次展出的可追溯、可循環羊絨,售價親民。
周江麗:「可循環的收集羊絨翻新去做,節約,不廢料,可追溯羊絨,通過二維碼追溯到我們的牧民、紗線生產鏈條,到生產工廠,價格在2000元左右。」
疫情期間,國外各大時裝周幾乎停擺,對全球時尚行業、紡織行業帶來較大衝擊,而上海時裝周去年10月開始率先恢複線下展示訂貨,無疑為整個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全球知名的纖維素纖維生產商賽得利今年首次參加上海時裝周mode展。
相關負責人潘燕華說:「現在PV展在巴黎的,我們都過不去嘛,把目光聚焦在中國,參加上海時裝周,有很多設計師、品牌都會來看來詢問我們這個原材料,去宣導這樣一個可持續環保的理念。」
中國市場的強力復甦,也讓海外設計師品牌看到了生機,為準時參展上海時裝周,不少品牌提前幾個月就開始寄送展品,上海時裝周組委會MODE展負責人張潔說,今年觀展和交易的活躍度,已經恢復甚至超過疫情前。
張潔:「市場恢復的情況是非常好的,百分之二十九的是海外品牌,整個供需雙方的交易很火爆,甚至已經超過疫情前了。無論是產業鏈端有料space,還是消費端,設計師板塊,自主連結非常主動,對推動內循環的經濟,非常好的一個創新的模式。」
作者:上海電台記者童麗敏
編輯:陳敏
責任編輯:包露